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桦杰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纱布)外敷治疗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共64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彻底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纱布外敷治疗,对照组彻底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酒精纱外敷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伤肢肿胀程度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及撕脱皮肤存活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撕脱皮肤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伤肢肿胀程度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伤科黄水纱布外敷治疗手背皮肤逆行撕脱伤,可减少术后伤肢肿胀及疼痛,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回植皮肤坏死率,安全有效。
- 罗桦杰詹晓欢高峻青胡陶陈元荣
- 关键词:手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负压封闭引流术伤科黄水
- 手部动力支具在Ⅱ区屈肌腱粘连松解术后的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手部动力支具在Ⅱ区屈肌腱粘连松解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Ⅱ区屈肌腱粘连患者行肌腱松解术,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支具组和对照组。支具组40例,术后采用手部动力支具牵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40例,术后采用功能锻炼治疗。术前及治疗后进行患指手部肌腱总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测量、明尼苏达手灵巧度测验(Minnesota manual dexterity test, MMDT)与普渡钉板测验(Purdue peg board test, PPBT)及患指运动功能优良率评定。结果治疗后,支具组患者TAM、PPBT评分及患指运动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支具组患者MMD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部动力支具牵引结合功能锻炼可促进Ⅱ区屈肌腱粘连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罗桦杰詹晓欢高峻青黄昭华付记乐
- 关键词:屈肌腱粘连功能锻炼
- 步态分析和JOA评分评定运动疗法及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步态分析结合JOA评分评估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KOA患者采取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3个月,用步态分析及JOA评分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1、3个月JOA评分及步速、步幅、步频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步态分析可客观评估其临床效果。
- 李祖荣罗桦杰陈梅花官海华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运动疗法中医手法步态分析JOA评分
- 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60例分为两组,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肌电图检查、手外科专科情况及治疗方式选择等因素进行调查,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痰瘀互结证组病程、正中神经损伤程度、大鱼际肌萎缩或拇指外展受限发生率、手术治疗选择率明显低于非痰瘀互结证组(P<0.05);而BMI水平、屈腕试验阳性率及颈椎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痰瘀互结证组(P<0.05)。结论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提示腕管综合征辨病、辨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 詹晓欢高峻青黄昭华罗桦杰张家盛曾焘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
- 显微操作腕部托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微操作腕部托,其包括底座、支撑杆、腕部托垫和调节器,腕部托垫设置于支撑杆的顶端上且悬空于手术床垫的上方,以避免接触手术床垫上的患者。调节器的第一端连接底座且调节器的第二端连接...
- 詹晓欢高峻青王兮罗桦杰任书朋王锦辉
- 重复拇指畸形切除术后拇外展功能丧失的临床诊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重复拇指畸形切除术后拇外展功能丧失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佛山市中医院骨二科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例重复拇指畸形切除术后拇外展功能丧失患者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5例,年龄3~22岁,平均年龄(7±2.56)岁,左拇7例,右拇6例。通过患者术前体查及影像学资料,根据Wassel分型及功能重建供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拇外展功能重建方案,包括掌长肌转位、环指指浅屈肌转位及软组织平衡。结果:术后石膏外固定6周,13例患者术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23个月。根据改良Tada评分进行评估,优8例,良4例,中1例,差0例,术后拇指发育良好。结论:重复拇指畸形纠正不能单纯手术切除赘指,对于已造成拇外展功能丧失患者需根据供区情况选择个体化矫形方式。
- 王朝辉张家盛杨松罗桦杰詹晓欢何翠华
- 关键词:畸形矫正
- 外固定支架负压贴膜防漏气紧固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固定支架负压贴膜防漏气紧固装置,其包括外固定支架、负压引流装置和紧固管。外固定支架的多个钉道均用于安装在骨骼上。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用于覆盖在肢体创面上的引流海绵、贴附于引流海绵...
- 罗桦杰詹晓欢高峻青胡陶余卓安王锦辉
- 改良式限制背伸多功能支具治疗近指间关节屈曲型僵硬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改良式限制背伸多功能支具治疗近指间(proximal interphalangeal,PIP)关节屈曲型僵硬的效果。方法对33例(95指)近指间关节屈曲型僵硬背伸功能受限患者予改良式限制背伸多功能支具治疗。随访其中、远期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关节活动度。采用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分对近指间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VAS评分对主观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1例(2指)失访;32例(93指)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TAM系统评定:中期优18例,良9例,可5例。VAS主观满意度平均9.5分。远期优26例,良5例,可1例。VAS主观满意度平均9.9分。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改良式限制背伸多功能支具治疗近指间关节屈曲型僵硬背伸功能受限,可获得满意疗效,方法简单,并发症少。
- 王朝辉张家盛高峻青付记乐王兮李卓伟杨松罗桦杰
- 克氏针不通过关节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畸形1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不通过关节直接固定骨折块的方法治疗骨性锤状指,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新鲜骨性锤状指患者13例14指,其中男9例10指,女4例4指。受伤至手术时间4~17 d,平均9.6d。按Wehbe--Schneider标准分型I B型12指,IIB型1指,IIB型1指。术中骨折复位后直接以2枚0.6mm的克氏针固定骨折端,不固定远侧指骨间关节,术后维持石膏固定,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8~30个月,平均17.6个月。参照Crawford评分标准,优8指,良6指。术后未见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直接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可有效避免固定指骨间关节导致关节傴硬和阻挡钉压迫导致的针道感染,术后疗效满意。
- 付记乐张家盛王兮黄昭华王朝辉罗桦杰高峻青
- 关键词:切开复位
- 逆行及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比较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对比逆行及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所收治的91例第2~5指指端缺损患者随机分为2组,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组(n=44,逆行组),通过缝接神经重建皮瓣感觉;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组(n=47,顺行组),皮瓣携带指掌侧固有神经。术后记录皮瓣TPD及伤指及健侧对应指的指骨间关节活动度,使用密歇根手部功能量表(MHQ)评估伤手功能。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皮瓣均一期成活,术后6个月皮瓣TPD逆行组和顺行组分别为(6.30±1.19) mm和(3.77±0.6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健侧对应指比较,两组伤指指骨间关节活动度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行组指骨间关节的平均活动度低于逆行组相应指骨间关节的平均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H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及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均是修复指端缺损的有效术式,同逆行皮瓣比较,顺行皮瓣术后指骨间关节活动度降低相对较多,但在皮瓣感觉重建方面更有优势。
- 王兮高峻青付记乐王朝辉杨松罗桦杰
- 关键词:指掌侧固有动脉指端缺损顺行岛状皮瓣逆行岛状皮瓣显微外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