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智林

作品数:24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油藏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注气
  • 4篇值模拟
  • 3篇原油
  • 3篇致密
  • 3篇前缘
  • 3篇驱油
  • 3篇流体
  • 3篇聚合物驱
  • 3篇高压注气
  • 3篇SUB
  • 3篇CO
  • 3篇玻璃管
  • 3篇超声波
  • 2篇岩心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油层
  • 2篇运移规律
  • 2篇正交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德克萨斯理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海洋石油高效...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4篇王智林
  • 17篇杨胜来
  • 7篇钱坤
  • 6篇聂向荣
  • 6篇孟展
  • 5篇李芳芳
  • 5篇陈浩
  • 5篇王璐
  • 4篇孟维伟
  • 4篇李滢
  • 4篇马铨峥
  • 3篇文博
  • 3篇胡伟
  • 3篇丁景辰
  • 3篇曹力元
  • 3篇章星
  • 3篇雷浩
  • 2篇葛政俊
  • 2篇黄伟
  • 2篇蔡福林

传媒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油气储运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非常规油气
  • 1篇石油科学通报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水长6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分段多簇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较多,准确分辨主要及次要因素对水平井压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考虑了地层因素(孔隙度、渗透率)、施工因素(水平段长度、压裂级数、裂缝半长、导流能力)和井网因素(井距、排距)的基础上,比较了各个参数对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程度的强弱。运用信息量分析法、灰关联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对各参数影响程度主次进行排序。3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裂缝半长、水平段长度、压裂级数是影响合水长6致密砂岩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渗透率、孔隙度、导流能力、井距、排距为次要影响因素。对于合水长6致密砂岩油藏,准确设计压裂改造措施有望大幅提高水平井的产能。
孟展杨胜来王璐王智林李滢
关键词:产能正交试验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助排开发方案优化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在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加入有效的助排剂,能够扩大蒸汽的波及体积和对蒸汽的窜流进行调剖,解决吞吐开发过程中的地层能量下降和汽窜问题,改善吞吐的开发效果。以J油田D11区块为研究目标,开展了蒸汽吞吐助排开发方式的优化研究。首先,对实验选用发泡剂进行静态性能评价,证明其性能及适应性良好的基础上,开展了蒸汽混注不同流体的物理模拟实验,对拟定的助排方式进行了初步筛选。其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的优选和经济效益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发泡剂的吞吐方案的增油量最多,经济效益最好,优选其为该区块的最优蒸汽吞吐助排方式。最后,对选定助排方式的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得到最大增油量和最大经济效益下的蒸汽吞吐助排方案。
王智林杨胜来马铨峥雷浩李滢孟展陈浩
关键词: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数值模拟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被引量:13
2015年
大庆油田杏六区油藏经过43 a的注水开发,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总体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地下油水关系复杂,亟需对剩余油分布进行精细研究。在对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杏六区油藏的动静态资料,筛选出4个地质因素、5个开发因素共计9个动静态因素构成剩余油潜力评价因素集。依据二次加密后取芯井资料和各小层水洗资料,对各因素进行层次划分和权重统计,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剩余油分布。将最终计算出的A2-7小层各单井点剩余油概率评价结果绘制成剩余油平面分布概率图,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取芯分析结果对比,单层剩余油识别符合率达到86.7%。该方法能够精确预测剩余油分布,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类似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依据。
胡伟杨胜来李斯鸣王智林李滢
关键词:影响因素模糊综合评判剩余油分布
微观蜡晶特征在流变曲线上的宏观体现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研究证明含蜡原油流变曲线和微观蜡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测试了广范围剪切速率下的含蜡原油流变曲线,确立了微观蜡晶和流变曲线之间的定性关系,并且取得以下认识:广范围剪切速率下的含蜡原油流变曲线能够一定程度地体现微观蜡晶特征,其中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曲线能够体现蜡晶形态,高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曲线能够体现蜡晶结构;并非温度越低,剪切速率对粘度的影响程度越大,在高剪切速率下,有可能存在相反的情况;在低温条件下,剪切速率存在一个临界值,只有当剪切速率大于该值时,粘度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温度越低,形成的蜡晶网格结构越稳定,需要较大的剪切应力,蜡晶网格结构才能破坏。该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含蜡原油流变性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聂向荣杨胜来丁景辰胡伟周锋王智林黄伟
关键词:含蜡原油蜡晶形态剪切速率
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包括:细长玻璃管和包围在细长玻璃管之外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中填充有包围在所述细长玻璃管之外的平衡所述细长玻璃管内外压力的保护流体,所述保护流...
