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DCA循环护理对手外伤患者关节活动度恢复的影响
- 2019年
- 仔细探究PDCA循环护理对手外伤患者关节活动度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以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收取的160例手外伤患者为例进行观察,其中按照治疗的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患者,前者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后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能力以及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要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存在很大的价值;对照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要低于观察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临床手外伤患者应用PDCA循环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同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此外,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采纳。
- 王晓艳
- 关键词:手外伤关节活动度
- 蛋白C通路的活化对多发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蛋白C(PC)通路活化与并发休克的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紊乱的相互关系,并探讨Pc通路的活化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多发伤患者,于入院后1h内取静脉血10mL和4mL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活化蛋白C(APC)、蛋白C(PC)的血浆水平,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ihromboplastin time, APTT),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收集其临床资料。所选患者根据其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severity scor,ISS)及乳酸值,分为4组:ISS〈15和乳酸〈2.0组;ISS〈15、乳酸〉2.0组;ISS〉15、乳酸〈2.0组;ISS〉15、乳酸〉2.0组.根据APC测定值分为APC低值组、中值组及高值组。应用logistic相关曲线分析APC/PC与临床预后(包括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率及28d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并发休克的严重创伤组(ISS〉15、乳酸〉2.0)其PT、APTT显著长于无休克的轻伤组(ISS〈15和乳酸〈2.0)(P〈0.01),其APC值显著较高(P〈0.01),PC值下海组较低(P〈0.01)。APC/PC比值高者其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更长,VAP发生率及28d病死率更高,预后更差。结论早期合并休克的严重多发伤患者更易并发凝血功能紊乱及PC通路活化,其凝血功能紊乱是由Pc通路活化诱导。Pc通路活化的多发伤患者后期更易并发HAP,预后更差。
- 彭媛王永芳王晓艳刘龙
- 关键词:多发伤活化蛋白C蛋白C休克凝血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
- 2020年
- 对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探求分析。方法:研究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的手足外科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手段,实验组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护理,然后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数据结果分析,总结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数据结果显示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病患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也要少于对照组病患,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经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护理后的实验组病患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要比对照组病患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92.68%,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70.73%,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手足外科相较于传统方式的治疗效果要更好,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也比较少,安全性较高,也可以避免患者负性情绪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王晓艳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手足外科护理
- 蛋白C通路的活化对多发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
- 目的 探讨蛋白C(PC)通路活化与并发休克的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紊乱的相互关系,并探讨PC 通路的活化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多发伤患者,于入院后1小时内立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活化蛋白C(A...
- 彭媛刘龙王永芳王晓艳
- 6小时乳酸清除率与脓毒性脑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脓毒性脑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4月入住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72例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早期不同时段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II评分;对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脓毒性脑病的死亡风险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与脓毒性脑病的死亡风险呈负相关。结论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脓毒性脑病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 王永芳王晓艳彭媛
- 关键词:乳酸清除率脓毒性脑病预后
- 呼吸过滤器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中应用呼吸过滤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54例行呼吸过滤器持续气道湿化过滤的观察组和50例行呼吸机本身具有的加温湿化和雾化装置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呼吸道和吸痰次数、呼吸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AP)。结果:两组在湿化、雾化和吸痰等日常护理次数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气道阻塞发生率和VAP发生率上对比则差异明显(P<0.05)。在痰培养阳性(例)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过滤器可对人工气道及呼吸机内外管路中细菌进行截留,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 程超王晓艳刘龙
- 关键词:呼吸过滤器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分析
- 2020年
- 本文分析抗生素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围术期的使用情况,旨在为围术期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以在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到我院手足显微外科接受断指再植术的10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通过回顾总结临床资料的方式,统计患者的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类型、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时间、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合理情况。结果:患者的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为100%;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类型以头孢唑肟钠、硫酸异帕米星、阿莫西林舒巴坦钠为主;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时间以术前0.5-2h、术后为主;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合理情况较为良好。结论:抗生素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围术期的使用,直接关系到了手术效果及预后效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但能够避免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还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 王晓艳
-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围术期抗生素
- Pierre Robin综合征患者麻醉后窒息抢救成功一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患者,男性,59岁,因“静脉麻醉后突发呼吸困难、神志不清3h”入院,既往有长期夜间严重打鼾及呼吸暂停史,有先天性小下颌畸形,患者弟弟亦有小下颌畸形。患者因胃部不适至某医院行无痛胃镜,术前患者心率85次/min,脉氧100%,予“丙泊酚150mg”静脉麻醉后突发呼吸暂停,心率减慢至30次/min左右,脉氧下降至80%,立即予经口气管插管及辅助通气治疗,并予“阿托品、肾上腺素”静推1次后患者心率恢复110次/min,
- 彭媛刘龙曹臻王永芳袁华蔡福良王晓艳
- 关键词:ROBIN综合征PIERRE麻醉后小下颌畸形窒息突发呼吸困难
- 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发病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更好的预防AKI的发生、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ICU住院患者1100例,以急性肾损伤网(AKIN)推荐的AKI定义筛选出病史完整的AKI患者105例,回顾性分析AKI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因、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AKI患者105例,肾前性、肾性、肾后性AKI分别占71.4%、23.8%、4.8%,肾前性病因中,脓毒症是ICU患者AKI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占45.0%),随着AKI程度的增加,AKI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F=3.450,P〈0.05),28天病死率亦明显增高(χ2=16.500,P〈0.01)。应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显示AKI患者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对比值比(OR)=3.259,95%可信区间(95%CI)=1.453-5.087,P〈0.01]、肾外器官衰竭数(OR=1.275,95%CI=1.071-1.421,P〈0.01)、年龄(OR=2.315,95%CI=1.015-3.684,P〈0.01)、行肾替代(CRRT)治疗与否(OR=2.018,95%CI=1.852-3.014,P〈0.01)是AKI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KI是ICU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脓毒症是住院AKI最常见的原因。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肾外器官衰竭、年龄、行CRRT治疗与否是AKI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永芳彭媛王晓艳杨润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重症监护病房预后
-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19年
- 仔细探究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取的106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的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仔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效果和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以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低于观察组,数据分析有很大的改变;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等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统计学有很大的价值。结论 针对临床手外伤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自护能力,同时对患者的康复也起到了良好的帮助。此外,值得进一步的推广采纳。
- 王晓艳
- 关键词:康复护理手外伤上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