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梅

作品数:19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医学生
  • 3篇教育
  • 2篇定心汤
  • 2篇心房
  • 2篇永久性
  • 2篇永久性房颤
  • 2篇志愿
  • 2篇志愿服务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急性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2篇房颤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工作
  • 1篇丁香
  • 1篇丁香柿蒂汤
  • 1篇顶梁

机构

  • 15篇嘉应学院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嘉应学院医学...
  • 1篇梅州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市药品监...

作者

  • 18篇申梅
  • 6篇李舟文
  • 3篇张彩婵
  • 3篇谢彦鹏
  • 2篇黄秋英
  • 2篇赖家湖
  • 2篇钟锋
  • 1篇赖春凤
  • 1篇赵建都
  • 1篇余利霞
  • 1篇钟爱彬
  • 1篇周晓增
  • 1篇郭雅君
  • 1篇古苑芳
  • 1篇张永红
  • 1篇杨宇红
  • 1篇翟祎
  • 1篇林静
  • 1篇曾志文
  • 1篇廖嘉玲

传媒

  • 4篇叙事医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首都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广东职业技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香柿蒂汤加减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索丁香柿蒂汤加减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丁香柿蒂汤加减内服联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在减轻患者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香柿蒂汤加减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
申梅赖家湖
关键词:穴位按摩中风呃逆
认知归因团体训练对医药专业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效果研究
2020年
探讨认知归因团体训练对医药专业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效果。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两个医药专业大一新生班,共117人,随机将两个班分为干预组(n=59人)与对照组(n=58人)。依据归因理论设计团体训练方案,对干预组进行6周的团体训练(每周一次,每次1.5小时),对照组处于常态。在干预前后均使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SIIDS),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团体干预评价表(RFGPC)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在干预前,2组在SIIDS和MMCS上的各维度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6次干预后,干预组在人际困扰总分,交谈困扰,交际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四个方面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36,3.35,4.90,2.26,P值均<0.05),努力、能力归因项目分显著高于能对照组(t=3.04,2.03,P值均<0.05),运气归因显著低于对照组(t=2.59,P<0.05)。在RFGPC的四个条目上,干预组对干预效果持“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人数比例分别是:94.8%,86.4%,88.1%,84.7%。结论:认知归因团体训练对改善医药专业大学新生人际关系困扰具有良好的效果。
张彩婵申梅
关键词:医药专业大学新生人际交往
梅州市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调查梅州市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及管理现状。方法对梅州市6所设有洁净手术室的医疗机构进行综合性能测试,检测项目包括尘埃粒子数、静压差、风速或换气次数、噪声、温湿度、照度和沉降菌浓度的检测。结果 82间洁净手术室综合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温度、湿度、噪声、风速、静压差、照度、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浓度的合格率分别为96.3%、95.1%、95.1%、93.9%、91.5%、96.3%、86.6%、84.1%。14间Ⅰ级手术室综合指标全部合格;Ⅱ级手术室各项综合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Ⅲ级手术室温度、湿度、噪声、风速、静压差、照度等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浓度合格率均为88.6%;Ⅳ级手术室综合指标合格率较低下,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浓度合格率分别为50%、30%。结论梅州市目前拥有洁净手术室的医疗机构并不多,且现有的洁净手术室在建设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善。
黄秋英梁益辉申梅曾志文古苑芳钟爱彬余利霞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
积极探索性保健品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宣武区大栅栏地区性保健品市场问题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刘萌郭雅君赵建都翟祎申梅张永红
关键词:长效监管机制避孕套经营资格产品质量
谈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2011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工资水平也逐步提高。但学校对教师的激励存在一些问题,如可变性工资低、绩效评价无效、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本文对学校激励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建议和思考。
申梅
关键词:市场化经济工资水平激励机制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巴韦林组、痰热清组、联合组各40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利巴韦林与痰热清均能较好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利巴韦林组与联合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热清组与联合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热清组起效时间较利巴韦林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较利巴韦林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联合组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均较利巴韦林组、痰热清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利巴韦林及痰热清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痰热清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退热作用比利巴韦林好,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较利巴韦林短,但两者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联合用药比单用利巴韦林或痰热清疗效较好,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痊愈时间均较短。
梁益辉李舟文申梅
关键词:痰热清利巴韦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药配合音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音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围绝经期患者60例,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每晚1mg,口服;治疗组给予中药黄连阿胶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煎服。同时嘱患者在每晚睡前保持居室安静,保持最舒适的姿势(静坐或平卧),选择柔和的音乐聆听30~60min。3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证候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 <0.05);两组失眠症临床观察调查表(SPIEGEL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 <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疗程。结论:中药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申梅赖家湖李舟文
关键词:音乐疗法围绝经期失眠
顶梁柱
2022年
我是一名刚入临床的见习生,如果周末恰逢老师值班就会跟在他后面去“涨见识”。第一次去骨科认识了刚入院的黄叔。体型偏瘦的他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精神萎靡,旁边站着的瘦小阿姨应是他的妻子。我们刚进病房,阿姨就着急地问:“医生,我丈夫的病能不能治好?他以后还能站起来吗?我们一家人都靠他生活的。”
邱瑞函申梅
关键词:见习生精神萎靡
叙事医学教育提高医学生共情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叙事医学教育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180名嘉应学院医学院2019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试验组学生接受叙事医学相关教育,对照组学生仍接受常规教学,试验前后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医学生版(Jefferson empathy scale,JSPE-S)调查两组学生的共情能力水平。结果试验组学生研究后的共情能力明显高于研究前,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结论叙事医学教育能明显提高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申梅张彩婵古雪萍
关键词:医学生共情能力医患关系
双向奔赴的抗癌之路
2024年
认识侯叔6年多了,一路走来,不单是我陪他和病魔作斗争,更是他陪我一起成长。2017年12月,我在中医肿瘤科门诊坐诊时,遇到了侯叔。他是一名退休教师,半年前确诊左肺恶性肿瘤,做了左上肺切除术。1个月前发现脑、胸腰椎转移,经检测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于是开始口服吉非替尼。可是,侯叔出现了严重的腹泻,每天腹泻近10次,来中医肿瘤门诊寻求缓解腹泻的办法。
梁益辉申梅
关键词:肺恶性肿瘤吉非替尼肺切除术中医肿瘤肿瘤科退休教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