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局部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2月对12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在 B 超引导下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囊内注射 MTX 1 mg /k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75 mg,2次/d,共4 d。结果超声引导下112例1次穿刺成功,8例2次穿刺成功。80例(66.7%)治疗后第4天β-hCG 下降>15%,10例(8.3%)无明显变化,30例(25.0%)上升,但<15%。105例治疗后第7天β-hCG 下降>15%,治疗后第14天进一步下降,1个月后降为阴性,腹痛明显缓解至消失,阴道流血停止,包块缩小或消失,治疗成功率87.5%(105/120)。住院费用1208.5~2722.6元,平均1859.4元。余1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MTX 局部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简便、安全。
- 李海侠田轶广会娟
- 关键词:异位妊娠超声引导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miR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型转化区患者中的作用
- 2025年
-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相关的微核糖核酸(miRNA),比较miRNA在CINⅢ级或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非CIN非HPV感染中的差异,分析其在宫颈CINⅢ级及HPV感染中的表达特征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筛选CINⅢ级与正常宫颈组织的差异miRNA,结合miRNA疾病数据库预测靶基因及通路。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行阴道镜检查的124例患者,分为宫颈CINⅢ组(宫颈CINⅢ级且宫颈高危型HPV阳性,41例)、HPV组(非CIN且宫颈高危型HPV阳性,43例)及对照组(非CIN且宫颈高危型HPV阴性,40例),采用RT-qPCR检测miR-26b-5p、miR-223-3p、miR-338-3p、miR-205-5p表达,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GEO数据库显示,CINⅢ级和正常宫颈组织的差异miRNA为miR-26b-5p、miR-223-3p、miR-338-3p、miR-205-5p。经临床标本验证,CINⅢ级和HPV感染组中mi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中miR-205-5p诊断效能最优,曲线下面积(AUC)=0.863,敏感度87.8%,特异度72.3%。miR-26b-5p与miR-223-3p、miR-338-3p、miR-205-5p均成正相关性(分别有r=0.32、r=0.30、r=0.21,P均<0.01);miR-338-3p与miR-205-5、miR-223-3p均成正相关(分别有r=0.32,r=0.24,P均<0.01)。这些miRNA共同调控的靶基因包括鼠双微体基因2、LIF受体、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6、细胞周期蛋白D1、雄激素受体、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等,富集于HPV感染、细胞周期、Wnt及PI3K-Akt通路。结论miR-26b-5p、miR-223-3p、miR-338-3p、miR-205-5p在CINⅢ级中协同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MDM2、CCND1等基因介导Wnt/PI3K-Akt通路参与疾病进展。
- 田轶寇相欢
- 关键词:人类乳头状瘤病毒MIRNAS信号通路
- 子痫前期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筛查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构建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37例子痫前期产妇病历资料,年龄(32.29±3.16)岁,依据80/20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107例)和验证集(30例)。训练集107例患者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85例)和中转剖宫产组(22例)。筛查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预测模型。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中转剖宫产组年龄、乳酸脱氢酶、24 h尿蛋白、T淋巴辅助细胞-22(Th-22)及初产妇占比均高于阴道分娩组[(33.35±2.71)岁比(31.29±3.05)岁、(302.91±50.24)U/L比(259.78±32.61)U/L、(2.41±0.75)g比(1.79±0.34)g、(1.27±0.34)%比(1.06±0.31)%、95.45%(21/22)比76.47%(65/85)],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低于阴道分娩组[(0.13±0.04)%比(0.18±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601,95%CI 1.063~12.194)、产次(OR=3.725,95%CI 1.099~12.615)、乳酸脱氢酶(OR=4.088,95%CI 1.207~13.846)、24 h蛋白尿(OR=3.740,95%CI 1.104~12.667)、Th-22(OR=4.088,95%CI 1.207~13.846)、pDC(OR=0.223,95%CI 0.066~0.754)是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均P<0.05)。训练集107例患者列线图模型预测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灵敏度为0.804(95%CI 0.715~0.862),特异度为0.749(95%CI 0.675~0.816),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 0.731~0.899)。另将验证集30例子痫前期患者带入验证,列线图模型预测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灵敏度为0.756(95%CI 0.682~0.825),特异度为0.773(95%CI 0.701~0.851),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 0.707~0.881)。结论年龄、产次、乳酸脱氢酶、24 h尿蛋白、Th-22、pDC与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有关,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评估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
- 赵向阳田轶魏亚楠
- 关键词:子痫前期阴道试产剖宫产
- 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附120例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杯状举宫器,双极电凝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08~2008-05应用杯状举宫器,双极电凝在腹腔镜行子宫全切除术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60~200 min,平均(150±18)min,术中出血20~200 mL,平均(50±10)mL。结论:应用杯状举宫器双极电凝,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是安全完成手术的保证。
- 李海侠田轶
- 关键词:腹腔镜术杯状举宫器
-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保守性治疗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陕西汉中市人民医院累计收治的48例剖宫产手术后瘢痕处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非司酮口服+甲氨蝶呤病灶部位注射(MTX组)和米非司酮口服+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组),每组各24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MTX组24例患者,一次性吸宫成功22例,2例因术前发现子宫瘢痕处肌层组织较薄,行腹腔镜下瘢痕处病灶切除术。UAE组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一次性吸宫干净23例,1例吸宫过程中出血多,立即经腹行病灶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21、0.797、0.462,均P>0.05),MTX组平均住院日显著高于UAE组(t=2.366,P<0.05),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UAE组(t=3.741,P<0.05)。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病灶局部注射联合清宫术是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的主要方法,可减少清宫过程中出血,保留器官,避免子宫切除。
