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俊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教学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中医
  • 2篇网络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基于网络
  • 2篇高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实验
  • 1篇督导
  • 1篇督导评价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学习
  • 1篇信息化
  • 1篇学生评教
  • 1篇学生评教系统
  • 1篇医药
  • 1篇医药院校

机构

  • 1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罗俊
  • 3篇冷静
  • 2篇戴铭
  • 2篇方刚
  • 2篇陈中全
  • 2篇余兰
  • 1篇陈炜
  • 1篇周祖亮
  • 1篇周红海
  • 1篇方懿林
  • 1篇罗婕
  • 1篇陆延
  • 1篇黄正团
  • 1篇张岚
  • 1篇卓少元
  • 1篇蒋才武
  • 1篇陈绩锐
  • 1篇陈贵海
  • 1篇李静
  • 1篇运晨霞

传媒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电子技术与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教学督导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从某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基于微信小程序进行高校教学督导系统开发的优势,并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最后对系统的总体设计进行了概述。
陈中全罗俊谭振
关键词:督导评价系统设计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筋伤学教学中的构建与思考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构建中医筋伤学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验证其教学成效。方法以中医筋伤学教学要求并结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特点,搭建SPOC课程平台,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对2019级、2020级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并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结果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成绩,并在教学资源评价、翻转课堂效果评价、教学交流与沟通效果评价、满意度和教学效果评价4个维度获得学生好评。结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的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性,可进一步研究推广。
陆延周红海罗俊唐孙茹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高校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制作学生辅助团队培养路径探索
2020年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展现个人才才华的重要园地,充分利用学生专业团队来辅助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制作工作,是解决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不足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在此作者将以实际工作经验对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学生辅助团队的组建、培训、培养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成果,反思不足,希望能为即将建设或想要建设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制作学生辅助团队的高校提供借鉴。
唐孙茹余兰罗俊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学生评教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25年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立足之本,学生评教是改善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在分析学生、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的需求和学生评教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学生评教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教师的授课进行实时的评价与反馈,以改善原有评教系统便捷性不高的缺点,使学生评教工作更准确、高效。学生评教系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生评教中的主体作用,为学校提供一个有效的教学评估工具,对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提供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林政艺杨亚仿罗俊
关键词:学生评教教学质量教学评估
广西中医证候、疾病动物模型关键技术平台的构建研究
冷静蒋才武黄正团吴林戴铭陈贵海卓少元运晨霞黄健军罗俊刘秋霞陈炜
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中医证候、疾病动物模型关键技术平台的构建研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2011年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1-31-11。项目承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2012年3月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证候模型中药动物实验
有效教学PPT设计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PPT虽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但其教学价值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文章先采用课堂观察法在实时课堂教学中观察教学PPT的设计效果和应用方式,再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教师对PPT的认识及其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要达成有效教学PPT设计,基础是教师的“以学生为中心”观念转变,核心是教学内容的可视化设计,催化剂是以人类视觉规律对幻灯片画面进行设计,其保障是开展多平台、分级化专题培训。
唐孙茹冷静谭积斌罗俊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麻黄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获得麻黄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再在UniProt数据库中利用Perl脚本获取药物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通过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与发热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Venny平台获取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基因后,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643.6.1软件对PPI网络中的30个关键基因进行可视化,并对所有交集靶点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141个麻黄汤有效活性成分及194个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基因,筛选出30个关键基因,包括STAT3、AKT1、JUN、MAPK1、IL-6、CXCL2、VEGFA、IL-1B等。交集靶点基因涉及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等170个生物过程,同时主要涉及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等46个信号通路。结论麻黄汤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机制是多靶点、多个生物过程、多途径共同参与的,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弱病毒活性、保护组织等方面来缓解细胞因子风暴,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唐秀松方刚罗俊黄安陈秋霞陈静
关键词:发热麻黄汤网络药理学
数字中国背景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资源建设探索被引量:1
2025年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已成为高等院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结合中医药院校特点,系统探讨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数字资源建设的新要求及应对新举措。认为当前中医药院校的数字资源建设应从内容深度和服务广度两方面着手,向“大资源”和“大服务”方向扩展。为适应此发展要求,提出以完备的基础设施、扎实的技术支撑、健全的平台功能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多层次举措。在新征程上,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构建安全、开放、智能、优质的数字资源建设新格局,不断探索新技术应用,以满足中医药、民族医药教育多样化、个性化教与学需要。
罗俊谭积斌陈中全唐孙茹余兰梁秋远吴佳蔚
关键词:数字资源资源建设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柴胡桂枝汤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柴胡桂枝汤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收集柴胡桂枝汤中9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DrugBank、TTD等数据库获取抑郁症相关靶点,利用STRING在线平台构建潜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R语言获取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运用Cytoscape3.7.2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对其进行拓扑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等软件对网络中度值较高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到柴胡桂枝汤中槲皮素、山柰酚等154种主要化学成分和250个相关靶点,其中关键靶点有JUN、Akt1、ESR1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2900条富集结果,主要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的调节;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170条通路富集结果,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力强。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了柴胡桂枝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抑郁症的协同作用机制。
蓝绍航罗俊李娜娜罗业浩陈秋霞陈静芹李宏一方刚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抑郁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信息化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2022年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也逐步成为现实需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快速、高效地获得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新的教学体验。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其教学质量成为新的关注点。文章结合高等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现实,阐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李静冷静罗俊唐孙茹王春玲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