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盘生
- 作品数:19 被引量:228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苏州中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心脑通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心脑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缺氧造成内皮细胞损伤 ,通过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 ET、NO水平。结果 HU VEC缺氧 4 8h后 ,NO含量明显下降 ,而 ET含量增加 ,不同浓度心脑通 (0 .2 5~ 2 .0 g/L )与 HUVEC预孵 4 8h后 ,对缺氧造成的上述变化具明显影响 ,用药后 NO含量增加 ,ET含量下降。
- 梁中琴朱益顾振纶范盘生周文轩郭次仪
- 关键词:心脑通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放射免疫法比色法
- 川芎嗪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机制分析被引量:11
- 1988年
- 用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研究川芎嗪(TMP)对家兔主动脉内膜AS斑块形成的影响。根据形态学组化分析和病变定级结果表明,AS造型加服川芎嗪组主动脉内膜病变比造型组显著减轻。TMP抑制AS斑块形成的可能机理:1.与TMP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有关;2.与TMP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致AS因子LDL,升高抗AS因子HDL及其亚组份HDL_(2)有关。
- 石琳范盘生梁中琴方几希韩志新
- 关键词:川芎嗪动脉粥样硬化LDLHDL
- “心脑通”抑制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
- 目的:探讨“心脑通”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a)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I
- 梁中琴陆群朱益顾振纶范盘生
- 关键词:心脑通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 文献传递
- 三七总皂甙、人参果总皂甙对老年大鼠心脑组织脂褐质及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影响
- 1989年
- 本文用三七总皂甙(PNG)和人参果总皂甙(PGS)50mg/kg·d 喂养老年大鼠,并和正常喂养大鼠对照。
- 范盘生
- 关键词:三七总皂甙老年大鼠血清过氧化脂质脂褐质亚组分
- 3,4-二羟基苯乙酮抑制培养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被引量:1
- 1991年
- 传代SMC生长d 6加入DHAP(10~80μg/ml)介质。结晶紫染色法和[3H]TdR参入试验表明SMC的生长受到DHAP的显著抑制,这一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加强。在细胞增殖周期的G1期加药比S期加药产生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G1期末加药抑制作用最大。DHAP的这一作用可能和降低SMC膜流动性有关。
- 范盘生石琳
-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细胞培养
- 小牛大脑前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形态学观察
- 1991年
- 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是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人们十分重视脑血管平滑肌增生而引起的脑血管栓塞性疾病。增生的平滑肌细胞能合成胶原纤维。
- 曾国钱芮耀诚范盘生石琳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脑动脉
- 川芎嗪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的抗脂质过氧化及升高动脉壁前列环素作用被引量:7
- 1989年
- 采用RIA法监测动脉壁PGI_2含量及血小板TXA_2含量变化,以评定TMP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用荧光微量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褐脂质含量及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以评定TMP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组份胆固醇/磷脂比值,评定TMP对由自由基引起的细胞膜功能和膜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证明,TMP具显著的保护血管内膜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石琳范盘生吴玲杨健
- 关键词:川芎嗪膜流动性脂质过氧化
- “心脑通”抑制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
- 目的:探讨“心脑通”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血小板表达粘附分子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a)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Ⅰ和凝血酶诱导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HUVEC经...
- 梁中琴陆群朱益顾振纶范盘生
- 关键词:心脑通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 文献传递
- 人参茎叶总皂甙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及Rb_1、Rg_1升高动脉壁PGI_2作用被引量:4
- 1990年
- 家兔每日喂饲胆固醇8周,引起血小板膜功能和膜组分的损伤,表现在膜流动性下降,膜组分ch/pl比值增大。而造型同时加服人参茎叶皂甙PGS100mg/kg8周,则可见膜流动性显著增大,ch/pl比值显著下降,提示PGS对高脂血症导致的血小板膜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大鼠实验还表明Rb_1和Rg_1 25mg/kg能显著增高动脉壁PGI_2含量及血浆PGI_2/TXA_2比值。
- 石琳范盘生杨健吴铃
- 关键词:人参茎叶总皂甙细胞膜流动性
- 川芎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4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川芎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 ,薄层纯化 ,分离川芎化学成分 ,经理化常数测定 ,波谱分析等鉴定结构。结果 共分得 7个化合物 ,分别为正十六烷酸 ( ) ,4,7-二羟基 - 3-丁基苯酞 ( ) ,大黄酚( ) ,咖啡酸 ( ) ,原儿茶酸 ( ) ,阿魏酸 ( )和胡萝卜苷 ( )。结论 化合物 为一新化合物 ,化合物 、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王文祥顾明蒋小岗顾振纶范盘生
- 关键词:川芎中药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