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炎

作品数:37 被引量:343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关节炎
  • 12篇风湿
  • 10篇类风湿
  • 9篇类风湿关节炎
  • 9篇风湿关节炎
  • 7篇针灸
  • 6篇中医
  • 6篇肥胖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5篇胰岛素抵抗
  • 5篇胃肠
  • 3篇胰岛素抵抗性
  • 3篇四土
  • 3篇胃肠动力
  • 2篇性关节炎
  • 2篇针灸调节
  • 2篇针灸治疗
  • 2篇治疗类风湿关...
  • 2篇治神

机构

  • 37篇武汉市中医医...
  • 19篇湖北中医药大...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7篇王文炎
  • 11篇马志毅
  • 9篇熊源胤
  • 9篇王进军
  • 5篇黄裳
  • 5篇李勇
  • 4篇阮崇洁
  • 2篇李建武
  • 2篇梁凤霞
  • 1篇贺巧玲
  • 1篇冯霞
  • 1篇肖婷
  • 1篇张荒生
  • 1篇向莉
  • 1篇邓先锋
  • 1篇张新丽

传媒

  • 8篇风湿病与关节...
  • 3篇环球中医药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医学报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和临床经验总结被引量:2
2018年
古代并无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与古代医家所论述的骨痹、历节病、鹤膝风、顽痹、尪痹等相似。从古至今,中医学家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其病因病机及证治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通过总结当代医家证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回顾近年中医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归纳总结出当代医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论治的认识及临床经验,有肾虚为本,从肾论治;正虚邪实,虚实兼治;瘀血致病,从瘀论治;痰浊致病,从痰论治;毒邪致病、从毒论治等五种主要观点,供同道们参考,以期增进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治的认识,从而提高中医防治该病的疗效。
王文炎马志毅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论治当代名医
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针刺取穴均为百劳、大椎、肩中俞、中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隔物温和灸肾俞穴。采用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McGill疼痛问卷评分(MPQ)作为疗效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及3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 1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41/44),对照组为90.7%(39/43),两组近期疗效相当(P>0.05);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39/44),对照组为81.4%(35/43),观察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结束时和3个月后随访时,两组NPQ评分、M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在1个疗程结束时NPQ评分、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3个月后随访时NPQ评分、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NPQ、MPQ评分较疗程结束时均有所升高,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近期疗效与针刺相当,但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且复发的可能性更小。
王文炎马志毅马志毅熊源胤
关键词:颈椎病颈痛艾条灸隔物灸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名的探讨被引量:24
2017年
回顾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名源流,仔细分析"尪痹"病名的提出背景及其内涵,结合西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与认识进行深入探讨,"尪痹"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名不能很好地概括现时代该疾病全过程的本质特点。但病情顽固、缠绵不愈仍然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本质特点,无论是早期、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都具有这一特点。因此,认为"顽痹"更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本质特点。
王文炎马志毅
关键词:中医病名顽痹
“意志”的内涵与调治思路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意志的内涵丰富并具有调控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笔者根据《黄帝内经》及其文献关于意志的论述与认识,通过总结分析意志的内涵,如意志之本为“神”,其舍为脾肾,其用为调控生命活动,其稳态为“和”,认为临床实践过程中,从治“神”、调形、形神同治等三个方面着手调治:注重治神,充分发挥意志的调控作用;强调调形,为意志活动提供良好的脏腑生理基础;形神同治,重在“和”意志。如此使意志达到“和”态,充分发挥其调控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调控作用应用于预防、治疗及其管理精神心理疾病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有助于降低其发病率,促进健康事业的发展,并为临床预防、治疗及管理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王文炎陈瑞梁凤霞
关键词:意志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基础理论
桂枝汤类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理论探讨被引量:23
2020年
