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备

作品数:2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扩散
  • 5篇成像
  • 4篇加权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术前
  • 3篇重症
  • 3篇重症急性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腺炎
  • 3篇急性胰腺炎
  • 3篇CT表现
  • 2篇动脉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多期增强扫描
  • 2篇体层摄影

机构

  • 2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商丘医学高等...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21篇董备
  • 7篇郑吟诗
  • 6篇黄文起
  • 5篇张欣
  • 3篇李依明
  • 3篇王兴龙
  • 3篇林光耀
  • 2篇冯坤鹏
  • 2篇李玉舟
  • 2篇隋愿
  • 1篇刘朝晖
  • 1篇张小安
  • 1篇李丽
  • 1篇单崴
  • 1篇张艳辉
  • 1篇陈雨娜
  • 1篇吟诗
  • 1篇苏鹏飞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CT和M...
  • 2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价值工程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5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2013年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MSCTPA检查并证实为PE的患者38例,采用philips256层螺旋CT行肺动脉增强检查并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果:29例急性肺栓塞表现为:中心型充盈缺损17例(58.6%),偏心型充盈缺损5例(17.2%),完全闭塞型充盈缺损7例(24.1%),9例慢性肺栓塞表现为附壁型充盈缺损。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确诊PE理想的检查方法。
董备
DWI与^(1)H-MRS预测胶质瘤基因分型的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DW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术前预测胶质瘤基因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胶质瘤分为三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型、IDH突变1p/19q未缺失型。每例患者均接受DWI及MRS检查。比较IDH野生型胶质瘤与突变型胶质瘤之间影像学参数[ADC、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胆碱(Cho)],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多组间影像参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事后两两比较结果采用Bonferroni校正。结果IDH野生组ADC最大值(ADC_(max))、ADC最小值(ADC_(min))、ADC平均值(ADC_(ave))和相对肌酸(rCr)值低于突变组(P<0.05),Cho/Cr值高于突变组(P<0.05)。ADC_(ave)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53,取最佳阈值1.049×10^(-3)mm^(2)/s时,敏感度为92.00%,特异度为76.47%。多组间比较,IDH野生型胶质瘤ADC_(max)、ADC_(min)、ADC_(ave)、rCr及Cho/Cr值与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1p/19q联合缺失型胶质瘤与1p/19q未缺失型相比,各影像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及MRS对于术前预测胶质瘤IDH突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胶质瘤患者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帮助。
孟令松黄梦月张小安董备黄文起黄宇涵窦丹迎
关键词:胶质瘤扩散加权成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
纵隔充气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纵隔充气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8,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和观察组(n=54,纵隔充气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4、IL-10]、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对照组患者IL-10、IL-4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患者IL-4水平升高,观察组患者IL-10、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FVC%pred及FEV_(1)%pred均低于本组手术前,观察组患者FVC%pred及FEV_(1)%pre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隔充气联合腹腔镜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能够改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反应及肺功能。
吴俊鹏叶娟娟乔孟晗董备
关键词:炎症反应肺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6例临床特征及早期影像学表现
2021年
目的观察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与胸部CT影像特征,研究其发病时间与CT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01-26-2020-02-06商丘市各县市9所医院确诊36例COVID-19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所有患者发病10d内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症状。根据早期肺炎CT表现的影像特点及变化规律,将首发症状时间分为前期(0~3d)、中期(4~6d)和后期(7~10d),影像表现分为单纯磨玻璃影、磨玻璃伴斑片影和磨玻璃伴索条影。结果36例患者中来自湖北武汉地区人员占大多数,并且较早发病,本地患者与外地患者均有密切接触。全身症状以发热与咳嗽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要表现,1例患者无明显症状。35例CT表现阳性患者,病灶累及多肺叶者居多,多数位于肺下叶,少数患者合并胸膜增厚与胸腔积液。前期以单纯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中后期磨玻璃伴斑片影和磨玻璃伴索条影占大多数,3期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中期数目后者多于前者。结论COVID-19是一种较强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发热与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早期COVID-19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前期以累及肺间质为主,中后期多合并有肺泡内渗出表现,但有可能向渗出吸收或者渗出加重进展。
董备郑吟诗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间质性肺炎CT影像磨玻璃影
艾滋病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CT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CT影像学特征及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的47例艾滋病肺炎患者,总结其影像学特征,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依据艾滋病肺炎CT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四类。患者抗炎治疗1个月后以CT下病变减少或消失并且临床症状减轻为标准,占各自类别的比例分别为11例(91.6%)、8例(53.3%)、5例(62%)、2例(16.7%)。结论:艾滋病肺炎的影像特征表现为弥漫渗出性病变,但治疗效果以局限渗出性病变为最佳。
董备
关键词:艾滋病肺炎CT
MRI常规序列结合DWI在诊断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常规序列(T_(1)WI、T_(2)W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83例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转移者进行MR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对照术后病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方面,常规序列联合DWI稍高于DWI,但二者均明显高于常规序列。DWI假阳性率三者中最高,特异度低于常规序列及常规序列联合DWI。在假阴性率方面常规序列联合DWI表现最低。每两种方法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常规序列联合DWI诊断准确率更高,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董备黄文起林光耀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CT与临床表现
2008年
目的研究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CT与相关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PVL患儿的CT与临床资料。结果PVL的临床表现为:①肢体瘫痪,可为双侧肢体瘫痪,四肢瘫痪,一侧肢体瘫痪。②皮质盲。③智力低下。④癫痫。⑤共济失调。CT表现:①侧脑室周围白质减少。②侧脑室体旁白质内点片状低密度灶。③侧脑室扩大,形态不规则。④脑沟增深,皮质下灰质逼近侧脑室壁。结论由于对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救治工作的进展,存活儿会逐渐增多。而且CT检查的普遍开展,PVL的发现会越来越多。CT是诊断PVL的重要方法。充分结合临床资料正确诊断PVL并不困难。
张欣董备郑吟诗
关键词: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
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外扩散的CT表现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时胰酶外渗可造成胰腺本身的水肿坏死,也可向胰腺外扩散,由于胰腺的周围解剖关系复杂,胰外侵犯的CT表现也多种多样。胰外侵犯的范围程度是评价胰腺炎严重的可靠指征。因此分析胰腺炎胰外侵犯的CT征象有重要...
张欣郑吟诗董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CT征象病理改变
文献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外扩散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外扩散途径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均符合Balthazar CT分度的D.E级,其中,腹膜后间隙扩散者51例(86.4%),...
张欣吟诗董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表现扩散
文献传递
MSCT后处理技术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形态与范围的比较研究
2014年
目的:比较研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形态与范围。方法:采用飞利浦多层螺旋CT工作站对随机抽取的120例病人冠状动脉采集图像进行重组,由2位影像医师比较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两种后处理技术对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的显示能力,同时比较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在显示狭窄范围上的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常用的后处理方法中,MPR血管轴位图最适合进行冠状动脉狭窄形态的研究;CPR最适合研究血管狭窄的范围。
陈雨娜刘朝晖董备张艳辉万业达
关键词:体层摄影技术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后处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