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辉

作品数:37 被引量:185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7篇施肥
  • 6篇稻田
  • 6篇肥料
  • 5篇水稻
  • 5篇红壤
  • 4篇氮素
  • 4篇红壤稻田
  • 3篇氮素迁移
  • 3篇有机碳
  • 3篇施用
  • 3篇水稻土
  • 3篇甘薯
  • 3篇
  • 2篇稻田土
  • 2篇稻田土壤
  • 2篇养分
  • 2篇土壤养分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机构

  • 28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8篇王海辉
  • 11篇吴建富
  • 6篇赵瑞英
  • 5篇刘经荣
  • 5篇姚益云
  • 4篇陈须文
  • 4篇卢志红
  • 3篇潘晓华
  • 3篇刘永厚
  • 3篇张美良
  • 3篇肖青亮
  • 3篇赵振纪
  • 3篇李钟渤
  • 3篇张美凤
  • 3篇魏宗强
  • 3篇颜晓
  • 2篇朱美英
  • 2篇李琳
  • 2篇连楚楚
  • 2篇张美凤

传媒

  • 15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化肥工业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稻米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氮素循环与农...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
2000年
  高校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内容.在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今天,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搞好这些环节的关键是搞好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得好,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朱美英王海辉卢志红
铜对紫云英根结构危害研究被引量:18
1997年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铜量过高,对紫云英造成危害;受铜害最明显的症状出现在根部,根部受害后,主根伸长受阻,分出短粗叉根;根结构受到破坏后,表皮层断裂,皮层、中柱细胞逐渐解体死亡。
姚益云赵振纪刘永厚王海辉李琳倪才英张美凤
关键词:紫云英根系生长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不断充实实验内容、从严治教和结合科研三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实践教学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总结了改进土壤农化分析实践教学的方法,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设想。
吴建富李保同肖青亮王海辉卢志红杨秀霞
关键词:土壤农化分析实践教学
不同叶面肥对芦笋长势和产量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对几种不同叶面肥在芦笋上施用作对比试验,以探讨对芦笋的长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芦笋株高、茎粗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芦笋在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分别喷施叶面宝、害立平、喷施宝及清水对芦笋的长势与产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效应,其中喷施叶面宝对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均优于其它叶面肥。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害立平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和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喷施喷施宝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宝产量最高(3 361.5 kg/hm2),经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喷施叶面肥芦笋的株高、茎粗与产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996 343。
王海辉肖青亮魏雪娇赵瑞英
关键词:芦笋叶面肥长势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水稻土颗粒态有机碳与有机磷的影响
颗粒态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的活性组分,容易分解,分解产物可能会成为土壤潜在养分库(例如磷).基于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1981-),本文研究了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红壤性水稻土(0~20 cm)有机碳与磷的影响,特别是评价了土...
魏宗强周彩云颜晓吴建富王海辉
关键词:水稻土土壤有机碳
配施不同肥料对花生增产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主要是对花生在施用同一基肥基础上增施不同的磷肥和微肥对花生产量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B+Mo)拌种处理的增产、增收效果最佳,与单施基肥的对照相比增产率达20.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亩净增收入为189.4元。不同施肥处理的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呈正相关性。实践证明采用(P+B+Mo)拌种和“叶面宝”叶喷,在花生生产上值得推广应用。
赵瑞英王林如李钟渤王海辉
关键词:花生增产效应施肥
不同肥料结构对红壤稻田氮素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6
2001年
不同肥料结构对红壤稻田淹水层、不同深度渗漏水、外排水和土壤剖面中氮素的含量、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各处理淹水层、外排水和渗漏水中NH+ 4 N含量明显高于NO- 3 N。淹水层中N的含量 ,水稻生育前期以单施化肥的高 ,约相当于配施有机肥的 1 18~ 1 2 0倍 ,而水稻生育后期 ,后者为前者的 1.11~ 1.2 1倍。各处理外排水中N素的输出量均以苗期最高 ,单施化肥明显大于配施有机肥。土壤剖面中NH+ 4 N向下迁移比碱解N更为明显 ,且配施有机肥的远高于单施化肥的 ,而NO- 3 N则相反。不同深度渗漏水中NO- 3 N的比例 ,上层 (30cm)低于下层 (5 0cm) ,随水逸出的N量各处理渗漏水均小于外排水 ;随水输入的N量远低于随水输出的N量 ,且以单施化肥的N亏损最大。水稻未利用的N量也以单施化肥的最大 ,约为配施有机肥的 1.0 9倍。
吴建富张美良刘经荣王海辉
关键词:肥料结构铵态氮硝态氮氮素迁移红壤稻田
不同配方施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被引量:22
1996年
本研究探讨施用不同配比肥料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甘薯施用钾肥和腐植酸(HA)配施鲜薯、鲜蔓产量均为最高,与对照相比,经统计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和HA配合能改善甘薯品质,其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含量均明显提高。
赵瑞英陈须文李钟渤王海辉
关键词:甘薯配合施肥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化学保护性有机碳的影响
有机碳与土壤中铁、铝、钙等离子结合(Fe/Al/Ca-OC)从而提高其生物化学稳定性,是土壤有机碳化学性保护的重要机制.基于长期定位实验(1981-),研究了不同施肥(无肥、化肥、绿肥、秸秆、猪粪5个处理)措施对红壤性水...
颜晓魏宗强吴建富王海辉
关键词:长期施肥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颗粒有机碳与磷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颗粒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的活性组分,分解的产物可能会成为土壤潜在的养分库。基于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1981年—),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0-20 cm)有机碳与磷的影响,评价了颗粒有机碳与磷的变化及其对有效磷(Olsen-P)的潜在贡献。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不同土壤组分中各形态磷和有机碳均有增加,其中,颗粒有机碳与有机磷比总碳、总磷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更敏感;颗粒有机碳与有机磷(PF-Po)极显著相关(r=0.67);颗粒有机磷与Olsen-P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Olsen-P=1.9×PF-Po+5.15,r2=0.49)。本研究揭示了土壤颗粒有机碳对有效磷的潜在贡献,因此在长期有机物料施用的土壤中,颗粒态有机质易累积情况下,考察土壤有效磷时应注意土壤颗粒有机碳的贡献。
周彩云魏宗强颜晓王海辉赵小敏
关键词:水稻土土壤有机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