- 广会娟白彦董俊英田轶郭改利寇相欢尤红霞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疗效
- 基于血清SAA、PCT、β-hCG构建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预测模型
- 2025年
- 目的基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构建孕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APO)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孕晚期GBS感染孕妇243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APO组和无APO组,收集孕晚期GBS感染孕妇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AA、PCT、β-hCG水平。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晚期GBS感染孕妇APO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孕晚期GBS感染孕妇发生APO的风险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效益,霍斯默-莱梅肖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43例孕晚期GBS感染孕妇APO发生率为37.45%(91/243)。2组孕妇年龄、妊娠期糖尿病比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例、血红蛋白、清蛋白、SAA、PCT、β-hC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SAA、PCT、β-hCG是孕晚期GBS感染孕妇发生APO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以上危险因素构建基于血清SAA、PCT、β-hCG的孕晚期GBS感染孕妇发生APO的风险预测模型Logit(P)=-13.673+1.769X_(妊娠期糖尿病)+1.299X_(妊娠期高血压疾病)+0.049X_(SAA)+0.605X_(PCT)+0.001X_(β-hCG)。经内部验证,该风险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913(95%CI:0.909~0.918),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度良好,决策曲线高于2条极端曲线,霍斯默-莱梅肖检验提示拟合优度较好(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血清SAA、PCT、β-hCG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孕晚期GBS感染孕妇发生APO的曲线下面积为0.91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2%、87.50%。结论基于血清SAA、PCT、β-hCG构建孕晚期GBS感染孕妇发生APO的风险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进行预测。
- 赵向阳魏亚楠田轶
- 关键词:B族链球菌感染淀粉样蛋白A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附84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手术时间平均(24.7±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4±2.4)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7.1±2.9)h,体温恢复时间平均(1.5±0.4)d,血象恢复时间平均(3±0.9)d。平均住院(4.5±0.41)d。术后随访1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内妊娠39例,半年内妊娠13例,一年内妊娠7例。74例有排卵,76例月经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操作简单,具有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避免了输卵管因术后粘连导致的机械性不孕及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并发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 李彩萍刘凤萍田轶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腹腔镜检查病例报告
- 等离子刀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病变252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病变行等离子刀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为25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46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7.6%,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10~60ml,平均18ml,住院3~5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者若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熟知器械性能,为卵巢良性病变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 李海侠田轶
- 关键词:卵巢囊肿畸胎瘤腹腔镜检查
- 等离子刀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65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等离子刀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刀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65例,包括保留生育功能、卵巢功能及根治性手术3种。结果:手术成功162例,中转开腹3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患者损伤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应用等离子刀可一次完成分离、止血、切割,使手术简单易行,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李彩萍刘润萍田轶邵芳欣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等离子刀
-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清宫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腔镜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恢复时间、手术前后β-h CG水平、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51、2.273、2.415,均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β-h C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254,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3d血β-h CG水平下降幅度达(69.93±3.49)%,对照组下降幅度为(41.48±4.4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169,P<0.05),且研究组β-h C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181,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38例,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33例,成功率为89.19%,显著低于研究组(χ~2=6.398,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清宫术能够显著提高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β-h CG水平较快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田轶广会娟李海侠
- 关键词:宫腔镜清宫术剖宫产瘢痕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