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显勇
- 作品数:22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青春叙事、后殖民话语与“现代中国”的想象——台湾导演黄朝亮电影研究
- 2017年
- 台湾导演黄朝亮将台湾电影一贯的幽默、轻松、机智的风格注入到他的电影中,或者在青春叙事中凸显台湾本土风情,或者在略带喜剧的故事题材中刻画台湾本土人的形象;在一种后殖民话语体系中,黄朝亮的电影更强调台湾人在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对民族性、主体性的坚守;他的电影对"现代中国"的想象也极具个人化的特点。
- 罗显勇
- 关键词:青春叙事后殖民话语
- 论重庆抗战电影“纪实主义美学”的成因和特点被引量:5
- 2013年
- 重庆抗战电影无论是在题材选择、结构安排,还是在叙事技巧、造型处理等方面均体现出纪实主义美学的特征。从最初的运用镜像语言讲述传统故事、注重叙事层面的拍摄手法到后来着力于对电影独立的文本价值的探索、对电影语言和形式的独特表现力的发掘、对长镜头的初步探索与运用,重庆抗战电影无一例外地凸显出浓郁的纪实主义美学风格。这种别开生面的电影叙事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电影戏剧化叙事、程式化叙事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以新的美学风格别开生面,发展出一种清新、朴素、纪实性极强的美学特征。
- 罗显勇
- 关键词:抗战电影
- 《断臂山》:随风而逝的爱
- 2007年
- 《断臂山》讲述的是一个悲情的,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的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被喻为“西部同性恋史诗”,它并不像通常此类题材的电影一样去反映同性恋与社会之间的冲突,而是在刻画日常琐事的镜语中表达社会人伦关系,反思传统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罗显勇
- 关键词:史诗
- 论“视觉热点”和“电影奇观”对3D电影语言的拓展被引量:6
- 2013年
- 3D电影技术的日臻完善使得电影的拟真性美学特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视觉热点"的创造使得观众与电影画面之间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成为可能;3D电影技术的发明与运用则将动态的时间与空间创造性地贯穿于人类的观影过程中,人的审美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彰显。3D电影视觉效果真实性与虚拟性的高度统一,挑战了观众由传统2D电影树立起来的立体思维定势,赋予了电影奇观新的美学特征,彰显了技术进步的崇高与优美等美学特征。
- 罗显勇
- 关键词:电影奇观审美主体叙事
- 台湾同性恋小说叙事策略的变迁被引量:11
- 2003年
- 同性恋小说是当代台湾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台湾小说家们在书写同性恋题材时 ,其叙事策略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对同性性爱认同程度的深化而有所改变。台湾同性恋小说叙事策略的变迁表现为三个阶段 :解禁前以白先勇为代表的编织传奇故事的古典写法 ;解禁初期以朱天文、邱妙津为代表的注重心理意识流动的内心独白的写作 ;世纪末以陈雪、纪大伟、洪凌为代表的“新感官”书写。
- 罗显勇
- 关键词:同性恋小说异端酷儿
- 论动画纪录电影的美学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动画纪录电影以新颖的动画形式颠覆我们对传统纪录电影的看法,它用一种现实世界中无法存在的、也无法复原的视觉影像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场景,以达到另一种真实——心理的真实;动画纪录电影拓宽了纪录电影的审美维度,使纪录电影呈现出游戏化、娱乐化的审美态势;与传统的纪录电影相比,动画纪录电影更加注重电影的叙事,精心设计的故事结构、精美的画面构图以及在剪辑过程中体现故事的趣味性、悬疑性,都是对传统纪录电影的一次超越。
- 罗显勇
- 关键词:心理真实先锋叙事
- 论李行电影的“健康写实主义”策略
- 2016年
- 李行电影的"健康写实主义"策略,首先表现在对台湾传统商业电影华而不实的虚假之风的一次反驳与背叛,他抛弃了当时武侠片、爱情文艺片中无病呻吟或低级庸俗的元素,吸收了一些先进的元素;其次李行电影的"健康写实主义"策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张扬以及对东方美学的深度挖掘,探索电影的民族化,表达对大地母亲的热爱;最后,李行电影的"健康写实主义"策略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政治环境下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次灵活的变通,并且将"人心向善"、"社会振作"、"使命感与忧患感"等美学特征引入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中。
- 罗显勇
- 关键词:东方美学
- 论当下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美学特质及缺憾被引量:16
- 2011年
- 当下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在叙事上体现出批判现实、讽喻时政、同情弱者的美学特征,以《疯狂的石头》为代表的一类喜剧以调侃的叙事模式折射社会现实的困境与荒诞;以《斗牛》为代表的一类喜剧则以智慧/幽默的叙事风格对现实进行着深度思考;以《大笑江湖》为代表的一类喜剧,追求电影叙事的娱乐性及游戏性,失去了中国传统喜剧电影中小人物的草根性及反叛精神。关注社会现实,真实展示当代的社会文化与现象,客观描写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在笑声中进行心灵的追问与灵魂的净化,是小成本喜剧电影以后突破困境的关键所在。
- 罗显勇
- 关键词:《疯狂的石头》《斗牛》《夜店》《高兴》
- 论英国新浪潮电影的“厨房水槽”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被引量:1
- 2019年
- 英国艺术电影由于在剧本创作、影像语言等方面缺乏持续的创新而备受诟病,然而,英国"新浪潮"电影的出现以及"厨房水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美学风格的形成却打破了人们对英国艺术电影的刻板印象。英国新浪潮电影以改编轰动一时的戏剧或文学名著而著称,它们在展示工人阶级的原生态生活时,以一种简约的电影风格真实客观地呈现了英伦三岛独特的生活习俗,并体现出一种典型的"民族性"特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英国新浪潮电影也存在着诸多缺憾,导演们在"同性恋恐惧症"的阴影下喋喋不休地探讨着白人异性恋男人的身份问题,并毫无顾忌地将女性群体、同性恋群体以及有色人种等少数族群的身份问题刻板化与模式化。
- 罗显勇
- 论中国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美学特质及缺憾
- 中国小成本喜剧电影继承了中国喜剧电影批判现实、讽喻时政、同情弱者的美学特征,同时又突破了冯氏喜剧典型的叙事模式.小成本电影中,以《疯狂的石头》为代表的一类喜剧对冷酷的现实以调侃的艺术手段加以夸张,折射社会现实的困境与荒诞...
- 罗显勇
- 关键词:喜剧电影美学特征叙事模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