通过分析中医古籍和相关文献,结合类风湿关节的病机与临床特点,认为桂枝汤外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于表里内外,内可调阴阳、和脾胃,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各期,充分发挥预防与治疗的重要作用,是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临证处方时,谨守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根据邪正虚实,以桂枝汤加减治之,疗效显著。
王文炎马志毅
关键词:桂枝汤治未病
基于“双毒学说”探讨藤龙四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被引量:8
2022年
藤龙四土汤有祛内生伏毒、散外感邪毒的主治功效,其中部分中药或活性成分又具有调节免疫、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抗血栓等药理作用。藤龙四土汤的主治功效和其中部分单味中药的药理作用分别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和病理相契合。因此,藤龙四土汤临床用于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不仅可以提高改善病情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的临床疗效,而且可能替代或减少双抗(抗炎、抗感染)药物的用量,并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文炎王进军黄裳李勇阮崇洁熊源胤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对“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的思考被引量:11
2021年
治神是针刺的基本原则,贯穿整个针刺过程。通过分析古籍及文献对中医针灸“神”的论述和认识,笔者对针灸治神进行思考认为:治神的本质是对血气盛衰及其往来变化的内观;医患二者通过学习、体悟天地人三才之道,导引术数、习炼功法(易筋经、八段锦、气功)、琴棋书画,达到主动治神,或借助针法达到被动治神;治神是达到气至的重要条件,判断气至、得气以及守气的前提和保障,有助于增强针刺效应,提高临床疗效。基于针刺得气的研究现状,思考治神的研究:以临床实践为依托,开展治神疗效的研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平台,深入开展治神效应与机制的研究,以期为针灸治神理论的认识提供参考及其研究提供思路。
王文炎陈瑞梁凤霞
关键词:针灸治神得气针法
胃肠动力对胰岛素抵抗肥胖防治的影响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胃肠动力异常是胰岛素抵抗肥胖的重要病理因素。胃肠动力异常既可使机体摄入过多能量,又可产生肠道炎症,影响脑-肠轴信息交流,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能量消耗相对减少,最终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因此,从胃肠动力入手,针对影响胃肠动力的各种因素,如炎症、肠道菌群、肠神经系统等开发治疗方法可能是防治胰岛素抵抗性肥胖的一种新途径。
王文炎梁凤霞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抵抗胃肠动力能量代谢炎症
电针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胃肠动力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观察电针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胃肠动力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挑选13只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给予高脂饮食喂养进行造模。8周后将造模成功的2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3只。电针组采用电针中脘、关元、足三里和丰隆治疗。干预期间,每隔2周测量大鼠体质量和24 h进食量;第6周检测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PGTT)和腹腔胰岛素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 IPITT);干预前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测定其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 GIR)。干预结束后,心尖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胰岛素(insulin, INS)含量;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量3组大鼠胃与小肠肌生物电慢波的振幅和频率;测定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第0周、2周、4周、6周、8周体质量和进食量均升高,血清IPGTT和IPITT中血糖、INS含量显著升高,GIR显著下降,胃肌电慢波振幅与频率均显著升高,小肠肌电慢波振幅升高而频率降低,胃排空率明显上升,小肠推进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体质量与24 h进食量显著下降,血清IPGTT与IPIT中血糖、INS含量明显降低,GIR显著升高,胃肌电慢波振幅与频率显著下降,小肠肌电慢波振幅降低而频率升高,胃排空率下降,小肠推进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电针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胃肠动力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王文炎陈瑞梁凤霞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抵抗胃肠动力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
Th17/Treg细胞平衡:治疗肥胖的新靶点
2025年
Th17细胞在一般状态下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而Treg细胞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在肥胖状态下,机体常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Th17/Treg细胞平衡被打破,导致Th17细胞数量增多和功能亢进,而Treg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降低,加剧了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展。该文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对Th17/Treg细胞平衡与肥胖的关系,Th17/Treg细胞失衡导致肥胖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肥胖的治疗探索新的靶点。
吴颖欣王文炎
关键词:肥胖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