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芳
- 作品数:69 被引量:229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木薯加工废弃物转化有机肥料在辣椒栽培上的施用效果被引量:2
- 2014年
-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明确和完善有机肥ZH-2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果,同时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辣椒作为研究对象,施以不同肥料处理,分别测定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施有机肥ZH-2后,除根长与不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辣椒植株其他农艺性状和果实农艺性状指标都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一级侧根数与椒肉厚两指标最高,同施国产无机复混肥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较各处理可分别提高10.00%~57.14%和1.38%~27.75%,其他农艺性状与两个施肥处理间未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其叶绿素b含量与叶绿素总量最高,叶色为深绿色;还原糖与维生素C含量较其他施肥处理提高2.27%~38.46%、5.72%~21.27%;产量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与两个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小区总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33.33%、131.49%。此外,施有机肥ZH-2后,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得到改善,土壤含水量、总孔度最大,容重、水气比最小,同时土壤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N、全K含量均为最高。有机肥ZH-2在提高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也兼具极佳的改土培肥效果,是一种值得在辣椒栽培上推广应用的新型肥料。
- 何铁光何永群张野秦芳李婷婷董文斌苏利荣赵坤
- 关键词:有机肥辣椒农艺性状
- 广西坡耕地主要经济作物施肥与养分径流流失初探被引量:3
- 2014年
- 为研究广西坡耕地主要经济作物甘蔗、玉米和花生农民常规施肥及不施肥处理对植株生长情况、经济产量及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探寻提高广西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施肥量,在坡耕地,观测降雨过程的养分径流流失,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寻找成本低、效益高的种植方法。结果表明,对照与常规施肥相比,甘蔗、玉米、花生作物的生长情况差异不明显。对照处理的玉米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淀粉含量分别为851.42 kg·667 m-2、3 640.4 kg·667 m-2、68.40%;比玉米(常规施肥)高100.62 kg·667 m-2、485.98 kg·667 m-2、7.5%;花生对照的粗脂肪比其常规施肥高了45 g·kg-1;径流养分总氮、总磷、总钾、硝态氮、铵态氮径流流失总量最高的均是花生常规施肥,其次是甘蔗对照,最少的玉米对照。径流量与总氮、总磷、总钾、硝态氮、铵态氮的相关系数,常规施肥处理偏高于对照。玉米对照的养分径流流失总量最少;花生常规施肥养分径流率最大;玉米比花生更适合在广西肥沃的坡耕地中种植。
- 何铁光秦芳苏利荣苏天明张野何永群胡钧铭李忠义韦彩会李婷婷
- 关键词:养分径流施肥经济作物
- 间套种模式对喀斯特地区核桃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
- 2024年
-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间套种核桃对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研究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间套种核桃-桑树(H-SS)、核桃-十大功劳(H-SD)、核桃-玉米(H-YM)以及核桃单种(H-D)的核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试验对象,基于室内化学实验和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核桃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模式核桃根际土壤对全氮(TN)、全磷(TP)、全钾(TK)、速效磷(AP)、土壤有机碳(SOC)和交换性钙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富集作用,对速效氮(AN)有亏缺现象。H-SS对TN、TP和SOC富集作用明显,H-YM富集AP、速效钾(AK)和交换性钙的效果最佳。(2)蔗糖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细菌均出现明显的根际效应,H-YM的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最高,但间套种模式降低了微生物量氮和细菌的根际效应。(3)3种间套种模式下根际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均高于核桃单种。(4)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主要受养分影响,非根际主要受酶活性影响。综上认为,间套种能够提高根际养分富集率、增强土壤酶活性、促进微生物增殖。此中,H-SS根际土壤对TN、TP和SOC的富集作用明显,其土壤细菌含量也最高;H-YM根际土壤富集AP、AK和交换性钙的效果更佳。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当地经营习俗选择桑树或玉米进行间套种。
