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雪梅

作品数:30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基因
  • 9篇链球菌
  • 8篇猪链球菌
  • 7篇耐药
  • 5篇耐药性
  • 5篇埃希菌
  • 5篇PCR
  • 5篇大肠埃希菌
  • 4篇荧光
  • 4篇实时荧光
  • 3篇毒力
  • 3篇毒力基因
  • 3篇血清
  • 3篇耐药基因
  • 3篇多重耐药
  • 3篇杆菌
  • 3篇H7
  • 2篇单胞菌
  • 2篇多位点序列分...
  • 2篇血清型

机构

  • 30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贵阳医学院
  • 3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马鞍山市疾病...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法国科学院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0篇白雪梅
  • 18篇叶长芸
  • 9篇徐建国
  • 7篇李娟
  • 5篇孟双
  • 5篇赵爱兰
  • 4篇王多春
  • 4篇高鹤
  • 4篇王艳
  • 4篇袁敏
  • 4篇熊衍文
  • 4篇车洁
  • 3篇陈霞
  • 3篇王涛
  • 3篇刘丽云
  • 3篇金东
  • 3篇张少敏
  • 3篇刘凯
  • 3篇赵晓菲
  • 2篇白莉

传媒

  • 17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鸡养殖场中耐药相关基因散播情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为研究耐药相关基因在肉鸡养殖场中的分布流行情况,本研究以河北省肉鸡养殖场待出栏肉鸡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采集肉鸡泄殖腔拭子样品264份,粪便污染地面样品9份,进行bla NDM、bla OXA、bla CTX-M、arm A、fex A、cfr、mcr-1、qnr S 8种耐药基因和int 1、IS CR 12种与耐药基因散布密切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10种基因在273份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检出率在4.03%~97.07%之间,检出率最低的为arm A基因,最高的为int 1基因;样品中有基因共存情况,并以3种耐药基因共存的情况最多,有4份样品存在1种耐药基因,6份样品未检出任何耐药基因,没有样品共存8种耐药基因;通过数据分析,共得到41种不同的耐药基因谱型,其中常见的耐药基因谱型为bla CTX-M-fex A-mcr-1和bla OXA-bla CTX-M-fex A-cfr-mcr-1-qnr S;分析发现样品携带两种及以上耐药基因时,与耐药基因散布相关的int 1和IS CR 1元件检出率越高,耐药基因在样品中检出的种类越多;耐药基因bla OXA、bla CTX-M、fex A、cfr、mcr-1、qnr S与int 1基因的共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基因bla NDM、bla OXA、bla CTX-M、fex A、cfr、qnr S与IS CR 1元件的共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为畜牧兽医养殖行业耐药性监测工作提供了基于样品的新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有效预防耐药菌、耐药基因产生、控制耐药性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陈霞车洁骆鹏杰张云飞赵晓菲袁敏白雪梅李文革李娟
关键词:肉鸡耐药基因
北京市伴侣动物源肠球菌的抗菌药物耐受情况调查被引量:6
2020年
为研究北京市伴侣动物源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受情况,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以北京市某宠物医院门诊就诊犬、猫作为采样对象,采集犬、猫自然排出的粪便作为样品,共得到样本320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和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肠球菌的鉴定;对分离鉴定的菌株进行8类11种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进行高水平庆大霉素和高水平链霉素耐受的检测试验,对受试肠球菌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进行分析。共得到菌落形态及生化特性不同的非重复的肠球菌318株,其中粪肠球菌(49.06%)和屎肠球菌(29.87%)分离率较高。受试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和高水平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94%和43.40%,对四环素(78.62%)、红霉素(67.30%)和奎诺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43.71%)较高,对替加环素全部敏感,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非耐药率也很高(均为98.74%)。受试肠球菌对1类到7类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多重耐药率高达57.23%。耐受4类抗菌药物的数量最多(n=65株)。经分析共得到44种不同的耐药谱,以耐受4类药物的红霉素-奎诺普丁-达福普汀-四环素-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谱占比最高(45/318,14.15%)。本研究证实受试的北京市伴侣动物源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较高,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监测工作。
陈霞赵晓菲白雪梅车洁张云飞袁敏李娟
关键词:伴侣动物肠球菌耐药性多重耐药性
