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凯
- 作品数:108 被引量:36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强筋小麦新麦18号系谱和品质性状遗传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对新麦18号的品质性状、农艺性状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新麦18号品质性状属双亲互补且超亲遗传,年际间品质性状稳定,在产量与品质两个负相关性状选育上有重大突破。新麦18号遗传基础丰富,农艺性状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5+10优质亚基和含有偏凸山羊草的抗病基因来源于母本(C5/3577)F3d1。
- 董昀赵宗武马华平蒋志凯范永胜刘朝辉
- 关键词:系谱性状
- 国审小麦新品种新科麦168育种的构想与实践
- 2021年
- 新科麦168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矮抗58/周麦16的F1为母本、洛麦21为父本杂交,经后代系谱法连续选择培育而成。新科麦168属半冬性、多穗兼大穗型、中早熟品种。系谱分析表明,新科麦168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含有意大利st2422/464和英国Nainari60等的优良抗病基因,而且含有德国抗源牛朱特和苏联小麦血缘,综合抗病性好,抗灾减灾能力较强,既是一个能够很好地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好品种,也是一个优良的小麦种质资源。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高中水肥地块作早、中茬种植。
- 范永胜朱红彩李洋闫玉信杨京华刘翼成马晓红蒋志凯
- 关键词:小麦
- 从新麦系列品种的选育谈优质强筋小麦育种被引量:3
- 2009年
- 优质小麦育种必须抓住优质高产主线,兼顾抗倒、抗病、抗逆性。在亲本选配与改良过程中,注重丰富的遗传基础和优良的综合性状相结合,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中强筋与强筋联合优势互补,加强早代材料的品质测试,以便加速选育步伐。
- 马华平陈菊霞蒋志凯
- 关键词:小麦育种
- 黄淮南片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为研究黄淮南片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对黄淮南片2011~2012年度冬水组试验的28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偏相关分析显示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顺序为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与穗粒数、穗粒数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顺序为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结果表明,黄淮南片高产小麦的选育在种质创新程度上偏低,产量水平稳定在6 500 ~9 000kg/hm2.根据黄淮南片小麦生态条件特点,应该选育多穗型品系,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
- 刘朝辉李江伟乔庆洲蒋志凯马华平付亮赵宗武
- 关键词:小麦黄淮南片
- 黄淮南片当前推广的强筋小麦品种筛选试验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黄淮南片当前推广的新麦26等11个强筋品种的产量、品质、抗逆等性状的评价和田间综合表现等,筛选出最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3个,分别是新麦26、济麦20和师栾02-1,以供当地农业推广部门和广大种植户参考。
- 范永胜朱红彩李洋付亮蒋志凯
- 关键词:黄淮南片强筋小麦
- 小麦新品系冬春性鉴定分析
- 2016年
- 用田间春播法对2013-2015年的96个小麦新品系进行冬春性分析。结果表明:96个参试品系中有76个为冬性类,占鉴定总量的79.2%,说明育种目标与当前大田生产及新品种审定要求一致。同时表明,田间春播可以作为小麦冬春性鉴定的有效方法,尽管气候条件对该方法的鉴定效果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气温的不稳定变化使年际间不同播期的鉴定结果有一定偏差,但可以通过采取平行对比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不影响鉴定效果。
- 王映红董昀马华平付亮蒋志凯
- 关键词:小麦新品系冬春性
- 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系)产量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9年
- 旨在为小麦新品种审定和其市场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利用R语言统计模型,分析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的试验结果,评价17个冬小麦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单变量参数分析显示,‘新麦35’、‘周麦36’、‘中育1220’、‘郑麦103’和‘泛育麦17’的CV值较小,表明这5个品种静态稳定性较好;‘新麦35’、‘周麦18’、‘泉麦31’、‘郑麦16’、‘周麦36’和‘郑麦103’的Shukla变异系数较小,表明这6个品种平均动态稳定性好;‘新麦35’、‘郑麦103’、‘周麦36’、‘郑麦16’和‘禾丰3号’的Pi值小,说明这些品种产量高且试点间稳定性好,普遍适应性强。‘新麦35’、‘郑麦103’和‘周麦36’在各个试点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较好,适于黄淮南片推广应用。
- 付亮李洋马华平郭战备范永胜夏彦莉蒋志凯
- 关键词:小麦R语言
- 外源锌、锰对小麦籽粒品质及相关营养元素的影响
- 2025年
- 为了探究外源Zn/Mn对小麦籽粒品质及相关营养元素的影响,为生产中科学配比营养元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盆栽方式,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45为材料,设置A[CK(清水对照)]、B(0.1%MnSO_(4))、C(0.2%ZnSO_(4))、D(0.1%MnSO_(4)+0.2%ZnSO_(4))4个处理,于小麦开花期进行喷施处理,并在收获期测定各处理冬小麦的籽粒品质及其相关营养元素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小麦品质及粉质参数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与A处理(CK)相比,3个不同处理均能够提高小麦籽粒中的蛋白组分含量,且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小麦籽粒中的有益元素含量,同时减少有害元素含量,此外各种元素互相影响,共同促进籽粒营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对小麦的加工品质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作用,并且可以改善小麦籽粒硬度、粉质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小麦品质及粉质参数的综合影响,可得各处理的优劣排序为C>D>B>A。
- 李永珍何灵芝李政任星旭周思远王映红蒋志凯
- 关键词:锌锰籽粒品质营养元素
- 田间春播法鉴定小麦新品系冬春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鉴定小麦新品系冬春性,为小麦品系选育提供帮助。[方法]通过田间春播法对2015年新选育的21个小麦品系进行冬春性分析。[结果]3个播期相互参考,相互印证,参加鉴定的21个品系,最终判定为1个弱冬性,13个半冬性,4个弱春性,3个春性;冬性类14个,春性类7个,冬性类品系占品系总数的66.7%。[结论]田间春播可以作为小麦冬春性鉴定的有效方法。
- 王映红董昀李晓航杨丽娟蒋志凯
- 关键词:小麦新品系冬春性
- 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32的选育及推广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新麦3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利用矮抗58为母本、周麦22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品种权保护。该品种产量高、稳定性好,在2年区试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达到极显著,在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679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5.71%,增产点率100%,小组位次第2。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为黄淮南片冬麦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 朱红彩范永胜张素平王玲燕马海涛窦士树马华平蒋志凯
- 关键词:高产稳产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