谢美美
- 作品数:30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福建省居民2012—2024年健康素养水平趋势研究
- 2025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15~69岁居民2012—2024年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为制定提升与干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福建省2012—2024年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及不同特征人群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福建省2012—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上升趋势(AAPC=12.93%,P<0.01),其中2012—2019年快速增长(APC=16.75%,P<0.01);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AAPC=18.29%,P<0.01)的增长速度高于城市(AAPC=8.34%,P<0.01),其中农村居民在2012—2018年快速增长(APC=26.75%,P<0.01),城市居民2012—2021年间呈现增长趋势(APC=11.33%,P<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初中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增长速度最高(AAPC=14.88%,P<0.01),≥大专人群2012—2022年间呈增长趋势(APC=6.30%,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中,55~64岁年龄组人群增长速度最高(AAPC=18.00%,P<0.01),65~69岁最低(AAPC=9.08%,P<0.01)。结论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增长速度存在差异。应结合各类人群的特点优化资源配置,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以提升福建省全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 谢美美路瑞芳陈锦辉毛一蒙欧光忠
- 福建省政和县城镇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福建省政和县城镇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探索在以农民为主、文化程度较低的城镇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的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政和县10个乡镇社区抽取常住城镇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结果健康素养总具备率从干预前的11.9%提高到干预后的20.3%,慢性病防治素养由5.7%提高到23.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由5.4%提高到18%,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由18.7%提高到30.9%,基本健康技能素养由23.3%提高到31%,传染病防治素养由9.3%提高到16.3%。结论对于以农民为主的城镇低文化程度群体,要采取形象、生动的宣教形式来提高其健康干预效果。
- 林本翔陈锦辉谢美美伍莹
- 关键词:干预效果
- 2015年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健康促进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PPS抽样方法,于2015年10—12月在福建省10个县(区)抽取2461人,采用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进行人户调查。结果全省共调查2461人,收回有效问卷24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67%。在2453份有效问卷中,经过加权调整之后,2015年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2.00%(95%CI:10.02~14.32)。基本知识和理念、基本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依次为20.02%、14.92%、12.31%;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传染病防治、基本医疗、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依次为49.34%、27.00%、15.80%、13.28%、12.82%和12.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的影响因素为地区、文化程度及职业。结论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全国,但仍有待提高,针对重点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干预的力度。
- 谢美美欧光忠陈锦辉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SCF/C-KIT在新生大鼠卵巢镉暴露致原始卵泡发育障碍中的作用
-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镉暴露后,卵巢卵泡形态与功能的变化,了解镉对卵泡发育基因SCF/C-KIT的表达及其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情况,探讨镉暴露对新生大鼠卵巢发育的影响及SCF/C-KIT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日龄SD大...
- 吴停停谢美美陈洁王文祥刘谨翁绍峥卢晓丽张文昌
- 关键词:镉原始卵泡DNA甲基化
- 大豆异黄酮对未成年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IF)对未成年雌性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1日龄雌性小鼠进行SIF灌胃染毒(0、50、100和200mg/kg.BW),连续染毒14d,观察体重变化及阴道开放,染毒结束时称量小鼠卵巢,并对卵巢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高剂量组卵巢/体重、阴道开放率、发育卵泡数目均>对照组,可见闭锁卵泡、成熟卵泡、多卵卵泡及少量黄体。结论 SIF能影响卵巢的早期发育。
- 沈晓华张文昌罗凌凤王征桦谢美美任南
- 关键词:动物实验卵巢发育大豆异黄酮
- 2015年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健康促进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PPS抽样方法,于2015年10-12月在10个县(区)抽取2461人采用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
- 谢美美欧光忠陈锦辉
- 关键词:城乡居民宣传教育
- 2016—2021年福建省女性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评估福建省监测点2016—2021年女性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策略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按照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选取2016—2021年间居住在福建省的15~69岁女性居民共9404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并通过SPSS 25.0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2016—2021年福建省女性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为15.05%、16.47%、15.32%、15.75%、21.60%、20.40%,平均增长速度为6.27%,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趋势χ^(2)=170.198,P<0.05);不同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年收入间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城市、15~54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除农民外其他职业人员、年收入多于50000元为女性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促进因素。结论城市居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年收入水平是福建省女性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促进因素。建议针对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老年、文化程度较低及低收入女性群体,开展更为精准的健康技能、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等干预活动。
- 林本翔陈锦辉谢美美伍莹
- 关键词:女性影响因素健康教育
- 福建省女性2016—2021年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福建省女性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开展女性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点2016—2021年的数据,选取有效样本中女性人口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1年,福建省女性健康素养水平由14.3%提高到27.0%,其中,城市、<45岁以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女性的健康素养提升幅度较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女性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其中城市、中青年、高教育水平,以及职业为公务员、教师、医务、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女性健康素养水平较高。结论福建省女性的健康素养水平在稳步提升,在以后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老年和文化程度较低女性的健康素养水平,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素养提升措施。
- 林本翔陈锦辉伍莹谢美美雷梅珠
- 关键词:女性影响因素
- 福建省居民新冠肺炎知识及防控意识调查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居民新冠肺炎基本知识及防控意识,掌握获取信息渠道,为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法,自行设计问卷,于2020年9~12月对福建省居民开展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特征、新冠肺炎基本知识、防控行为及获取疫情信息渠道等。结果共调查福建省15~69岁常住居民3 304人,问卷有效收回率98.4%(3 250/3 304);居民对新冠肺炎"密接隔离观察时间"知晓率最高(93.1%),"传播途径"最低(18.1%);居民整体防控行为较好,女性"开窗室内通风"意识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χ^(2)=11.15、8.79,P均<0.05);城市居民"保持1 m以上社交距离"意识高于农村(χ^(2)=17.96,P<0.01);居民获取新冠肺炎信息渠道依次为传统媒体(95.0%)、网络媒体(82.0%)、社区宣传(73.9%)及人际交流(58.5%)。结论福建省居民新冠肺炎整体防控行为较好,基本知识知晓率有待提升,应充分利用电视与网络等媒体宣传。
- 谢美美陈锦辉欧光忠
- 关键词:信息渠道健康教育
- 福建省政和县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政和县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政和县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政和县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1.9%(133/1115);"传染病防治"(7.1%,79/1115)和"慢性病防治"(5.7%,64/1115)素养具备率较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女性素养具备率(13.2%)高于男性(9.1%,χ^(2)=4.40,P<0.05),"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男性(26.7%)高于女性(21.1%,χ^(2)=4.33,P<0.05);非农职业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16.0%)高于农民(10.9%,χ^(2)=4.64,P<0.05)。结论政和县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偏低,应针对不同人口特征的居民采取差异化的干预措施,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着重提高居民的传染病防治和慢性病防治等素养水平。
- 林本翔陈锦辉谢美美伍莹陈财
- 关键词:健康教育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