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瞿琬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4篇神经阻滞
  • 3篇全麻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镇痛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复合全麻
  • 2篇插管
  • 1篇单手操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地佐辛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神经阻...
  • 1篇医护
  • 1篇婴幼

机构

  • 10篇都江堰市人民...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都江堰市医疗...

作者

  • 11篇瞿琬林
  • 8篇陈峰
  • 4篇赵迪
  • 3篇古玲玲
  • 2篇谭玲
  • 1篇陈峰
  • 1篇谢敏
  • 1篇张颖

传媒

  • 4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西藏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拟行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婴幼儿患者60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骶管阻滞,记录两组患儿T_1(术前)、T_2(CO_2气腹后5min)、T_3(CO_2气腹后10min)、T_4(CO_2气腹放气后5min)、T_5(肛门操作5min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气道峰值(PIP),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异丙酚的用量,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术后HR、SBP、DBP以及PIP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儿HR、SBP、DBP以及PIP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维库溴铵[(88.77±10.24)μg/kg·h]、芬太尼[(2.87±6.23)μg/kg·h]和异丙酚[(5.33±0.70)mg/kg·h]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12.25±5.27)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7.32±5.22)min,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20.00%,P<0.05)。结论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从而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瞿琬林谭玲谢敏陈峰赵迪
关键词: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插管全麻
高眼压下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在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在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白内障合并PACG患者82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联合组(43例43眼)和对照组(39例39眼),均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取表面麻醉,联合组采取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术中制动效果、术眼配合度、患者麻醉满意度、术中麻醉并发症。结果术中10、20 min及术毕,联合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中眼球运动、眼睑挤压的制动效果均优于对照组;配合率及麻醉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能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并减少结膜出血、眶压升高等手术并发症,适用于白内障合并PACG手术。
瞿琬林陈峰
关键词:白内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表面麻醉
右美托咪定监护下麻醉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监护下麻醉(MAC)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的麻醉效果。方法4 0例拟行TIPS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丙泊酚组(P组,n=20),D组和P组首先分别给予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然后调整两组的给药剂量使Ramsay镇静评分维持于2~4分,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0.1μg/kg的舒芬太尼,且术中酌情追加0.05μg/kg每次。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前(T1)、球囊扩张时(T2)、支架植入时(T3)、术毕(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舒芬太尼用量、呼吸抑制发生例数、手术时间、清醒时间等。结果 MAP:T1时,P组较D组明显下降(P<0.05);T2、T3时,P组的MAP较D组明显升高(P<0.05);HR:T3时,P组较D组明显升高(P<0.05);SPO2:T1、T2、T4时,P组较D组明显降低(P<0.05);P组的苏醒时间长于D组(P<0.05);P组的舒芬太尼用量、呼吸抑制的发生例数较D组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行MAC用于TIPS术安全可行。
陈峰瞿琬林赵迪张颖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针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神经阻滞针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阻滞针需两人配合操作,浪费人力,同时术者与助手可能在注药时机、注药量等问题上存在差异,配合欠佳,延长操作时间,影响阻滞效果的问题;其包括针...
古玲玲陈峰瞿琬林何智扬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择期LC老年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全麻组,全麻组(n=29)给予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组(n=29)给予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苏醒质量、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术后3 d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苏醒质量高于全麻组(P<0.05),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患者补救镇痛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 h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1 d认知功能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老年LC患者行TPVB联合静吸复合全麻有利于提高患者苏醒质量,辅助术后镇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快,值得推荐。
瞿琬林陈峰聂曾波古玲玲
关键词:神经阻滞全身麻醉
经左侧磨牙路径置入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普通喉镜经左侧磨牙路径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方法 180例行全麻气管插管时使用普通喉镜经正中入路无法直接暴露声门的患者,立即改用左侧磨牙路径,必要时辅以喉外按压法(optimal external laryngeal manipula-tion,OELM)再次进行气管插管。结果 180例患者运用左侧磨牙路径后插管成功167例(92.8%),改用McCoy喉镜后完成插管者12例(6.7%);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完成插管者1例(0.5%)。结论喉镜经左侧磨牙路径置入,必要时再辅以喉外按压法能大大提高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瞿琬林陈峰
关键词:困难气管插管
小儿全麻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小儿全麻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拟行气管插管(或喉罩)下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儿608例,记录麻醉方式、气道管理方式、手术方式、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以及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小儿全麻苏醒期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1岁、近期(2周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选择气管插管和全吸入麻醉维持的患儿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1岁、近期(2周内)有无上感史、气道管理方式和麻醉维持方式是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1岁,近期(2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选择置入喉罩和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的患儿行择期手术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较小;年龄≤1岁、近期(2周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仔细评估,权衡利弊,尽量延期手术,如需及时手术则避免选择气管导管和吸入麻醉。
瞿琬林谭玲
关键词:小儿麻醉呼吸道并发症
不同剂量地佐辛抑制鼻道手术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抑制鼻道手术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行鼻内镜下鼻道手术患者48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B、C组,各16例。手术结束前30min,给3组患者分别注射0.1、0.15、0.2mg/kg地佐辛,观察3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同时对手术中不同时间段进行镇静一躁动(SAS)评分与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C组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0min这3个时间段的S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在拔管后10min、30min、60min这3个时间段VAS评分随剂量增大而降低,B、C两组显著低于A组(P〈0.05);3组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之睁眼与拔管时间随剂量增大而降低;3组拔管咳嗽评分随剂量增大而降低,C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鼻道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能够有效抑制复苏期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其中地佐辛静脉注射剂量以0.15mg/kg为合适。
瞿琬林陈峰
关键词:地佐辛麻醉
一种可调节插入深度的神经阻滞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插入深度的神经阻滞针,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在神经阻滞中由于不同的个体其插入深度有所不同,进针过深容易对组织造成伤害的问题;包括连接头和设在连接头一端的针体,针体上套设有套管,套管的一端...
陈峰古玲玲瞿琬林周鹏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对比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n=30)和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组(B组,n=30)。两组患者在喉罩全麻后,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股神经阻滞,A组注入0.25%罗哌卡因注射液30 ml,B组注入0.25%罗哌卡因及100μ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30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 h(T0),8 h(T1),12 h(T2)及24 h(T3)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当VAS评分大于5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结果两组间在T0、T1、T2时间点的VAS评分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T3时间点的VAS评分分布优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氟比洛芬酯的用量(68.33±35.92 mg)明显高于B组(18.33±30.75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较单纯罗哌卡因行单次股神经阻滞镇痛时间长,术后辅助氟比洛芬酯镇痛剂量小。
赵迪瞿琬林陈锋
关键词: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