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蒙景雯

作品数:60 被引量:386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8篇护理
  • 16篇早产
  • 16篇早产儿
  • 16篇产儿
  • 13篇护士
  • 9篇新生儿
  • 7篇重症
  • 7篇监护
  • 6篇医院感染
  • 6篇重症监护
  • 5篇导管
  • 5篇新生儿重症
  • 5篇新生儿重症监...
  • 5篇监护病房
  • 5篇病房
  • 4篇新生儿重症监...
  • 4篇循证
  • 4篇中心静脉
  • 4篇重症监护病房
  • 4篇住院

机构

  • 60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护理学会

作者

  • 60篇蒙景雯
  • 14篇李变
  • 11篇茹喜芳
  • 10篇王影新
  • 9篇张欣
  • 8篇冯琪
  • 8篇冉梦龙
  • 8篇王颖
  • 7篇孙琳
  • 6篇李六亿
  • 6篇杨宏艳
  • 6篇任军红
  • 5篇李星
  • 5篇丁炎明
  • 5篇邓俊
  • 4篇潘义生
  • 4篇刘建欣
  • 4篇陈华
  • 4篇于书慧
  • 4篇张慧

传媒

  • 5篇护理研究
  • 4篇中华现代护理...
  • 4篇中华新生儿科...
  • 3篇医院管理论坛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2篇护理管理杂志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中国护理管理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循证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9篇2025
  • 15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体位支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早产儿出生时由于缺乏肢体力量,常呈现出不良的姿势,阻碍自我调节。合理的体位支持是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重要保护因素。本文从早产儿体位支持的意义、作用、方法、辅助用具、评估工具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构建早产儿体位支持的标准和规范提供依据。
李变杜雪燕蒙景雯
关键词:发育支持护理体位支持
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PICC拔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拔管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保障患儿静脉治疗安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2024年5月对北京市16家三级甲等医院230例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儿科护士PICC拔管知信行问卷。结果:儿科护士对PICC拔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各维度得分分别为(14.83±2.76)分、(126.33±16.97)分、(129.14±10.76)分,得分率分别为67.4%、93.6%、86.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性质、近3年内是否接受过PICC拔管操作培训、PICC拔管态度是儿科护士PICC拔管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护士对PICC拔管知识掌握情况欠佳,但态度积极,行为表现尚可。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PICC拔管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积极构建专业培训平台,为儿科护士提供全面且深入的PICC拔管管理培训,从而进一步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杜雪燕袁艳丽高誉恒黄晓芳茹喜芳张倩男蒙景雯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儿科护士循证护理
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5年
目的调查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4个维度, 共25个问题, 每个问题1~5分), 于2023年6月对我国1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和新生儿病房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 分析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03名NICU和新生儿病房护士, 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评估量表各问题的均分为(4.3±0.9)分, 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为体位支持的意义(4.5±0.9)分、体位支持的自我努力与社会支持(4.3±0.8)分、体位支持的信心(4.1±0.9)分、体位支持的物理环境(4.0±1.1)分。本科以上学历护士得分高于专科以下学历护士, 综合医院护士高于儿科专科医院和妇幼医院护士, 儿科专科医院护士高于妇幼医院护士, 正式在编护士高于合同制和派遣制护士,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新生儿科护士早产儿体位支持行为总体较好, 但体位支持的信心还需加强, 体位支持的物理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建议在新生儿科护士培训和新生儿学术会议中强化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理念及实施, 并对早产儿体位支持方法进行指导。
李变葛侯睿杜雪燕张倩男蒙景雯
关键词:早产儿体位支持护士发育支持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实践》摘译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为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学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意见书系列内容摘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LABSIs)是NICU患儿最常发生的侵入性感染之一,合并CLABSIs可增加患儿的病死率和死亡率。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对于患者导管置入和维护的集束化管理提出了很多建议,但缺乏针对NICU患儿管理的细节。本意见书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NICU患儿CLABSIs提供了临床实践操作指南。