- 韦建华俞月凤曾成城李琴苏利荣秦芳杨钙仁何铁光无
-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间套种土壤养分微生物特征根际效应
- 钵盘育秧一次性施氮对水稻秧苗质量、产量提升和稻田氮磷减排的协同效应
- 2025年
- 【目的】从秧苗质量、水稻产量、稻田田面氮素浓度多个角度,探索了利用钵盘育秧技术减少氮肥用量,并以秧肥替代水稻常规基肥和追肥的可行性,旨在为氮素优化管理、稻田氮磷减排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在广西农科院院基地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桂野丰’。设置3个处理:常规机插育秧硬盘育秧+大田常量氮肥(CK);钵盘育秧+全生育期减氮30%,氮肥按秧肥(控释尿素)与蘖肥(尿素)4﹕6的比例施用(T1);钵盘育秧+全生育期减氮30%,全部氮肥(控释尿素)做秧肥一次性施入(T2)。育秧17 d后,调查秧苗质量及氮、磷、钾含量。在基肥、蘖肥和穗肥期,测定田面水中氮、磷浓度,收获期测定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稻谷和稻秆的氮、磷、钾含量,并计算氮、磷、钾吸收累积量。【结果】与CK相比,采用钵盘育秧并结合全生育期减氮30%的处理(T1和T2)显著提升了秧苗的茎基宽、叶片数量、最长根长、根系数量、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氮含量,同时降低了秧苗地下部的钾含量。其中,T2处理在提升秧苗质量和降低秧苗钾含量方面的作用均大于T1处理。与CK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穗长和有效穗数,稻谷产量提高了24.9%,稻秆、稻谷和根系氮含量提高了20.4%、16.0%和31.2%,稻秆、稻谷氮吸收累积量增加了13.5%、44.8%。与T1相比,T2处理稻谷产量提高了18.1%,稻秆、稻谷和根系氮含量提高了11.1%、14.2%和18.0%,稻谷氮吸收累积量增加了34.8%。T1和T2处理的秧苗磷含量以及收获期水稻各部位磷含量及吸收累积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施用基肥后7 d内,T1和T2处理的田面水全氮和铵态氮浓度显著低于CK;施用蘖肥后5 d内;T2处理的田面水全氮和铵态氮浓度显著低于CK与T1处理。在返青期,T1和T2处理的田面水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的累积流失量显著低于CK,降幅分别达84.3%~86.8%、93.7%~95.7%、51.5%~57.4%和14
- 区惠平彭嘉宇孙巧玉刘宏斌沈小微苏利荣秦芳李方圆刘昔辉
- 关键词:控释尿素秧苗质量水稻产量养分吸收
- 甘蔗滤泥生物有机肥对茄子的施用效果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分析甘蔗滤泥生物有机肥对茄子的施用效果,为其在蔬菜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茄子为试验材料,设不施肥(对照,CK)、施复合肥、施75%复合肥+25%甘蔗滤泥生物有机肥、施50%复合肥+50%甘蔗滤泥生物有机肥和施25%复合肥+75%甘蔗滤泥生物有机肥共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I~处理Ⅴ),分3批次取样测定分析不同处理茄子的农艺性状、养分吸收量、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处理Ⅱ~处理Ⅴ和CK对第1、2批次取样茄子的株高、茎粗、冠幅横径、果实长度和粗度及单果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第3批次取样处理Ⅳ的株高、茎粗、冠幅横径及每小区总果数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综合各农艺性状指标可知,处理Ⅳ的施肥配比(50%复合肥+50%甘蔗滤泥生物有机肥)是茄子施用甘蔗滤泥生物有机肥的最佳模式。除维生素C(Vc)总量外,处理Ⅳ茄子果实的其他养分吸收量及品质指标均最佳,处理V茄子果实的养分吸收量及品质在所有施肥处理中均最差。处理Ⅳ茄子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纯收入均最高,其中3批次取样的总纯收入(338323.3元/ha)分别比CK及处理Ⅱ、Ⅲ和Ⅴ高14.06%、0.84%、6.75%和21.92%。【结论】施用50%复合肥+50%甘蔗滤泥生物有机肥的茄子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及纯收入均较佳,该施肥配比可在茄子生产上推广应用。
- 苏天明何江萍曾成城秦芳苏利荣李琴
- 关键词:茄子复合肥施肥配比
- 一种石漠化地区核桃和玫瑰茄的套种方法
- 本发明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石漠化地区核桃和玫瑰茄的套种方法。一种石漠化地区核桃和玫瑰茄的套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核桃林地的选取;(2)玫瑰茄的定植;(3)核桃的施肥;(4)玫瑰茄的施肥;(5)核桃病虫...
