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子轩

作品数:1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文化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联网
  • 4篇物联网
  • 4篇教学
  • 3篇通信
  • 2篇通信技术
  • 2篇课程
  • 2篇公众
  • 1篇导航
  • 1篇导航服务
  • 1篇新媒体
  • 1篇信息泄露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论文
  • 1篇移动通信
  • 1篇移动通信技术
  • 1篇用户生成内容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引导
  • 1篇云服务
  • 1篇云服务平台

机构

  • 13篇长春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14篇程子轩
  • 2篇张向先
  • 1篇于存江
  • 1篇王婉
  • 1篇闫伟
  • 1篇蒋拓

传媒

  • 4篇产业与科技论...
  • 2篇无线互联科技
  • 1篇情报科学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 1篇情报理论与实...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高校课程形成性评价研究现状及趋势探讨
2025年
为更全面地反映高校学生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所载国内高校课程形成性评价相关的文献资料,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从发文量、研究机构及学科分布、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国内高校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实践在早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化技术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影响显著;未来开展的形成性评价应在教育政策、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的驱动下,依托数字化技术平台建立更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更广泛的课程应用。
程子轩黄喜生乔亚茹
关键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教育导向
基于作者特征和期刊特征的学术论文被引频次预测模型构建与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意义】预测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不仅能够帮助作者提前了解个人研究成果未来的应用价值,还能够帮助期刊编辑人员预估期刊的影响力。【方法/过程】通过分析论文作者特征、论文所在期刊特征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发现影响论文被引频次的重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用于预测论文被引频次的数学模型,用于预测论文未来几年内的被引频次。【结果/结论】实验发现与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呈显著相关的10个因素;发现可用期刊即年指标和作者之前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的线性组合来预测学术论文未来的被引频次。【创新/局限】分析预测结果,发现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将某学科的所有期刊限定到学科内某一特定期刊、将作者之前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限定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将论文的研究内容纳入预测模型等。
程子轩程子轩张向先
基于FPGA/SOP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SOPC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硬件电路温度控制方法。利用DS18B20采集数字信号,采用FPGA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处理后的数据对继电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温度的实时调控。本设计利用Verilog HDL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最后利用MODELSIM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试验,在0℃~55℃范围内,测量误差为±1℃,从而实现硬件电路的温度控制。
王佳宁于存江程子轩
关键词:FPGASOPCDS18B20温度控制
《操作系统》课程专创融合教学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聚焦于《操作系统》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创新意识出发,从“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怎么验证”五个方面提出实现专业课程讲堂与创新创业课程深度融合的具体解决方案,对《操作系统》课程的专创融合的实施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梅海霞程子轩
关键词:《操作系统》课程课程建设
基于UGC知识类聚的虚拟学术社区分面式导航服务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意义]探究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UGC)知识类聚在分面式导航中的应用,对于解决知识迷航问题、优化社区知识服务以及促进知识聚合研究深入引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分面分类理论为基础,引入LDA主题模型和LDAvis可视化工具,构建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知识类聚的虚拟学术社区分面式导航服务框架模型,并采集丁香园心血管论坛的学术交流帖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知识聚合的结果能够为分面式导航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虚拟学术社区原有知识导航服务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了用户知识获取和交流的体验。
卢恒张向先闫伟王婉程子轩
关键词:用户生成内容
微信公众号在教学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教育的思维,伴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微信与微信公众号在学生中愈加普及,为高校构建移动学习体系奠定了基础,便于高校进一步展开移动互动教学,为学生提供移动教学服务。微信作为成熟的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产物,能为学生生活提供交流互动服务,便于高校利用软件展开移动教学,监控学习状态与反馈学习情况。微信能迎合大学生应用取向,实现信息获取与实时通信,支持教师营造移动教学环境,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教学服务,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程子轩王佳宁梅海霞
关键词:教学服务
物联网时代中5G移动通信技术的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5G移动通信技术已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而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总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传统的物联网技术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了,5G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基于此,文章着重探讨物联网时代中5G移动通信技术。
吴成飞程子轩
关键词:物联网
新媒体在物联网工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2
2018年
伴随时代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物联网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教学方面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已然应用在物联网工程课程教学当中。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许多学校逐步将新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新媒体教学方法更具有直观性,能使人清楚地了解课程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效果变得更加生动。本文对新媒体教学方法进行了分类和讨论,分析了不同新媒体形式引入到教学应用的特征,并结合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特点进行了应用融合。新媒体和物联网都是新型产业,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新媒体教学应用场景进行了拓展,同时对物联网工程教学进行了推动,为新媒体教学和研究提供基础。
程子轩蒋拓
关键词:新媒体物联网工程教学方法
基于物联网的5G通信技术实践思考
2021年
5G通信技术是在4G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数据传输技术,相较于4G传输技术而言,5G传输技术在传输性能、传输速度、资源利用率和适用范围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改变,因此5G通信技术正在逐渐全面取代4G技术,成为信息时代的又一里程碑。目前我国5G通信技术仍然处于试行阶段。文章主要通过对当前5G通信技术的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和试行情况做了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并详细阐述了5G通信技术的主要应用实践,以期能够有效推动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发展。
吴成飞程子轩
关键词:物联网传输技术通信技术
互联网安全新形势及对策分析
2015年
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都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的联系,在人们休闲娱乐的过程中,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无限的乐趣,并且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流行的趋势,在这一繁荣景象的引领下,互联网已经成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程子轩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泄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