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鹏程

作品数:2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腺癌
  • 11篇甲状腺
  • 8篇乳腺
  • 8篇乳腺癌
  • 8篇甲状腺癌
  • 7篇手术
  • 5篇细胞
  • 4篇早期乳腺癌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癌
  • 4篇甲状腺乳头状...
  • 4篇保乳
  • 3篇乳腺癌患者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癌患者
  • 3篇保乳手术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甲状旁...

机构

  • 2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22篇苏鹏程
  • 5篇马楠
  • 4篇阿迪力
  • 4篇丁伟
  • 3篇艾力·赛丁
  • 2篇艾尼·沙塔尔
  • 2篇艾力赛丁
  • 2篇张倩
  • 1篇景京
  • 1篇雪克来提·库...
  • 1篇雷韦
  • 1篇廖东明
  • 1篇于爱平
  • 1篇张建庆
  • 1篇王昌敏
  • 1篇王艳丽
  • 1篇刘翠玲
  • 1篇波拉提·沙依...
  • 1篇龚烨
  • 1篇杨海瑄

传媒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成药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探究与讨论
2023年
本文研究重点分析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融入早期乳腺癌治疗后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本院乳腺科收治的已确诊乳腺癌早期病患参与研究,共有100例进行观察,就诊时间在2021年9月-2023年4月区间,所有资料均纳入计算机系统中,不同治疗小组各自包含50例病患,依托传统保乳手术的对象归为对照组,另外依托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的对象划分至观察组,通过5个不同方面的指标对不同手术效果的疗效与安全性展开评估。结果 观察组手术方案无论从耗时还是出血量上相较于对照组手术方案相同指标取得效果更优(P<0.05)。观察组美容优良率评估值是92.0%与对照组评估结果72.0%进行对比发现呈更高显示(P<0.05)。观察组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较少,从发生率上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值是6.0%与18.0%(P<0.05)。观察组手术方案更有助于病患生存质量提升,在多个方面均有所体现,其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该疾病的复发人数明显吧对照组疾病复发人数更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乳腺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的进行有助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整体疗效更贴合语气目标,且恢复速度比较快,且乳房外观满意度更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产生,促进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升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阿力木江·吾普尔苏鹏程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安全性
基于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9年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在我院本次研究中,以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给予实验组患者(n=50)采用保乳手术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n=50)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各项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在患者治疗后1年以及5年的相关指标(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腋窝淋巴结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方面,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虽然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远期治疗效果方面不存在差异,但保乳手术能够对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能够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可见在患者具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应首选保乳手术为患者进行治疗。
张倩马楠苏鹏程
关键词: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早期乳腺癌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延误诊断分析(附15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原发性甲状旁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PHPT)。在我国为比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常导致骨骼、肾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病变和钙磷代谢紊乱。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多数曾有误诊,
苏鹏程阿迪力艾力赛丁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特异性临床表现钙磷代谢紊乱神经系统病变内分泌疾病临床诊治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I、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4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59例,术中切除ICBN。结果术对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观察,实验组中正常58例(90.63%),感觉异常6例(9.37%);对照组中正常10例(16.95%),感觉异常49例(83.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4年,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 I、Ⅱ及Ⅲa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腋窝、上臂内侧感觉异常,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明显增加复发风险。
苏鹏程艾力赛丁阿迪力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肋间臂神经
基于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及复发因素分析
2019年
评价基于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及复发因素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患者来自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治过的90例患者,以奇偶分组法为依据,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5例。在实验组患者中使用甲状腺全切术,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方式后的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影响两组患者复发的因素分析。结果 在我院进行分组治疗的全部实验患者通过各自特定的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的实验患者的整体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实验患者的整体情况,两组数据结果在对比上呈现的差异较大,统计学中的意义成立(P<0.05);在我院进行分组治疗的全部实验患者通过各自特定的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的实验患者的复发率为17%,其数据结果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66%,两组数据结果在对比上呈现的差异较大,统计学中的意义成立(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的全切手术实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的低于次全切患者的癌症复发率,效果较为理想。其主要影响癌症的复发因素为:病理分期以及治疗方式。因此想要降低患者的术后癌症复发了率,应给予患者采取病理的分期,再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
刘思吟苏鹏程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癌复发因素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15例PTC的临床资料,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4.27%,中央组(Ⅵ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侧区(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性别、年龄、多灶、癌灶最大径、侵犯被膜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男性、年龄<55岁、多灶病变、癌灶最大径>10 mm、被膜受侵犯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Ⅵ区转移率最高,行颈淋巴结清扫时应将Ⅵ区作为常规清扫区域。对于男性、年轻、多灶病变、癌灶最大径>10 mm、被膜受侵犯的患者应高度警惕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刘彻艾力·赛丁苏鹏程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侧区淋巴结转移
关于乳腺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循证干预措施研究
2019年
对乳腺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循证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我院乳腺癌手术感染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之间,人数为11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患者,其临床治疗方法完全相同,且分别为两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手术部位愈合情况优良人数分别为为48例和36例,实验组患者手术部位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为87.27%,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分别为51例和44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为92.72%,P<0.05.结论 对乳腺癌手术部位感染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预后以及医院声誉均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丁伟马楠苏鹏程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手术部位
miRNA-224-5p通过TGF-β/Smad4信号通路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miRNA-224-5p通过TGF-β/Smad4信号通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切除所得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冻存标本各60份。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60例癌旁组织中miRNA-224-5p的相对表达量,二者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将miRNA-224-5p(miRNA-224-5p组)与miRNA-224-5p抑制剂(miRNA-224-5p抑制剂组)分别转染到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GLAG-66中,通过RT-PCR检测两组中GLAG-66细胞内miRNA-224-5p的相对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GLAG-66细胞转染48 h后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两组GLAG-66细胞中Bcl-2、Bax、Cleaved-Caspase3、TGF-β1、Smad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miRNA-224-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癌旁组织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75±0.523)vs(1.236±0.236),t=9.675,P=0.001)]。miRNA-224-5p抑制剂组GLAG-66细胞中miRNA-224-5p的相对表达量与miRNA-224-5p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381±0.078)vs(1.000±0.023),t=19.785,P <0.001)]。miRNA-224-5p抑制剂组GLAG-66细胞转染48 h后的凋亡率与miRNA-224-5p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66%±0.98%)vs(3.78%±0.36%),t=17.561,P <0.001]。miRNA-224-5p抑制剂组和miRNA-224-5p组比较,GLAG-66细胞中Bcl-2、TGF-β1和Smad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197±0.008)vs(0.278±0.013),t=8.259,P=0.001;(0.117±0.013)vs(0.227±0.012),t=13.269,P <0.001;(0.268±0.012)vs(0.439±0.016),t=9.897,P=0.001];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86±0.011)vs(0.159±0.009),t=12.569,P <0.001;(0.128±0.009)vs(0.083±0.010),t=7.693,P=0.002]。结论 miRNA-224-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下调miRNA-224-5p可以促进甲状腺�
马楠徐蓉苏鹏程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凋亡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实施效果分析
2023年
分析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术方案,对患者分组。对照组(49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观察组(49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在治疗有效率、1年生存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可采用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两种方案。腺叶切除术可以保留患者甲状腺的部分功能,但行腺叶切除术难以避免甲状腺癌再次复发。因此,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整体临床价值高于腺叶切除术。
阿力木江·吾普尔苏鹏程
关键词: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
喉返神经解剖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显露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63例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226例手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结果显露喉返神经术式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均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占1.10%(2/182);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1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7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占5.30%(12/22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苏鹏程杨海瑄阿迪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