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水龙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膀胱癌属于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高达6.61/10万,发病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9位,泌尿系肿瘤中仍高居首位。膀胱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
- 翟水龙吕红凯朱国熙张乔喜
- 关键词: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癌患者浸润性肌层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
- 2016年
-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8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另68例纳入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最大尿流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翟水龙吕红凯朱国熙张乔喜
- 关键词:等离子电切术剜除术前列腺增生症
- 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当下治疗NMIBC的首选术式。TURBT是一种经膀胱镜进行的手术,也是诊治膀胱癌的主要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整块肿瘤切除术(ERBT)被提出,并已证实治疗NMIBC有效。特殊情况下,NMIBC患者也会采取其他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例如高危NMIBC患者可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进行治疗。评估NMIBC手术方式的优劣和适用情况很有必要。
- 吕剑杰翟水龙
-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 囊性肾癌5例临床诊治体会
- 2014年
-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选取5例囊性肾癌患者,分析其诊断中的临床、超声及CT的特点,术中所见、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5例患者初筛检查均为B超,后行64排CT检查,均行肾癌根治术,术后辅以干扰素免疫治疗,术后病理类型为肾透明细胞癌,术后随访12~52个月,均无瘤存活良好。结论早期囊性肾癌的预后较好,囊性肾癌有其独特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将使患者收益更多。
- 翟水龙朱国熙张乔喜
- 关键词:囊性肾癌B超影像学肾囊肿
- 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病原学与危险因素及血清MCP-1、SAA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行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并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SAA)的表达及其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进行前列腺增生手术的8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13例)、未感染组(67例)。培养并鉴定感染组的病原体;比较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MCP-1、SAA;利用ROC分析血清MCP-1、SAA对BPH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中共鉴定出3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28.95%(11/38),革兰阴性菌占比71.05%(27/38)。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年龄、糖尿病史、前列腺重量、术前导尿、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术中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术前导尿、术前未利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5 d是BPH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的MCP-1、SAA高于未感染组(P<0.05)。血清MCP-1、SAA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小于联合诊断(P<0.05)。结论:BPH患者行前列腺增生术后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年龄、糖尿病史、术前导尿、术前利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都会影响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血清MCP-1、SA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 翟水龙范帅帅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病原学血清淀粉样蛋白A
- 阴囊 阴茎Paget病九例诊治体会
- 2011年
- 阴囊Paget病又称阴囊湿疹样癌、阴囊炎性癌,是一种少见的阴囊皮肤恶性肿瘤,表现为不愈合的陈旧性湿疹样斑片,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上易误诊为湿疹或皮炎。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例患者诊治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9例,年龄47~82岁,病程1~15年,
- 翟水龙朱国熙张乔喜
- 关键词:局部复发淋巴结清扫术阴囊湿疹皮肤恶性肿瘤病理活检
- 人肾癌细胞核因子-κB p65表达及其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肾癌细胞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40例肾癌组手术切除的肾癌细胞NF-κB p65表达,通过标记CD34阳性表达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对不同分期肾癌细胞内NF-κB p65阳性表达率及MVD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关系。对照组10例肾组织取自远离肾癌的正常肾组织。结果 40例肾癌组织中,26例肾癌细胞内NF-κB p65阳性表达,对照组肾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P<0.01)。其中,晚期肾癌细胞内NF-κB p65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肾癌早期(P<0.05)。与肾癌细胞内NF-κB p65阴性表达者比较,肾癌细胞NF-κB p65阳性表达者MVD数明显升高(P<0.01),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肾癌细胞内NF-κB p65阳性表达与微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影响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
- 唐爱国翟水龙马克钧贡冰峰孙浩
- 关键词:肾癌核因子-ΚBP65微血管密度
- 护理干预在肾下盏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肾下盏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应用。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肾下盏结石120例患者(2015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随后观察组进行全面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随后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排净时间、满意度、GSES评分、CPSS评分、PS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SES评分(35. 76±2. 31)分、PSSS评分(78. 49±3. 62)分、CPSS评分(18. 75±1. 42)分、遵医行为(100. 00%)、对服务质量满意度(100. 00%)、对服务态度满意度(98. 33%)、结石排净时间(6. 53±1. 28) d、并发症发生率(3. 33%)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肾下盏结石患者进行全面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 赵峻霞翟水龙祁伟
- 关键词:护理干预肾下盏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
- TURP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总结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前列腺癌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药物及手术去势治疗。观察组给予TURP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血PSA各项指标,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组1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8.24%,对照组为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IPSS评分、QOL评分、Qmax及PSA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6.47%及47.06%,对照组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5%及2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 翟水龙吕红凯朱国熙
- 关键词:TURP全雄激素阻断前列腺癌
- 尿路上皮癌中Survivin,p53,bcl-2的表达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Survivin,p53,bcl-2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尿路上皮癌组织、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15例对照癌旁组织中Survivin,p53,bcl-2的表达,并与肿瘤恶性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urvivin,p53,bcl-2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7%,57.41%和46.30%,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及对照癌旁组织。Survivin和p53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病理分期显著正相关(P<0.05);bcl-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Survivin与p5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Survivin与bcl-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表明其在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Survivin和p53的高表达提示尿路上皮癌预后不良。Survivin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与p53,bcl-2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秦燕明孙浩翟水龙郭涛张顺兴吴建农
-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SURVIVINP53B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