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先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累及脑实质的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累及脑实质的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报道罕见,分析累及脑实质的IgG4-RD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并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对IgG4-RD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神经内科经治的1例颅内病灶疑似脑肿瘤的IgG4-RD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等资料,结合目前文献报道的11例累及脑实质的IgG4-R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头颅MRI提示右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异常信号。行病灶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提示IgG4-RD可能。6个月后以癫间发作为主要表现复发,影像学发现颞叶新发病灶,考虑IgG4-RD累及脑实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收集文献报道的11例累及脑实质的IgG4-RD患者临床资料,发现该疾病因累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头颅MRI显示病灶在T2WI和T2-FLAIR呈异常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伴有不规则强化;血清IgG4水平普遍升高;脑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伴有纤维化改变。所有病例经激素治疗后好转,其中3例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半年内随访无复发,1例停药1年后复发。结论IgG4-RD累及脑实质罕见,需与肿瘤性、脱髓鞘性疾病等鉴别,易误诊、漏诊。肿大脏器或脑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激素治疗效果显著,重症或反复复发患者可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
- 王立珍李阳邱山峰解尹红谭娟林虹宇王顺先周睿姣王培侯前梅张军杨双凤马英
- 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脑实质脑肿瘤激素治疗
- 脑梗死患者入院特征预测住院时间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入院特征与住院时间(LOS)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57例主要诊断为脑梗死患者的入院特征和LOS。结果脑梗死患者平均LOS为18.5d(LOS为16d)。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脑梗死患者的医保种类、脑梗死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类、某些合并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高脂血症]以及入院时白细胞升高是LOS的主要预测因子(P<0.05)。结论脑梗死严重程度、OCSP分类、某些合并症(冠心病、COPD和高脂血症)、入院时白细胞升高及医保种类是预测LOS的主要因素。
- 马英刘云付红梅王晓明吴碧华王顺先彭国光杨琼
- 关键词:脑梗死住院时间
- 不同线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预处理对癫痫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线圈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20)、圆形线圈组(n=20)和8字形线圈组(n=20),各组大鼠经rTMS预处理后,将其制成氯化锂-匹鲁卡品急性癫痫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在注射匹鲁卡品90 min内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及发作时行为学表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磁刺激组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均延长,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磁刺激组间比较显示,8字形线圈组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较圆形线圈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磁刺激组大鼠发作级别评分均较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磁刺激组组间比较显示,8字形线圈组发作级别评分较圆形线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圆形线圈、8字形线圈的低频rTMS预处理均可有效延长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降低痫性发作级别,并且8字形线圈的低频rTMS的作用更显著。
- 包娜娜王寅旭王顺先许可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癫痫潜伏期匹鲁卡品线圈
- Linsitinib(OSI-906)经Insulin/IGF-Ⅰ受体信号调控癫痫鼠大脑能量代谢和癫痫活动
- 目的癫痫发作是伴随痫性放电的产生、爆炸和传导而来的能量积累、爆炸和耗竭的过程,主要由线粒体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来提供其所需能量。线粒体疾病常导致癫痫发作,而癫痫发作引起的能量消耗可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二者互为靶标,最...
- 王顺先何微微王晓明蒋国会
- 关键词:匹罗卡品信号调控
- 文献传递
- 发作性运动障碍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发作性运动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与EEG/video-EEG(视频脑电图)检查及治疗.结果: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起病年龄6~14岁,病程半年~9年;9例由突然的运动诱发,1例为自发发生;临床表现为姿势性肌张力障碍6例,舞蹈样动作2例,投掷样运动1例,手足徐动样动作1例,均为单侧受累;发作时间多为10余秒;6例患者每日有发作,最多1 d可发作30余次;CT/MRI均正常,EEG/video-EEG大多正常(9/10);9例卡马西平治疗有效,1例氯硝西泮部分有效.结论:9例为发作性运动障碍中的阵发性运动诱发性运动异常,1例为阵发性非运动诱发性运动异常,前者抗癫癎药治疗能全部控制发作,后者仅部分有效.
- 杨德本余巨明王顺先宋杨
- 关键词:发作性运动障碍脑电图
- 胼胝体变性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8年
- 王顺先翟红
- 关键词:胼胝体变性文献复习脱髓鞘性疾病
- 川芎茶调颗粒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付红梅龙存国王顺先
- 关键词:血管性头痛川芎茶调颗粒病例选择颅内占位
- 咽峡炎链球菌致颈髓脓肿(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25年
- 目的报道收治的1例髓内脊髓脓肿(ISCA)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ISCA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经治的1例颈髓髓内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疗过程等资料,并查阅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为68岁,女性,起病隐匿,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面、颈部疼痛15 d,加重伴右侧肢体无力3 d,MRI检查示颈1至胸1层面脊髓肿胀,颈2~3椎管内见一边界清晰、大小约1.2 cm×1.0cm×1.7cm类圆形异常信号影,病情进行性加重,于外院行颈2~3椎管内占位病变切除术,术后穿刺液培养提示咽峡炎链球菌感染,先后给予头孢曲松、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出院后1年随访,遗留颈部疼痛、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疼痛,左侧肢体麻木.结论ISCA较为罕见,易误诊、漏诊,大多预后不佳;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早期诊断,及时抗感染、神经减压术和对症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 李阳林虹宇谭娟王顺先王培邱山锋解尹红张俊豪王立珍马英
- 关键词:颈髓咽峡炎链球菌
- 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帕金森病病人冻结步态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研究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帕金森病(PD)病人冻结步态(FOG)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脑深部电刺激+康复训练,32例)与对照组(脑深部电刺激,4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焦虑程度、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Ⅲ(UPDRS-Ⅲ)、冻结步态量表(FOGQ)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躯体焦虑、精神焦虑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PDQ-39量表)各项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深部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PD病人冻结步态,提高其运动功能,改善焦虑、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张皓春刘春平黄华蒲国明刘素君刘月娥王顺先
-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刺激康复训练冻结步态睡眠质量
- 柯尔莫哥罗夫熵对大鼠痫性发作的预报价值
- 2011年
- 目的研究柯尔莫哥罗夫熵(KE)在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脑电监测中的应用,探讨运用KE预报痫性发作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对照组和致痫组,致痫组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制作急性痫性发作模型,利用头皮电极连续记录大鼠脑电信号,运用KE对痫性发作大鼠全过程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并与正常组及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在整个痫性发作过程中,KE在发作前期开始下降,而在痫性发作期显著下降,与发作间期比较,发作前期与发作期的KE明显降低。致痫组痫性发作期和发作前期的KE值与正常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E的变化提示痫性发作过程脑电信号复杂度的变化过程,并为痫性发作的预报提供了可能。
- 王顺先马英王寅旭
- 关键词:癫痫脑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