临床来源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和基因组特征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临床来源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基因组特征,为防治无乳链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实验室2016—2023年收集的177株临床来源无乳链球菌,通过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血清型鉴定,采用PCR方法进行序列型别(ST)分型,并对每种血清型中随机选取的26株菌进行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基因组数据用于血清型分型验证、ST分型、系统发育分析及毒力和耐药基因预测。结果PCR分型鉴定出6种血清型(Ⅰa、Ⅰb、Ⅱ、Ⅲ、Ⅳ和Ⅴ),Ⅰb、Ⅴ和Ⅲ型占90.40%;26株菌基因组分型共鉴定出7种血清型,其中1株菌未能分型,部分菌株分型结果与PCR分型结果不一致。177株菌株中检出23种ST、8个克隆复合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Ⅰb型菌株具有更高的遗传保守性;共预测出54个毒力基因,涉及黏附、外毒素等功能;耐药基因共16个,其中mreA和Saga_mprF为构成菌株基础耐药机制的基因,较多菌株携带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ST分布及基因组特征,并揭示了其毒力与耐药基因分布特征。未来需加强对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的监测,优化分型方法,为疫苗开发及感染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任小东刘晓杨露瑶李梦洁车艳晴毛怡心孙志文白雪梅高鹤王益民王多春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
527株肉鸡源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性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河北省肉鸡养殖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2017年3月,在河北省某2处大型肉鸡养殖场中选择38日龄的待宰肉鸡作为采样对象。将鸡舍分为5个区域采用单纯随机方法进行肉鸡泄殖腔拭子样品的采集,共得到样本273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大肠埃希菌的鉴定和对10类18种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并同时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测。结果经分离共得到菌落形态及生化特性不同的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527株,产ESBL菌株占90.13%(475/527),对碳青霉烯类的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99.43%,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9.24%。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4.88%、78.94%、78.37%、77.80%、70.40%。527株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率为98.10%,且多重耐药菌株均产ESBL。耐受6类抗菌药物的菌株最多,占35.86%(189/527)。经分析共得到58种耐药谱,耐受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菌株比重最高,占15.40%。结论肉鸡源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较高,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加强对动物源菌株耐药性的监测和合理的轮换用药策略。
陈霞赵晓菲车洁张云飞袁敏白雪梅李娟
关键词:肉鸡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多重耐药性
猪链球菌血清未分型菌株的荚膜多糖基因簇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从基因水平上探究猪链球菌菌株血清不可分型的原因及cps基因簇序列变异规律。方法根据Gen Bank登记号下载并提取41株猪链球菌血清未分型菌株的cps基因簇序列,根据wzy序列确定菌株的cps型别,并与相应血清型标准菌株的cps基因簇进行序列比对研究。结果 41株血清未分型猪链球菌中,共有37株菌的cps型别属于已知血清型。其中18株与其对应的血清型标准菌株的cps基因簇相比出现部分cps基因的插入、缺失、倒转、替换和移码突变等变异;另有19株与其对应的血清型标准菌株的cps基因簇序列相同或相似,除携带血清24型cps基因簇的菌株LSS23、LSS31、LSS37与血清24型标准菌株88-5299A的cps基因簇同源性为96%外,其余16株与其各自的标准菌株的cps基因簇同源性均超过99%。此外,有4株血清未分型菌株属于已知的新cps型别。结论由于猪链球菌cps基因簇序列变异频繁,导致荚膜多糖抗原型别呈多样化趋势,传统的血清凝集方法无法有效应对,亟需引入更灵敏的分子血清分型技术开展监测。
邱小彤郝琴白雪梅
关键词:猪链球菌基因特征
溶藻弧菌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025年
目的建立溶藻弧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以对溶藻弧菌进行克隆群分类、地域和来源分布研究与追溯。方法收集国内外溶藻弧菌分离株并筛选出8个管家基因(atpA、dnaE、ftsZ、gyrB、mdh、purM、pyrH、tnaA),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测序、数据库来源基因组BLASTn比对获取分离株管家基因序列。进一步评估管家基因分辨率,并根据8个管家基因序列差异定义等位基因谱和序列型(STs),随后进行STs聚类分析、最小生成树构建及管家基因串联序列最大似然法进化树构建。结果管家基因多态性评价提示,所选管家基因具有丰富的突变位点和分辨率,在演化历程中遗传进化速率不同,可以满足MLST分析的要求。等位基因谱共定义了184种STs,分别编号ST001~ST184;共鉴定到24个克隆群(CCs),分别编号为CC1~CC24。大多数菌株呈现出零散分布的态势,菌株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分离地区、分离年代和宿主来源上尚未发现明确关联。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溶藻弧菌MLST方法可对其进行克隆群分类、地域和来源分布研究与追溯。
