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海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小城
  • 4篇小城镇
  • 4篇城市
  • 3篇课程
  • 3篇空间句法
  • 3篇教学
  • 3篇草原
  • 2篇课程教学
  • 2篇建筑
  • 2篇白旗
  • 1篇地下空间
  • 1篇电影
  • 1篇电影空间
  • 1篇电影蒙太奇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理论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研结合
  • 1篇养老

机构

  • 19篇内蒙古工业大...
  • 3篇内蒙古建筑职...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19篇胡晓海
  • 3篇郭丽霞
  • 3篇董小云
  • 3篇白洁
  • 2篇张立恒
  • 2篇荣丽华
  • 1篇董秀明
  • 1篇阎涵

传媒

  • 3篇内蒙古工业大...
  • 2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中外建筑
  • 2篇城市建筑空间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华中建筑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城市建筑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电影空间叙事理论的城市历史地段更新设计被引量:2
2022年
三岔口是天津市城区的起源地,承载着天津人的情感与记忆。随着天津市的建设与发展,三岔口地区出现了空间序列、空间层次方面的不合理,以及缺乏积极空间和识别性等一系列城市问题。通过运用电影空间叙事理论,以叙事资源挖掘结合调研分析为基础,对三岔口地区的核心问题进行总结,以此确定三岔口地区的整体叙事结构,并进行相应的叙事空间片段设计。立足城市更新设计层面,通过对三岔口地区叙事空间设计研究,得到电影创作与城市历史空间在空间结构和主题叙事两方面的契合方式。这种电影空间叙事思维在历史地段空间改造中的实践方法也可为后续城市历史地段空间营建提供新的思路。
张乐胡晓海吴志强
关键词:电影蒙太奇历史地段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时空扩张研究--以呼和浩特为例
2025年
呼和浩特自新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张,为了更好地掲示其时空演变特征,该文利用参考比较法对夜间灯光数据提取2000年—2020年呼和浩特市建成区范围,结合扩张指数、重心迁移、景观格局指数和相关性分析对其时空扩张特征和扩张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时间特征上城市扩张经历了快慢交替过程;在空间上呈核心—轴线延伸扩展模式,城市重心逐步向东南、正东方向偏移;空间格局具有紧凑性,破碎程度低,形状趋于复杂化;建成区扩张受经济、人口、交通、自然和政策影响。该文可为呼和浩特市用地调整和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贺鹏真胡晓海刘婷任静
关键词:建成区
内蒙古地区小城镇人口预测方法研究——以托克托县双河镇为例
2011年
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众多,由于不同的模型本身的特点导致预测结果有所差异,适用于不同地区。因此,以内蒙古地区的个别小城镇人口规模发展分析及预测为例,分析不同的预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为内蒙古地区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提供建议。
郭丽霞胡晓海董秀明
关键词:小城镇人口规模
群体建筑集中窑洞城市地下空间结构滞回模型
2015年
在群体建筑集中分布规划中,在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具有保温隔热效能。其中结构滞回模型设计是提高窑洞式城市地下空间的结构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群体建筑窑洞式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和承重性能,进行窑洞式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设计与试验,得到窑洞式城市地下空间结构滞回模型。试验和研究得出,采用该模型,设计得到的群体建筑集中窑洞式城市地下空间结构能有效保证恒温恒湿,冬暖夏凉,可以调节室内湿度,具有透气、不潮湿、不结露的特点,建筑室内湿度性能和隔热保温效果具有优势,在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董小云胡晓海
关键词:群体建筑地下空间
基于共生理论的草原社区研究--以滚诺尔嘎查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草畜双承包责任制①实施以后形成了定居定牧的居住生活②方式,由于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被动改变,传统草原社区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继而引发牧民居住生活、传统文化、草原生态环境等各个层面的变化。本研究将共生理论引入到草原社区的研究中,从居住生活、文化传统以及草原环境三个方面对传统草原社区和当前草原社区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对典型草原社区滚诺尔嘎查③的田野调查,依据共生三要素,建立草原社区中“居住生活共生、文化共生、环境共生”的共生关系,提出具体共生措施,构建共生型草原社区,旨在为草原地区社区建设提供借鉴,从草原社区建设的角度探寻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传承草原传统文化以及草原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白洁阎涵胡晓海
关键词:文化共生环境共生
生态导向下的沙地绿洲草原特色小镇规划编制研究——以《正镶白旗明安图镇总体规划(2017-2030)》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草原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城镇特色丧失的矛盾,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背景下,本文以生态导向下的草原特色小城镇规划作为草原城镇生态保护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探讨生态导向下草原特色小城镇的规划思路,并以内蒙古锡林部勒盟明安图镇为例,结合《正镶白旗明安图镇总体规划(2017-2030)》,以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城镇建设为目标,以空间规划为手段,探讨生态导向下的草原特色小城镇规划实践,以期为其他草原城镇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胡晓海荣丽华
关键词:生态导向特色小城镇
城市更新设计中韵律表达策略研究——以贵阳市花溪老城片区为例
2025年
探索韵律表达在城市更新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通过连续、交错、起伏、渐变4种韵律表达手法协调城市空间中的点、线、面要素,创造富有韵律感的高品质城市空间。以贵阳市花溪老城片区为例展现韵律表达手法综合应用方式,提出空间更新设计、空间流线组织、空间序列构建三大更新策略,为老旧城区改造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任静胡晓海贺鹏真刘婷
关键词:城市更新
内蒙古草原小城镇街道慢行空间安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内蒙古草原小城镇地广人稀,空间布局分散,对小汽车依赖程度较高,快速高效的汽车通行与低品质的慢行空间形成鲜明的冲突矛盾,慢行者最基本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着眼于街道慢行空间安全性,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为例,从交通安全与治安安全2个方面7个指标构建慢行空间安全性评价体系,进行街道定量研究,以得出棋盘井镇街道慢行空间安全方面存在的短板及后期改善重点。
袁津胡晓海
关键词:安全性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5年
近年来,村庄规划成为新时代引领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面对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要求和乡建人才培养的挑战,文章基于村庄规划教学团队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了以实践为导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跨专业联合的村庄规划课程教学模式,着重提升学生认知乡村和解决村庄规划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职业要求的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务地区乡村建设。
董小云胡晓海
关键词:校企合作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街道空间节点认知——以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东街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街道空间是人们认知城市的主要介质,传统的街道空间营造以人的主观意识与经验判断为主,缺少客观的分析手段.依据空间句法理论,以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东街为研究对象,运用Depthmap软件,模拟街道空间的整体集成度(可达性)和可视性,分析总结城市街道的空间构成与节点特征.同时,按照一定的视域范围,研究特定视觉尺度下的空间与界面特征,为制定街道空间节点营造策略提供参考.
张立恒胡晓海
关键词:空间句法街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