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买买提明
- 作品数:30 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精细化观测的沙尘通量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20年
- 研究沙尘随高度的变化特征对揭示沙尘物质在近地层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0—80 m沙尘通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在野外实测的基础上,选取2008年7月20日、8月7日、8月19日、8月29日4次沙尘天气,对贴地层(0—0.05 m)、中间层(0.05—2 m)、近地层(2—80 m)的沙尘通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贴地层(0—0.05 m),沙尘通量随着高度的增高呈增加趋势,最大值为1604.29 g∙mm−2。中间层(0.05—2 m),沙尘通量随高度分布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且随着高度的升高沙尘通量减小,决定系数R2值均在0.9以上。近地层(2—80 m),沙尘通量随高度增加呈分段函数分布,32 m、48 m处为沙尘通量的拐点高度。由此看出,研究沙尘通量对阐明沙尘输送机制非常重要,不仅可加强对沙尘输送的定量研究,还可为沙尘输送的数值模拟提供重要参数。
- 康永德杨兴华肖让何清霍文杨帆艾力·买买提明
- 关键词:粒径
-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暴过境时近地层廓线特征
- 利用塔中最新安装的80 m梯度观测塔探测系统采集的资料,详细分析了2006年4月10日沙尘暴过境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风速、温度和湿度廓线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廓线满足风速值随高度增高而增大,风速梯度随高度增...
- 何清李祥余艾力·买买提明李帅李红军
-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暴风速廓线湿度廓线温度廓线
- 文献传递
- 塔克拉玛干沙漠荒漠过渡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根据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荒漠过渡带哈德、肖塘2个试验点的风、温梯度观测数据,利用风速比法计算了中性大气层结、无风沙运动条件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_(0)),并分析探讨z0与下垫面状况、大气稳定度及风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哈德、肖塘中性条件下z_(0)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81×10^(-11)~1.20×10^(-3)m,1.00×10^(-11)~1.65×10^(-3)m,平均值为2.70×10^(-5)m和6.05×10^(-5)m,与平坦沙面的值较为接近;z_(0)随下垫面性质变化明显;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总体上随着理查逊数(Ri)增大而变大,但又呈现出一定的离散程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2 m高度风速呈显著的负指数关系;大气稳定度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影响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 杨兴华艾力·买买提明张瑞军何清霍文
- 关键词:稳定性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风速塔克拉玛干沙漠
-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蚀起沙观测研究——试验介绍与观测结果初报
-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的风蚀起沙观测试验。对观测试验所获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了一些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运动的特征。主要结果为,下垫面状况影响风沙流结构,塔中、若羌0~100c...
- 何清杨兴华艾力·买买提明刘新春霍文
- 关键词:风蚀风沙流塔克拉玛干沙漠
- 塔里木盆地TSP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利用2004—2008年沙尘暴观测站网哈密、塔中与和田的TSP观测资料,同时结合铁干里克、民丰和喀什2007年4月开始的TSP、沙尘天气等相关资料,给出了塔里木盆地TSP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影响TSP质量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塔里木盆地东部TSP质量浓度最低,南缘最高,往盆地的西缘逐渐降低,塔中一直处于较高值。影响TSP质量浓度高低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日数越多,则浓度越高。②2004—2008年TSP年平均质量浓度哈密最低,其次为塔中,最高为和田。③2004—2007年哈密、塔中与和田TSP平均质量浓度春季最高,其次是夏季和秋季,冬季最低。④哈密、塔中与和田2005—2008年TSP质量浓度每年不同时间段各不相同。
- 刘新春艾力·买买提明霍文何清梁云黄向春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大气污染
- 荒漠过渡带不同下垫面的粒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沙尘天气过程中,利用BSNE集沙仪收集了肖塘地区荒漠过渡带不同下垫面的近地表沙样,采用英国MALVERN公司Mastersizer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收集到的沙样经过粒度测量.结果表明:(1)荒漠过渡带不同下垫面1m高度内输沙量的含量受下垫面性质和近地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影响,输沙量的对数与高度呈线性相关;(2)沙样粒度组份以极细沙、细沙和粗粉砂为主,>1mm的沙粒出现在0.2m以下;(3)输沙沙样的平均粒径值主要集中于2φ~5φ,且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标准偏差(σ1)的取值范围在0.85~1.71之间,偏度(SK1)呈正偏和极正偏,峰度(KG)值分布在1.19~1.81,属于尖锐型和很尖锐型.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抑制沙漠入侵绿洲,共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重要支撑.
