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艺术更多>>
- 环斑猛猎蝽对猎物的选择捕食作用被引量:10
- 2007年
- 研究了环斑猛猎蝽雌成虫对玉米螟和蚜虫混合种群的选择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当玉米螟2龄幼虫和3龄幼虫共存时,环斑猛猎蝽雌成虫对玉米螟在各猎物密度下均表现正喜好性,而对蚜虫在各猎物密度下均不表现喜好性。对玉米螟的转换效应因总猎物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即在低密度(60头·瓶-1)和中密度(90头·瓶-1)时无转换行为,在高密度(120头·瓶-1)时有负转换行为;对蚜虫在低密度(60头·瓶-1)和中密度(90头·瓶-1)时有负转换行为,在高密度(120头·瓶-1)时无转换行为。当2龄、3龄玉米螟幼虫和蚜虫3种猎物共存、总猎物密度为90头·瓶-1时,环斑猛猎蝽雌成虫对玉米螟3龄幼虫表现正喜好性并有正转换行为,对蚜虫则表现负喜好性和负转换行为。
- 田静高宝嘉马建昭周国娜姜文虎
- 关键词:环斑猛猎蝽玉米螟蚜虫猎物
- 小五台山褐马鸡繁殖期生境植被类型选择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该文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繁殖期的生境植被类型的选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褐马鸡繁殖期的活动范围较为固定,主要选择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植被带;活动范围与乔木种类、乔木密度、灌木种类、灌木均高、草本密度、草本均高、草本盖度差异不显著,与灌木密度、草本种类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乔木均高、乔木胸径、灌木层盖度、乔木层盖度达到极显著水平差异。
- 庞新博武素然马建昭田静
- 关键词:褐马鸡繁殖期植被类型生境选择
- 林业天敌环斑猛猎蝽的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该文采用Moore I指标、Lloyd m*/m指标、Ca指标、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中的K等指标进行聚集度检验,成虫趋于聚集分布;用m*~m回归分析法、Toylar幂法则和C*~m幂法则模型检验进一步证实聚集性。
- 刘朝华马建昭田静袁惠贞刘从霞
- 关键词:天敌环斑猛猎蝽
- 常夏石竹的栽培与养护
- 2009年
- 一、繁殖栽培
常夏石竹常采用分株法繁殖,也可用播种和扦插法。分株繁殖多在4月进行,将大墩劈分成小墩,每一小墩必须带毛细根。露地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芽适温为20%。26℃。育苗地要选择排水好、不积水的地块,土壤以沙质土或半沙质土为佳。亩施过磷酸钙50kg,复合肥15kg,深翻、整平、耙细,畦面宽度要便于播种和出苗后管理。
- 袁惠贞刘朝华李海军田静刘从霞
- 关键词:常夏石竹繁殖栽培播种时间分株繁殖过磷酸钙沙质土
- 浅析彩叶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该文阐述了彩叶树种分类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了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并且指出了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刘从霞董军生田静杨建民
- 关键词:彩叶树种
- 城市居住小区绿化浅析
- 2009年
- 该文通过对城市居住小区绿化的作用、常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园林设计只有尊重生态学的观点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袁惠贞马建昭田静庞新博陈会敏刘朝华
- 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化
- 大花秋葵的繁殖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9年
- 大花秋葵又名美芙蓉、草芙蓉,原产于北美洲,我国华北地区有引种栽培。由于大花秋葵花朵硕大,花色鲜艳丰富,花期长,管理粗放,近年来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丛植、列植于道路两旁或点缀于草坪,效果很好;亦或用做花镜背景材料,极富欣赏效果。
- 袁惠贞马建昭李海军田静
- 关键词:繁殖栽培技术秋葵大花引种栽培园林绿化
- 环斑猛猎蝽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捕食功能研究
- 本文研究了环斑猛猎蝽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捕食作用及影响因素、环斑猛猎蝽与其猎物作用系统和种群空间格局等。主要结果如下:
1.首次通过饥饿试验表明生长发育0 h,12 h,24 h,48 h,72 h的环斑...
- 田静
- 关键词:环斑猛猎蝽生物学有效积温捕食作用种群空间
- 文献传递
- 传统染色剪纸与现代拼布艺术的审美融合研究
- 中国美学素来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传递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无论是剪纸艺术还是拼布艺术都将“天人合一”作为追逐的目标。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着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兼具实用性与审美功能。拼布艺术也在...
- 田静
- 关键词:剪纸艺术形式语言
- 电阻抗法测定杨树无性系抗寒性被引量:11
- 2014年
- 以7个杨树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电阻抗法对其抗寒性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弛豫时间(τ)、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电阻率(r)、电阻率(r1)、胞外电阻率(re)、胞内电阻率(ri)拟合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与电导率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re是相对适用的一个参数,可较好反映出不同无性系的抗寒能力;采用电阻抗法测定不同无性系抗寒性结果与传统的电导率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具操作更简单、快捷等优越性。
- 董军生张军周素锐张昕欣刘从霞田静
- 关键词:电阻抗法杨树无性系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