于可艺李艳君黄振洲付秀萍白雪梅王多春阚飙高鹤
关键词:溶藻弧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管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2型猪链球菌的研究
2011年
目的基于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建立针对血清2型猪链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血清2型猪链球菌的csp2 J基因序列,应用Beacon Designer 7.0,设计了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把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制作标准曲线;以常见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验证引物探针的特异性;制备血液模拟标本评价本方法在临床标本中的应用。结果由标准曲线可知该方法可以检测到100拷贝/反应体系的目的基因,特异性检测显示只有血清2型猪链球菌有荧光信号,其他常见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均无荧光信号,血液模拟标本中3.9×102cfu/m l的细菌含量可被检出。结论以csp2 J为目的基因建立的血清2型猪链球菌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快速,可用于临床感染患者标本的初步筛查。
白雪梅张少敏孙晖叶长芸
关键词:猪链球菌REAL-TIMEPCRTAQMAN-MGB探针
猪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检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猪链球菌对各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我们对2005-2007年分离自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等地的56株猪链球菌用api-strep生化鉴定条进行生化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在所检测的13种抗生素中,56株猪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左旋氟沙星、氯霉素、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均敏感,但均对四环素耐药。使用PCR方法检测了编码四环素耐药的tet(K)、tet(L)、tet(M)、tet(O)、tet(Q)等基因,发现所有检测的菌株均携带tet(M)基因。结论猪链球菌可能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tet(M)基因,而tet(M)的扩散可能和在饲养过程中大量使用四环素类药物添加剂有关。
白雪梅叶长芸张少敏赵爱兰徐建国
关键词:猪链球菌微量稀释法
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MLVA分子分型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国内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1999-2002年江苏、河南、安徽、山东、云南等地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135株进行分子分型,选取7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应用PCR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分离株DNA多态性,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可分为3个群(A群、B群、C群)38个MLVA型别,其中A群占20.7%(28/135)、B群占23.7%(32/135)、C群占55.6%(75/135);MLVA型别存在一定地域性,同一暴发来源的菌株具有相同MLVA型别。结论大肠埃希菌O157:H7国内分离株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MLVA方法具有较高分子分型能力,可以在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涛綦廷娜刘凯赵爱兰白雪梅叶长芸熊衍文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分子分型
猪链球菌四环素耐药性与Tn916接合型转座子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我国分离的血清2型猪链球菌四环素耐药性与Tn916接合型转座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方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及Tn916接合型转座子。结果我们检测了56株我国分离的血清2型猪链球菌及12株国外分离的血清2型猪链球菌,56株我国分离株均对四环素耐药并且携带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我国猪链球菌携带的tet(M)基因位于接合型转座子Tn916上。12株国外分离株有7株对四环素耐药,这7株菌携带四环素耐药基因tet(O)并且Tn916检测为阴性。结论 Tn916上的tet(M)基因编码了我国血清2型猪链球菌的四环素耐药性,我国血清2型猪链球菌可能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水平转移的方式获得了Tn916接合型转座子。
白雪梅赵爱兰张少敏王忆婷孙晖叶长芸
关键词:猪链球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