- 康永德杨兴华霍文杨帆杨帆何清
- 关键词:下垫面粒度沙尘暴
- 新疆库尔勒市近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5
- 2014年
- 高浓度臭氧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影响植物生长;臭氧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利用库尔勒市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连续自动地表臭氧浓度观测数据,结合相应气象要素资料,对地表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周、月、季节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影响臭氧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臭氧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规律,夜间变化平缓,白天变化剧烈。②臭氧浓度变化具有周末效应。最高值出现在星期日,最低值出现在星期三。③最高月平均浓度为82.1μg·m^(-3),最低月平均浓度为19.2μg·m^(-3),2011年1—12月变化规律明显,以6月为中心分布非常对称,两边逐渐降低。④春、夏季臭氧质量浓度较高,秋季和冬季明显低于春季和夏季,与沿海内地大中型城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⑤4个季节中臭氧浓度日变化剧烈的是夏季和春季,秋季其次,变化最小的是冬季。不同天气情况下,日变化最剧烈的是晴天,其次为沙尘天气,阴天和雨天日变化平缓。⑥臭氧浓度日变化与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反变化趋势,但在时间变化上有一定的滞后性,臭氧浓度变化明显早于PM10的变化。⑦晴天少云的天气情况下臭氧浓度明显要高于阴雨(雪)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日照时数同时影响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臭氧污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刘新春钟玉婷何清杨兴华霍文艾力·买买提明
- 关键词:地表臭氧浓度气象因子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长波辐射变化特征被引量:10
- 2009年
-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塔中站)实测的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流动沙漠区的长波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地表长波辐射能具体地反映地表失去热能的状况。在沙漠区,由于地表层的湍流运动较强以及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值较大,使得地表向大气传输的热通量较大,所以地面长波辐射值较大,有时接近于总辐射,最小值出现在日出前,最大值出现在15:00左右;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及云量较少,而沙尘气溶胶含量较高,所以大气长波辐射较大,沙漠区有效辐射也较大,为我国有效辐射年总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地表放射的净长波辐射在太阳总辐射中所占的比例小于地表反射辐射,只有在春、夏季两者较接近,且以反射辐射大些。区域气候变化过程中,沙漠加热场的强度是沙漠局地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 何清缪启龙李帅艾力·买买提明史岚
-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 新疆城市酸雨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 本文通过对新疆乌鲁木齐、伊宁、哈密与和田4个城市1991-2008年降水pH值、K值(电导率)以及相关的天气气候资料的处理,分析了新疆城市酸雨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疆城市酸雨观测次数远远多于南疆城市,新疆城市p...
- 刘新春何清霍文梁云艾力·买买提明
- 关键词:酸雨天气气候
- 文献传递
- 阿克苏地区雷暴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6
- 2012年
- 利用阿克苏地区1960—2010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保证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阿克苏地区雷暴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雷暴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位于该地区西部的乌什县为雷暴多发中心;全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8.7~52.0d;阿克苏地区每10a雷暴日数减少2.8d;雷暴主要集中在3—11月,7月达到最大值,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基本无雷暴;80%的保证率下雷暴初日出现在5月中旬至下旬之间,雷暴终日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之间;阿克苏地区一日当中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至前半夜,雷暴高峰值出现在16—19时,雷暴平均持续时间在35~47min,雷暴出现最多的方位是W和N。
- 艾力·买买提明阿吉古丽·沙依提何清霍文杨兴华杨兴华
- 关键词: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