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淼

作品数:31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政治法律
  • 10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主义
  • 11篇社会主义
  • 8篇共产党
  • 6篇马克思主义
  • 6篇国外共产党
  • 4篇社会
  • 4篇资本主义
  • 3篇意识形态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主义理论
  • 3篇资本逻辑
  • 3篇无产阶级
  • 3篇共同体
  • 2篇战后
  • 2篇人类命运
  • 2篇人民
  • 2篇社会主义理论
  • 2篇思潮
  • 2篇无产阶级革命

机构

  • 25篇中央财经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9篇王淼
  • 1篇冯秀军

传媒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2篇北京教育(德...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经济学家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党建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河北青年管理...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共十八大以来海外对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研究评析
2025年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海外主流媒体、政党政要、智库和专家学者等均高度关注中国的发展及其道路选择,并就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因由、核心议题、价值评价等内容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在总体上形成了较为积极的认知,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进行了高度评价,有利于增进海外了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愿和决心。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担维和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淼王萌
关键词:和平发展道路互利共赢外交政策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2014年
冷战后,受资本主义力量包围的共产党由于处境艰难而放弃了"一党制"转向西方的"多党制",其前景令人担忧。综合分析,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仍是我国基本政党制度的最佳选择。
王淼
关键词:共产党社会主义一党制多党制
深刻把握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时代内涵被引量:4
2021年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习近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新中国历史上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教训、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问题的迫切现实需求构成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之基、历史之维和时代之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党的执政理念,倡导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观,坚守守望相助、平等互利的对外援助观,呼吁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主要内容。坚定的人民性、突出的实践性、发展的全面性、鲜明的时代性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王淼向东旭
关键词:人民至上
冷战后中国何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2年
◆苏东剧变促进了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反思,带动了社会主义政策的调整与发展模式的转换。 ◆当冷战刚结束时"中国崛起"还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潜在的一种忧虑和恐惧情结,而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发展态势。 ◆冷战后,世界左翼力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看到了希望,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更强、更健康了。
王淼
关键词:社会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人
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潮述评被引量:2
2017年
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是西方的一股理论思潮,其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已初具规模,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即试图"批判地超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在追求对文本、话语、心理等分析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出解构妇女群体、脱离妇女实际等局限。事实上,妇女解放终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超越"马克思主义的目标很难实现。后现代主义浪潮过后,女性主义的发展必将迎来与马克思主义的重逢。
王淼李海辰
关键词: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
海外对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认知和评价
2024年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一命题引起海外各界持续关注。诸多海外主流媒体、国际组织、研究机构、政要及学者聚焦中国提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动机和原因、特点和优势、影响和意义等内容,展开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讨论,总体上形成了积极正面的认知和评价,认为这一重要命题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深化全球治理共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海外各界也对其进一步地实践落实表示关注和期待。未来,我们需要在积极开展全球治理共同行动的同时,继续提升“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一命题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在广泛凝聚国际共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王淼潘超
海外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述评被引量:7
2021年
海外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主要从提出缘由、理论内涵、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海外研究所普遍认同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变化、实现外交政策发展创新、树立大国形象与提升国际话语权而提出的;它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同时还遵循了《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亚投行等金融机构是其主要实践载体,构建多层级、多维度的命运共同体是其现实展开。海外研究的分野之处,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谨慎与消极的三种不同评价态度上。
王淼王鹏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
当代国外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共产主义力量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自此,各国共产党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根本问题而展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为了当代政治舞台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苏...
王淼
关键词:社会主义理论国外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历程探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被引量:2
2018年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回归马克思经典文本及其思想发展史,可以把这一思想的形成历程概括为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丰富发展四个阶段。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追求人类幸福的远大志向,在《莱茵报》当主编时更坚定了为贫苦大众奋斗的信念。后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的家族》《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等诸多著作中,在完成其世界观及革命立场转变的过程中,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剥削和压迫的过程中,在领导和总结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深化和发展了内涵丰富的人民主体思想。
王淼李海辰
关键词:人民主体思想
“社会主义模式”从“一”到“多”的嬗变——以国外共产党的理论探索为视角被引量:1
2012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做出具体论述,不过在他们的著作中却暗含着对"社会主义多样化模式"的设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苏联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冷战后国外共产党在审视苏联模式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党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建设适合本国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对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
王淼
关键词:社会主义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实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