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喆 作品数:38 被引量:22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艺术 更多>>
《黑神话:悟空》为什么会出现?——“长90年代”的技术浪漫主义与“80后”的多重时间 被引量:1 2025年 一我一直以来的问题意识之一,是时代文化创造力的历史起源问题,即把个体的创造力还原到特定时代和人群的感觉结构与知识谱系之中。(1)《黑神话:悟空》(以下简称《黑神话》)的起源,我想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追溯至“80后”游戏发烧友社群的一段技术浪漫主义时间。我们先从一部电影切入,杨德昌于2000年执导的电影《一一》(A One and a Two)。 王洪喆争夺“网民”:数字资本时代政治主体的生成 被引量:1 2016年 政治权力结构的延续与社会经济体制的巨变是转型中国的最大特征。因此,国家的合法性论述不仅建立在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共同富裕之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建立在似乎与此相对的社会主义遗产之上。这一矛盾状态,成为了中国社会建构新主流意识形态的最大问题与困境之一。政党逐步丧失了其阶级代表性,国家与市场之间也不再拥有一条清晰的界限。 王洪喆关键词:政治主体 资本 网民 政治权力结构 主流意识形态 从“非主流”到“新主流”——作为“共同空间”的中国互联网文化研究 基于“共用空间”的理论框架,本文尝试发展一种进入中国互联网文化研究的写作方法。通过在历史、文本、机构等层面的多重勾连,以及对来自多领域研究成果的借用,论文检视了层层递进又彼此相关的三组关键词,“网民”、“80后”、“网吧... 王洪喆关键词:互联网文化 中间阶层 从“非主流”到“新主流”--作为“共同空莘”的中国互联网文化研究 王洪喆“钢城”调查报告——关于日常生活与阶级意识的田野笔记 在物质的巨大废墟上,是工人阶级无言的精神的废墟,它的荒凉犹如烟花后的天空,记忆中的繁华如落在雪地上的爆竹的碎片,使得无边的黑夜和虚空变得触目而惊心。——吕新雨,《历史与阶级意识》2009年冬天,我回到东北老家,为自己的研... 王洪喆关键词:工人俱乐部 二人转 社会主义工业化 彩票投注站 阶级意识 文献传递 从“赤脚电工”到“电子包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与劳动政治 被引量:26 2015年 透过回溯电子信息科技的工业社会史,本文探访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转型的阶级—技术政治。本文将电子计算机视作具有文化和物质双重属性的技术中介。通过追踪与计算机的研发和使用相关的关键政策、事件、人物和产业文献,本文比较了"文革"和后"文革"时期的计算机技术政策话语和生产实践,进而探寻冷战架构下东西方技术政治之间的交锋,如何在被计算机所中介的生产关系与劳动关系中显影,并由此提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技术政治维度的探讨。从这个"闪回"中得到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将对今日中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劳动的理解,重新纳入中国革命现代性的涨落之中。 王洪喆关键词:电子计算机 社会主义 “潮汐车道”:冷战、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发展研究的第三世界源流 被引量:5 2023年 本文尝试从中国式现代化经验中的本土信息化发展道路入手,梳理冷战时期中国信息传播科技的技术政治。从信息技术的研发、组织管理、应用普及到社会动员模式的历史中,可以勾陈出一条基于物质限定性而发展出的灵活水平化技术路径。在冷战背景下,包括传播研究领域在内的美国知识界开始积极考察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非西方发展模式,到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经验已经成为新兴的知识话语,并被纳入主流范式。然而,80年代以来,吸收了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革命经验的美国未来学和发展传播话语却反过来框定了中国知识界对信息社会愿景的想象与抉择。从梳理这一多向流动的历史出发,可以帮助我们对20世纪传播学的知识生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开启更具有历史辩证性的讨论。 王洪喆 孔煜也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未来学 中国信息化 冷战史 青年文艺论坛第四十九期市场化时代的劳动美学——新时期以来关于劳动的想像与书写 <正>时间:2015年6月29日(周一)14:30—18:00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334会议室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崔柯:大家好,欢迎参加第四十九期青年文艺论坛,今天讨论的题目是'市场化时代的劳动美... 崔柯 刘岩 王洪喆关键词:神州租车 毛泽东时代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劳动美学 《哥达纲领批判》 文献传递 青年文艺论坛第五十四期 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与消费 <正>王洪喆: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的王洪喆,非常荣幸获得马文所祝老师和佳山的委托主持本期论坛。我本人作为美剧的初级消费者和业余观察者对这个题目非常感兴趣,接到这个题目以后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今天当我们谈论美... 王洪喆 张成 郑熙青关键词:粉丝文化 电影导演 电视剧制作 文献传递 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与消费 被引量:1 2016年 今天当我们谈论美剧这两个字的时候,指称的到底是什么?当然肯定不仅仅是一个国别意义上的电视剧产品,比如英剧等实际也涵盖在内,所以它其实指称的恰恰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工业形态下面所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产品。而这个文化工业形态,通常来说要满足一些标准,它有一些基本的和具体的视听工业指标,使其区别于其他电视剧。 王洪喆 张成 郑熙青 陶庆梅 孙佳山 盖琪 江棘 李劲松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美剧 文化产品 文化工业 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