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气
  • 3篇勘探
  • 2篇油气勘探
  • 2篇油气勘探潜力
  • 2篇盆地
  • 2篇前第三系
  • 2篇南海东北部
  • 2篇勘探潜力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震剖面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东海陆架盆地
  • 1篇新生代
  • 1篇油气分布
  • 1篇源岩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烃源岩分布

机构

  • 4篇中海石油(中...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4篇蔡东升
  • 3篇冯晓杰
  • 2篇段九春
  • 1篇王万银
  • 1篇黄翼坚
  • 1篇刘金兰
  • 1篇邱之云

传媒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第三届海峡两...
  • 1篇第二届中国石...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海—南海东北部前第三系油气勘探潜力(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东海-南海东北部20余口钻遇中生界的钻井资料以及大量地震剖面的层序地层学进行分析,探讨了第三系油气勘探潜力。
冯晓杰蔡东升段九春
关键词:南海东北部前第三系油气勘探潜力地震剖面层序地层学
文献传递
利用卫星重力异常研究南黄海地区中生界厚度被引量:14
2004年
利用卫星重力异常数据 ,以盆地内钻孔和部分地震勘探解释结果为约束 ,采用多约束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计算了南黄海地区的中生界底界面深度 ;结合地震解释的新生界底界面深度 ,计算了区内中生界的残余厚度。南黄海地区中生界的分布规律是东厚西薄 ,北厚南薄。从分布区域来看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和中部隆起的东部是中生界残余厚度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区 ,而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和勿南沙隆起区中生界基本缺失。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和中部隆起的东部中生界残余厚度最大达 80 0 0m。区内中生界展布方向变化较大 ,以北西西向为主 ,兼有北东东向、北东向、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
王万银刘金兰邱之云黄翼坚蔡东升
关键词:中生界沉积盆地地质构造沉积层
东海-南海东北部前第三系油气勘探潜力(摘要)
2003年
刘光鼎院士提出:海相中、古生界为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理想场所!东海-南海东北部是否有海相中生界?如果有,是否为海相特提斯?其油气勘探的远景能否担当重任?这些问题已成为勘探家关注的热点。
冯晓杰蔡东升段九春
关键词:海相油气勘探潜力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东海陆架盆地为发育于克拉通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该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白垩纪弧前盆地和晚白垩世末-新生代弧后裂陷盆地等3个构造演化阶段。侏罗纪盆地和白垩纪盆地主要残留在中央隆起带...
冯晓杰蔡东升
关键词:东海陆架盆地烃源岩分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