杨胜来章星李芳芳文博王智林钱坤孟维伟曹力元蔡福林王朝丽
文献传递
长岩心CO<Sub>2</Sub>驱相前缘与组分前缘运移规律研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岩心CO<Sub>2</Sub>驱相前缘与组分前缘运移规律研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初始化岩心各分布点的电容值;在实验开始时,电容监测模块开始记录各分布点的电容值;数据处理系统处理记录的分布点在各时间...
王智林唐建东葛政俊林波金勇李晓南
致密油藏CO_2吞吐数值模拟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CO_2吞吐作为常规油藏的一种有效增产方式,在致密油藏中尚未普及。为研究CO_2吞吐在致密油藏的新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扩散系数、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及吞吐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O_2扩散系数在致密油藏中不能忽略,扩散系数的大小影响了最终采收率。对于渗透率越低,储层非均质性越强的致密油藏,采用CO_2吞吐增油效果更加明显,而随着吞吐轮次增加,增油效果逐渐减弱。研究新进展对致密油藏优选CO_2吞吐增油措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孟展杨胜来王璐王智林钱坤马铨峥韩伟
关键词:致密油藏CO2吞吐数值模拟
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和方法。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包括:细长玻璃管和包围在细长玻璃管之外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中填充有包围在所述细长玻璃管之外的平衡所述细长玻璃管内外压力的保护流体,所述保护...
杨胜来章星李芳芳文博娄毅聂向荣王智林钱坤孟维伟曹力元
文献传递
一种确定水驱后油藏转CO<Sub>2</Sub>驱最优压力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水驱后油藏转CO<Sub>2</Sub>驱最优压力的方法,包括:开展细管驱替实验,得到不同驱替压力及回压条件下水驱后油藏CO<Sub>2</Sub>驱的采收率;对不同驱替压力及回压条件下的采收率进行线...
王智林葛政俊林波孙东升李晓凤赵红妍
渤海油田厚油层聚合物驱波及规律数模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提高渤海油田厚油层水驱转聚合物驱(以下简称"聚驱")开发效果,开展了聚驱波及规律研究,力图定量获得聚驱提高厚油层波及效率的幅度。以渤海A油田为基础建立了油藏模型以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转聚驱的时机、注入聚合物段塞大小、渗透率变异系数和储层有效厚度等因素对海上油田厚油层聚驱波及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注聚后波及系数(与水驱相比)明显提高,聚驱的波及系数比水驱的高0.2~0.3;2注聚段塞越大,波及系数越高,但从0.3PV以后增加注入聚合物段塞的大小对提高聚驱波及系数贡献幅度减小,建议经济合理的注聚段塞为0.3~0.4PV;3在含水率较低时进行转聚驱能够很快地、明显地提高波及系数,表明早期注聚较好;4随着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增大,水驱的波及系数降低。当变异系数较大时,聚驱可以提高波及系数;5储层有效厚度大,波及系数略低。厚度增大水驱和聚驱的波及系数都降低,但聚驱提高波及系数的效果明显好于水驱。研究建议早期注聚(含水率40%左右开始),注聚段塞以0.3~0.4PV为宜,可选择非均质性严重、预计水驱效果差的油层优先注聚。
史树有唐恩高杨胜来李保振张贤松王智林代小川李如茵李芳芳
关键词:聚合物驱储层非均质性海上油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