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宁
- 作品数:47 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IL-12P70及IFN-γ在预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血清IL-12P70、IL-4、IFN-γ浓度在预测肾移植受者早期免疫状态的作用。
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移植科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患者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3±13....
- 洪良庆黄正宇欧阳斌纳宁缪斌杨培生华学锋罗云
- 关键词:急性排斥反应白介素-4干扰素-Γ血清学诊断
- 文献传递
- 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术与电子弹道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比较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比较经输尿管镜电子弹道碎石术与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107例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电子弹道碎石术(EKL)54例,双频激光碎石术(U100L)53例。结果双频激光碎石术单次手术碎石率为90.6%,高于电子弹道碎石术的75.9%,P<0.01;双频激光碎石术平均结石排净时间为19d,明显少于电子弹道碎石术的35d,P<0.01;双频激光碎石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电子弹道碎石组发生输尿管穿孔损伤3例。结论双频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纳宁高新蔡育彬邱剑光
- 关键词:内窥镜术碎石术
- 一种荧光微珠网格标记的蛋白质结晶板
- 本实用新型涉及荧光鉴定的结晶容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荧光微珠网格标记的蛋白质结晶板,其包括矩形PVC材料、粘连在矩形PVC材料底部的玻片、贴合在所述矩形PVC材料顶面的盖玻片的三层结构;其中所述矩形PVC材料上均匀间隔地...
- 成清涤纳宁 刘硕儒 郑桐 谭玉琴 张锐
- 一种用于器官移植排斥检测的即时诊断纳米探针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器官移植排斥检测的即时诊断纳米探针及其应用。该即时诊断纳米探针通过多肽将蛋白载体和纳米模拟酶相连,构建得到的即时诊断纳米探针的粒径大于5.5nm,在正常无排斥状态下,即时诊...
- 刘仕杰乔圣林纳宁
- 发生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者以西罗莫司替换环孢素A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采用以环孢素A(CsA)为基础免疫抑制剂的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CRAD)患者,将CsA转换为西罗莫司(SRL),观察转换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例肾移植后出现CRAD的患者,采用突然转换法将CsA替换为SRL(3mg/d),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Pred)的剂量维持不变。另随机选取9例仍然使用CsA、MMF和Pred的CRAD患者作为对照。观察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以及SRL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转换组在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移植后时间、转换时的血Cr水平和转换时免疫抑制剂用量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转换组有18例完成观察,其中11例(61.1%,11/18)转换有效,7例(38.9%,1/18)转换无效。转换有效者和转化无效者在转换时的血Cr、移植后时间、GFR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换有效者的血Cr明显下降,GFR明显升高,而转换无效者的血Cr呈进行性升高,GFR呈进行性下降。转换治疗期间,1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冲击治疗后逆转。完成随访的18例中,2例发生感染,3例出现皮疹,3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口腔溃疡,8例出现骨髓抑制,6例转氨酶升高,10例出现高血脂,4例出现低血钾,没有患者因为上述不良反应而退出观察。结论肾移植后采用以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者,若出现CRAD,可以将CsA替换为SRL,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但转换应在移植肾功能发生严重损害前进行。
- 洪良庆黄正宇罗云陈文亮华学锋缪斌杨培生纳宁曹清华
- 关键词:移植物肾功能衰竭西罗莫司环孢菌素
- 一种移植肾区局部加压气囊腹带
-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植肾区局部加压气囊腹带,包括:背部压片;若干支撑板,若干支撑板嵌设在背部压片内;两个长度可调节的侧腰连接部,两个侧腰连接部分别连接设置在背部压片两端;两块腹部压片,两块腹部压片分别连接设置在两个侧腰连接部...
- 马茂林纳宁黄正宇
- 血管介入手术治疗DCD供肾受者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研究
- 李衡洪良庆韩飞纳宁黄正宇孙其鹏孙启全
- 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发生的情况、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改善肾移植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术后2~3个月,病死率为26,7%。病原菌以念珠菌和曲霉菌为主,混合感染常见(60%),感染部位最常见为呼吸道(86.7%)。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使用广谱抗生素、大剂量皮质激素冲击、糖尿病、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各种导管的应用和停留等。结论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早期足量使用敏感的抗真菌药物,降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以及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患者免疫抵抗能力等至关重要。
- 纳宁罗云华学锋高新洪良庆
- 关键词:真菌感染肾移植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BN大鼠和Lewis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BN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单侧原位大鼠肾移植模型。实验组受体大鼠术后立即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1 000 U/kg,对照组大鼠同样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受体大鼠在术后5 d剪尾取血,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同时将移植肾取出,肾组织行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 Schiff,PAS)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和过碘酸六胺银(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namine,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受体大鼠术后Scr水平为(102±3)μmol/L,对照组为(369±7)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体大鼠移植肾均出现肾小管坏死改变。对照组移植肾组织病理切片主要表现为大片肾组织坏死,提示出现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肾小管坏死及动脉损伤;实验组肾组织病理切片主要表现为肾被膜下小灶性肾组织凝固性坏死;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肾组织坏死面积较小,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程度较轻。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使用EPO进行预处理可抑制肾脏IRI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缓解移植后IRI。
- 李衡纳宁黄正宇缪斌赵大强华学锋洪良庆
- 关键词:肾移植促红细胞生成素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肌酐
- 复杂的腹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形态学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腹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形态学特点。方法分析1例复杂的腹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临床资料,总结腹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形态学特点。结果患者在腹部刀刺伤术后,出现顽固性腹水、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症;彩色多普勒、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肝总动脉、腹主动脉瘤形成,肝动脉门静脉瘘和腹主动脉门静脉瘘。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行腹主动脉和门静脉支架植入术,动脉瘤和动脉门静脉瘘栓塞术,门静脉高压症消失,患者康复出院。结论腹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解剖结构复杂,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
- 张剑纳宁朱焕兵姜楠姜在波杨扬陈规划
-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腹部形态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