蒙景雯茹喜芳张欣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新生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意见书
一种远程辅助喂养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远程辅助喂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根据母亲乳头形状定制的奶嘴,其上设有感受婴儿吸吮奶嘴的感受装置,用于采集母婴分离状态下的婴儿吸吮所述奶嘴的吸吮信息;信号处理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感受装置发送的吸吮信息,生成用于...
李变蒙景雯刘俊孙琳杜雪燕张倩男
NICU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防控策略
NICU作为集中收治危重新生儿的场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近年来我院成功救治了许多危重新生儿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甚至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患儿高危因素不断增加,留院时间延长,有创操作增多,使得院内感染形势日益严...
蒙景雯
关键词:院内感染率手消毒剂肺炎克雷伯菌防控策略
文献传递
护理信息专业组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护理信息专业组管理模式对护士信息能力及护理信息化实践的影响。方法:成立护理信息专业组,构建护理信息专业组管理模式,实施护理信息专业组管理模式,比较护理信息专业组管理模式实施前(2019年7月—8月)和实施后(2022年5月—6月)我院69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信息能力及掌上电脑医嘱执行情况、护理会诊情况、项目评级、流程优化和成本效益等情况。结果:与护理信息专业组管理模式实施前比较,实施后项目评级、能力建设、信息指标、流程优化、成本效益等方面均得到改善,临床护士信息能力水平较前提高(P<0.05),输液掌上电脑医嘱执行率由44.28%提高至89.27%(P<0.001),电子排班发布及时率由61.80%上升至98.81%,会诊及时率由64.71%提高至96.15%(P<0.001)。结论:护理信息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提高了临床护士信息能力,有效促进了医院护理信息化发展。
刘卓刘建欣李珂王丽杨丹陶珍晖蒙景雯
关键词:护理信息专业组信息能力专科护士护理管理
住院床位统筹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会诊需求分析
2025年
目的基于KANO模型,分析住院床位统筹管理模式下临床护士对护理会诊内容及形式的需求。方法采用护理会诊需求问卷和系统可用性评价问卷,于2024年9—10月对某三甲医院的100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KANO分析法分析需求属性。结果37.09%护士从未使用过护理会诊系统,36.49%护士对现行会诊模式非常满意。90.53%护士表示住院床位统筹管理模式下,实施护理会诊重要或非常重要,护理会诊系统可用性评分57.41±11.00分。依照KANO属性,护士对护理会诊有2项期望型需求,1项魅力型需求,3项必备型需求。结论住院床位统筹管理模式下,护士对护理会诊需求较高,但现行系统不能满足其需求,医疗机构应根据需求分析不断优化护理会诊系统,开展多学科会诊等,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孙琳袁翠蒙景雯王影新刘建欣王鹏
关键词:床位管理护理会诊KANO模型
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心理资本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心理资本潜在剖面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23年6—7月华北及西北地区4所三级医院1557名临床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情况,并分析其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1557名临床护士心理资本得分108.67±20.13分,分为低水平组(18.82%)、中水平组(44.44%)和高水平组(36.74%)3种类别。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护士心理资本潜在剖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均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护士所在医院、心理安全、团队成员交换、生涯适应力是其潜在剖面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临床护士心理资本水平存在3个类别,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不同心理资本水平护士的特征,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护士心理资本。
孙琳蒙景雯王鹏李静
关键词:护士心理资本
亚低温技术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特点、亚低温治疗过程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并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亚低温治疗。结果共纳入5例患儿。胎龄36+6~40+6周,出生体重2520~4010 g。4例患儿于生后6 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1例患儿于生后7 h进行亚低温治疗,5例患儿均采用头部+全身亚低温治疗模式,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为69.7~72.0 h。亚低温治疗期间给予动态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1例患儿亚低温治疗期间观察到11次癫痫持续状态,表现为兴奋状态、肌张力增高,脑电图监测到数十次的电发作,1例患儿监测到电发作,均给予镇静药止惊处理。其余3例患儿未监测到临床发作和电发作。4例亚低温治疗后病情稳定,住院11~22 d出院,出院后随访结局良好。结论亚低温治疗技术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首选治疗方法。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脑电图监测,识别发作等,加强心动过缓、低血压、低血糖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李变王莉娜桑田李珊杜雪燕李春华张兴云管巧王颖冯琪蒙景雯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脑电图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