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昕然

作品数:1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儿童
  • 4篇甲状腺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亢进
  • 3篇基因
  • 3篇合酶
  • 2篇单链
  • 2篇单链构象
  • 2篇单链构象多态...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治疗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疗效
  • 2篇免疫性
  • 2篇局部注射

机构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成都市儿童医...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作者

  • 15篇程昕然
  • 5篇邓蕾丽
  • 4篇熊丰
  • 4篇鄢力
  • 3篇雷培芸
  • 3篇王晓鸥
  • 3篇魏艳
  • 2篇朱静
  • 2篇何卫兰
  • 2篇朱岷
  • 1篇董文斌
  • 1篇孙慧超
  • 1篇田杰
  • 1篇杨亚静
  • 1篇胡文广
  • 1篇朱岷
  • 1篇吴惧
  • 1篇蔡文玉
  • 1篇钟家蓉
  • 1篇钟佑泉

传媒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达那唑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疗效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目前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常选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和炔睾醇(Danazol,达那唑).GnRHa通过调节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延缓骨骺的成熟,实现年龄对骨龄的追赶而改善终身高,疗效已得到公认.而用达那唑治疗ICPP,在实现身高对骨龄的追赶过程中,生长与成熟的关系、最终能否改善终身高尚存有争议.我们用达那唑治疗ICPP患者,观察其对生长与成熟的影响.
熊丰雷培芸朱岷程昕然邓蕾丽
关键词:达那唑药物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
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儿童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Graves'病(GD)为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遗传易感性与HLA-II类(HLA-D)基因相关.该研究分析HLA-DQA1等位基因在重庆地区汉族健康儿童和GD患儿中的频率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及发病的相关...
程昕然
关键词:HLA-DQA1基因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文献传递
1型糖尿病患儿尿微量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
2005年
程昕然熊丰雷培芸
关键词:1型糖尿病尿微量蛋白患儿微血管病变大量蛋白尿肾功能检查
HLA-Ⅱ类基因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被引量:1
2001年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具有复杂的多基因控制的特点,尤其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基因及其产物在 AITD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不同人种的研究表明,HLA-Ⅱ类基因位点存在于AITD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二者共同作用影响AITD的发生。HLA-Ⅱ类基因的多态性决定HLA-Ⅱ类分子的多样性。本文拟就HLA-Ⅱ类基因及其抗原分子结构、功能以及AITD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程昕然
关键词: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基因MHC
青春期Klinefeher综合征47,XXY一例
2010年
患儿,男,15岁,因“体检发现双侧睾丸小”就诊。既往史无异常,遗精2个月,父母31岁生子,无遗传病家族史。查体:身高172.4cm,体质量49kg,智力基本正常,皮肤细腻,无喉结及胡须,双侧乳房未发育,外阴未见阴毛(阴毛P2期),阴茎短小,双侧睾丸体积约5ml。辅助检查:骨龄与15岁男童相当。
魏艳程昕然鄢力王晓鸥
关键词:青春期双侧睾丸双侧乳房阴茎短小睾丸体积既往史
长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观察长效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甲亢患儿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醋酸去炎舒松-A甲状腺局部注射,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在治疗过程中,16例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甲状腺缩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并趋于稳定,无反复现象。治疗结束后2年,随访到11例患儿其中10例甲亢症状持续缓解,甲状腺继续缩小,甲状腺功能保持正常。结论:长效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局部注射,能有效控制儿童甲亢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功能。且疗效持久,能作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
熊丰雷培芸朱岷程昕然邓蕾丽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小剂量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15例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采用地塞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15例甲亢患儿。结果显示:注射1个疗程,高代谢症状明显控制15/15例,甲状腺肿明显缩小14/15例,突眼改善9/11例,T3、T4降至正常12/12例,总有效率93.3%(14/15例)。该疗法较单纯他巴唑治疗优越(P<0.025),且疗程短,副作用小。
钟家蓉程昕然邓蕾丽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药物疗法地塞米松
姜黄素对小鼠胚胎心脏发育中Tbx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抑制剂姜黄素对小鼠胚胎心脏早期发育转录因子Tbx5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成年昆明小鼠,雌雄合笼,受孕成功后于妊娠期第7.5天(E7.5)开始腹腔注射姜黄素75 mg.kg-1.d-1,分别在胚胎心脏发育不同时间点(E11.5、E14.5和E17.5)断颈处死孕鼠,取胎鼠心脏,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bx5的表达。同时设立二甲基亚砜(DMSO)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DMSO)和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结果 1.E11.5时,姜黄素组、DMSO组和空白对照组Tbx5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06±0.16、1.08±0.13和1.08±0.18,姜黄素组Tbx5表达较空白组升高1.9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14.5时,姜黄素组、DMSO组和空白组Tbx5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1±0.08、0.71±0.04和0.64±0.10,姜黄素组Tbx5表达较空白组升高1.8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17.5时,姜黄素组、DMSO组和空白对照组Tbx5的表达分别为1.09±0.07、0.79±0.06和0.75±0.06,姜黄素组Tbx5表达较空白组升高1.4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透过胎盘,升高小鼠胚胎心脏早期发育转录因子Tbx5的表达。
孙慧超1程昕然朱静田杰孙慧超
关键词:胚胎心脏姜黄素
儿科专业本科实习基地带教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从医院加强临床实习管理,提高教学意识,改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临床教学基地如何保障和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程昕然李晓静胡文广吴惧钟佑泉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基地儿科
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Graves’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汉族儿童Graves’病 (Graves’disease,GD)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 (HLA -DQA1)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及DNA测序方法 ,对已经确诊的重庆汉族GD患儿 85例和正常对照组 5 0名儿童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的HLA -DQA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GD组和对照组中检测到 7种单链构象 ,分别标为abcdefg带型。GD组中d(HLA -DQA1 0 10 2 )、f(HLA -DQA1 0 30 2 / 0 5 0 1)两带型频率 (分别为 4 3.5 % ,VS 8.0 % ;2 7.0 %VS 8.0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χ2 =18.79,P =0 .0 0 1,RR =8.86 ;χ2 =6 .80 ,P =0 .0 0 9,RR=4 .2 7) ,而b带型 (HLA -DQA1 0 10 1/ 0 30 1)频率 (8.2 %VS 5 2 .0 %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χ2 =2 9.4 3,P <0 .0 0 1,RR =0 .0 8)。结论 :HLA -DQA1 0 10 2和HLA -DQA1 0 30 2 / 0 5 0 1可能与GD易感性相关 ,而HLA -DQA1 0 10 1/ 0 30 1可能与GD的保护性相关。提示上述 3基因位点可能分别是重庆地区汉族儿童GD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
程昕然邓蕾丽熊丰朱岷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遗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