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娜

作品数:1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景观
  • 6篇建筑
  • 3篇城市
  • 3篇传统景观
  • 2篇景观意境
  • 2篇环境适应性
  • 2篇检疫
  • 2篇防疫
  • 1篇地域性
  • 1篇行宫
  • 1篇伊斯兰
  • 1篇伊斯兰教
  • 1篇遗产
  • 1篇应县木塔
  • 1篇韧性
  • 1篇生态修复
  • 1篇体育建筑
  • 1篇图式
  • 1篇图像学
  • 1篇朴素

机构

  • 14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4篇莫娜
  • 6篇刘勇
  • 2篇张伶伶
  • 1篇孙喜宝
  • 1篇黄勇
  • 1篇吕海平
  • 1篇黄纳

传媒

  • 6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华中建筑
  • 2篇古建园林技术
  • 1篇中外建筑
  • 1篇建筑史学刊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欧现代建筑景观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北欧的现代建筑由于其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在现代建筑思潮中独树一帜。探究北欧现代建筑景观所呈现的共性特质,通过比较历史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景观的相似性展现北欧现代建筑景观的面貌,阐述了北欧现代建筑尊重自然环境的建筑设计理念,以期诠释北欧各国建筑景观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刘勇莫娜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景观环境适应性
沈阳传统村落公主陵村与叶茂台村民族性聚落空间比较研究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空间正面对着传统文化的"同化""消解"等诸多问题,使得具有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乡村与民居形态受到空前的冲击。以辽西走廊傍海道这条民族融合线路为背景,通过对沈阳传统村落公主陵村、叶茂台村与辽西走廊傍...
郑美慧莫娜李丹宁
关键词:聚落空间民族性
中国三大古建筑的考察与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以中国古建筑考察之行为切入点,从外部环境营造、内部设计特点及参观者心理感受三方面分析了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独乐寺观音阁三座古建目前的境遇。强调了古建筑与其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关系,阐明了古建筑保护与修缮的必要性,揭示了古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对延续文脉的重要意义。
莫娜黄纳
关键词:应县木塔
城市界域视角下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用城市界域的视角研究城市综合体的景观设计问题,深入挖掘城市综合体与城市融合的景观设计特征。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区域边界的消隐、景观环境的延伸以及公共空间的聚合等作用成为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景观特征。
刘勇孙喜宝莫娜
关键词:景观设计环境适应性
基于营口城市更新的海口检疫医院及门诊楼建筑复原研究
2024年
营口海口检疫医院是近代东北海关检疫最重要的历史建筑,在近代中国检疫建筑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海口检疫医院基址在营口城市肌理中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海口检疫医院相关文献史料中的建筑演变过程、建筑功能以及门诊楼风格与尺度等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海口检疫医院的初步复原设计方案。海口检疫医院门诊楼专业性的防疫检疫功能在当时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门诊楼的复原设计可以为营口城市更新提供历史建筑再生与活化的实践依据。
莫娜赵聪
关键词:城市更新门诊楼
沈阳福陵文化遗产景观区域层级与景观特征关联研究
2024年
从文化景观的视角,文化遗产景观是一个具有文化与自然双重属性的复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分析文化遗产景观内在结构层级关系,进而加强对文化遗产本体的认识与保护。该文将复杂适应系统与景观特征评价两种方法结合,建构景观区域层级研究方法,进行福陵文化遗产景观区域的景观特征研究;从自相关、占据与连接等区域层级分析景观特征在不同层级中的关联性。为福陵文化遗产景观区域的保护提供多维路径,探究文化遗产保护性发展的多元研究方法。
莫娜蒋明辉张伶伶
关键词:文化遗产景观特征
山东薛城焦化厂工业遗存地城市设计的韧性景观修复方法初探
2025年
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大量的工业废弃地成为城市的痼疾。山东薛城焦化厂在遗留下大量建筑与景观遗存的同时,也留下了受到污染的废弃土地。基于薛城焦化厂工业遗存地的生态环境调查,在城市设计方法中引入韧性景观理念,从土壤生物修复性和城市模块适应性两个层面建构了针对薛城焦化厂工业遗存地生态织补的韧性景观修复方法体系,以期实现工业遗存地的生态修复和城市活力的提升,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注入新的工业文化动力。
莫娜吴永涛徐妍妍张佳霖
关键词:城市设计生态修复
盛京皇宫行宫与扬州天宁寺行宫图像学比较
2025年
盛京皇宫清中后期的行宫属性在其宫殿营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东巡的重要行宫,盛京皇宫中路东、西所与西路建筑部分存在跨地域性特征,这在图像史上有迹可循。本研究在东巡与南巡文化线路的视角下,比较盛京皇宫行宫与扬州天宁寺行宫。试图在图像学比较中发现乾隆东巡与南巡线路文化间的影响证据,同时指出盛京皇宫行宫在寝殿庭园线性布局关系偏好、行宫的庭园化倾向方面,以及藏书楼和戏台等建筑设置上存在关联性思考的可能性。
莫娜
关键词:图像学
中国传统景观意境的时空语境被引量:1
2018年
中国传统景观意境的现代阐释意义就在于其使景观接续传统并自立于景观营造而自成体系的探索。对于景观意境的研究始于存在主义思想视角的引入,中国传统时空观是切入景观意境生成问题的基点。鉴于历史与景观的时空性对话需要,运用存在的关联方法建构景观意境的时空语境,并回归景观的时空语境揭示景观意境的时空意义,以期探寻景观意境的时空特质。
莫娜
关键词:传统景观景观意境
东北近代防疫建筑模式与营口海口检疫医院建筑研究
2025年
近代风雨飘摇的东北地区疫病多次肆虐。在应对疫病上东北走在了防疫的前沿,随之诞生一批防疫建筑。这些防疫建筑与东北近代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以防疫为主要目的而建造的建筑成就了东北近代防疫建筑的模式之作。从东北近代防疫建筑开端的滨江医院到东北近代海港检疫建筑肇始的营口海口检疫医院,形成了近代防疫建筑体系的雏形。该文讨论了东北近代防疫建筑的建筑模式,以及营口海口检疫医院的建筑特征。通过推定,基本复原了营口海口检疫医院的建筑布局和门诊楼的建筑空间,为东北近代防疫建筑体系化的研究形成了初步研究成果。
莫娜赵聪刘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