- 曾成城苏利荣秦芳李琴苏天明何铁光俞月凤
- 文献传递
- 不同价态外源硒对芥菜生长及富硒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土壤外源施入两种不同价态的硒(Se4+、Se6+)对芥菜生长及富硒量的影响,为富硒蔬菜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外源施Se4+处理组中,低浓度促进芥菜的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总体表现为随浓度增加促进芥菜生长,除根长外,株高、叶片数、根粗指标均高于对照处理(CK),单株质量极显著高于CK,其中Se4+浓度为10.0 mg/kg时对芥菜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在外源施Se6+处理组中,也表现出低浓度促进芥菜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总体表现为随浓度增加抑制芥菜生长,当Se6+浓度高于10.0 mg/kg时对植株有毒害作用,各农艺性状指标表现出抑制效应。芥菜总Se含量均随外源硒Se4+、Se6+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其中施用Se4+芥菜的总Se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而Se6+各处理除浓度1.0 mg/kg外,芥菜的总Se含量均极显著高于Se4+各处理和CK。综合分析认为,外源Se4+的添加比Se6+更能促进芥菜生长,并且能使芥菜对硒的富集控制在较安全范围内。在富硒芥菜生产中,建议以Se4+作为外源硒,且浓度以1.0 mg/kg为宜。
- 杨彬李婷张野秦芳董文斌
- 关键词:芥菜农艺性状富硒
- 一体化试验土壤水分含量测定和盆钵搬运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试验土壤水分含量测定和盆钵搬运装置,它主要由纵向支撑梁、握把、数显终端、质量感应器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支撑臂、挂耳、定向轮构成,两个横向支撑臂的一端与纵向支撑梁的底部相连接,定向轮安装在横向支撑臂与纵...
- 刘宇锋陈高峰周英捷苏天明苏利荣秦芳李琴梁芷姮
- 用于酸性蔗地土壤的根域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酸性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酸性蔗地土壤根域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改良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蔗糖滤泥100‑120份,肥料10‑15份,蚯蚓粪40‑50份。本发明在使用该改良剂前,甘蔗地的p...
- 苏利荣秦芳曾成城李琴李方圆何铁光区惠平彭嘉宇
- 南方旱坡地土壤雨季径流量与养分流失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在广西旱坡耕地进行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和种植经营模式对养分径流总量,氮、磷、钾流失率,甘蔗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筛选南方旱坡地甘蔗养分流失率低经营模式。结果表明:不施肥的甘蔗对照(CK)处理的径流水总量、总氮、铵态氮、总磷、总钾流失总量最大,分别为724.65t/hm2,3.70kg/hm2,1.26kg/hm2,0.62kg/hm2,3.36kg/hm2。60%的甘蔗常规施肥(SF60%)施用、甘蔗常规施肥+蔗叶覆盖(SF+H)、甘蔗常规施肥+套种花生+蔗叶覆盖(SF+T+H)处理与甘蔗常规施肥(SF)处理相比,减少了N,P,K养分流失量。甘蔗常规施肥+蔗叶覆盖(SF+H)处理比甘蔗常规施肥(SF)处理的N,P,K流失率分别降低了82.54%,64.29%,20.00%。甘蔗常规施肥+蔗叶覆盖(SF+H)处理比甘蔗常规施肥(SF)处理的N,P,K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6.73%,38.78%,7.87%。径流量、铵态氮与氮肥投入总量、磷肥投入总量、钾肥投入总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甘蔗常规施肥+蔗叶覆盖(SF+H),甘蔗常规施肥+套种花生+蔗叶覆盖(SF+T+H)处理与甘蔗常规施肥(SF)处理相比,能减少养分流失量和流失率,还提高甘蔗的养分利用率,是适合南方旱坡耕地推广的两种经营模式。
- 秦芳何铁光苏利荣苏天明张野李婷婷李琴韦彩会李忠义俞月凤
- 关键词:养分径流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