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误诊为外耳道炎2例被引量:3
- 2018年
-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头颈部涎腺肿瘤[1],原发于外耳道者罕见,在临床上误诊率很高,极易与外耳道炎混淆。现将我科收治2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36岁,因右耳疼痛1年于2017-01-09收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疼痛,右外耳道肿胀伴右耳内有臭味,右侧面部及头部疼痛。无耳部流脓及渗液,无发热。
- 赵海杨博文王效军王志远鞠建宝
- 关键词:CYSTIC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喉部分切除术1例
- 2022年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使一些存在手术必要性却因冠状动脉疾患而存在禁忌证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1]。临床上为合并较严重冠心病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极具挑战性。有学者同期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恶性肿瘤切除术取得初步经验。喉癌合并较严重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喉癌切除术,经我们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依据关键词“喉癌、冠状动脉狭窄”进行了检索,在Pubmed上对主题词“laryngeal neoplams、coronary stenosis”进行了检索,尚未见相关报道。我们在2018年4月为1例T3声门型喉癌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同期行喉部分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葛瑞锋秦作荣臧传善王效军孙彦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喉部分切除术声门型喉癌根治性手术知识服务平台冠状动脉狭窄
- 咽旁间隙感染致声带麻痹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9年
-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感染导致声带麻痹的机理,研究声带麻痹的病因。方法:依照颈部强化CT所示进行一侧颈部切开、开放颈部间隙,切除颈部肌化肿块,解剖喉返神经,充分引流。结果:经过一侧颈部切开,咽旁间隙充分开放引流,解剖喉返神经,患者术后1月声带活动正常。结论:导致声带麻痹的原因很多,往往不可逆,非特异性感染造成的单侧声带麻痹罕见,有一定的可逆性。
- 杨博文梁大鹏王效军赵丽娟连媛媛刘杰李薇
- 关键词:咽旁间隙感染声带麻痹
- 双颈部及鼻咽部Rosai-Dorfman病1例相关病例回顾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RD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近10年来确诊为RDD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通过检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历系统,排除3条病理结果为非RDD的患者,共筛选出6例病理结果为RDD的患者,加上本例患者共7例。男女比例为4∶3,16~65岁,累及皮肤2例(2/7),颅内1例(1/7),气管1例(1/7),颈部淋巴结2例(2/7),鼻腔鼻窦、腮腺、眼眶、腋下及颈淋巴结1例(1/7),其免疫组化结果(除累及气管患者无本院结果):S100(+)100%、CD68(+)83.3%、CD163(+)80%、CD1a(-)100%(仅3例患者行CD1a检测),且上述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经典RDD常表现为双侧颈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盗汗、疲乏和体质量减轻,结外RDD及混合型RDD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其容易影响重要器官的功能,造成严重后果,且其诊断较为困难,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目前RDD尚无统一治疗标准,对于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RDD虽为良性病变,但结外RDD可因其发生部位产生严重后果,因此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 李亚茹许贞菊王效军付涛袁玥吴策
-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免疫组织化学
- 新型纳米组织工程支架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的新型纳米结构支架复合骨髓祖代细胞(MPCs)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双侧桡骨1.2cm长缺损模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将PRP的纳米结构支架与MPCs在体外复合培养后,植入22只大白兔的右侧骨缺损处(实验组),将PRP的纳米结构支架植入左侧骨缺损处(对照组),另2只不植入任何材料(空白组)。于2、4、8、12周取出骨缺损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骨密度测定,在12周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了解骨缺损交界面骨桥接及缺损处骨修复情况。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新骨形成能力均好于对照组,术后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区被成熟的骨组织完全替代,对照组骨缺损区基本被骨组织替代,但骨成熟度较实验组低,空白组骨缺损区仍主要由纤维组织填充。实验组2、4、8、12周时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720~48.302,P〈0.05)。12周时实验组桡骨生物力学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6.497、16.942,P〈0.05)。结论所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能迅速成骨,较快修复骨缺损,且具有抗压强度高的优点。
- 冯鑫蔡琰赵宁戚超王效军于腾波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髓祖代细胞
- 一种手术室用吸烟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室用吸烟器,包括环形管、第一箍套和第二箍套,还包括进烟孔、排烟口和磁吸片,所述环形管包括弧形管和软管,所述软管布设于弧形管之间,所述弧形管内侧分布开设有进烟孔,所述环形管一端的弧形管外侧开设有排烟口,...
- 王效军谭叶葛瑞锋姜立伟庞文会
- 文献传递
- 尘螨寄生外耳道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报道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1例外耳道尘螨寄生患者.青年男性,以耳痒为主诉,耳内镜检查见双侧耳道内大量蠕动虫体及虫卵,经显微镜检查及实验室鉴定确诊为尘螨寄生.给予外耳道冲洗结合双氧水、硼酸酒精滴耳液滴耳治疗,2周后痊愈.
- 王效军谭叶杨博文赵海臧传善葛瑞锋孙彦
- 关键词:外耳道冲洗寄生尘螨耳鼻咽喉科
- 一种基于咽喉头颈外科手术辅助支撑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咽喉头颈外科手术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缓冲结构、头部放置板、侧边高度调节结构和顶部照明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滑杆、内部弹簧、缓冲槽和缓冲滑动板,所述侧边高度调节...
- 姜立伟荣溪王效军庞文会
- 文献传递
- 多壁碳纳米管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的股骨头形态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碳纳米管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可能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挥治疗作用。目的:观察多壁碳纳米管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选出32只等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剩余4只作为空白组。治疗组兔每天臀肌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每周向双侧股骨的骨髓腔内各注射0.1 g/L多壁碳纳米管悬浊液1 mL;模型组每天臀肌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每周向双侧股骨的骨髓腔内各注射生理盐水1 mL,空白组每天臀肌注射生理盐水2 mL,每周向双侧股骨的骨髓腔内各注射生理盐水1 mL。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兔股骨头组织中骨小梁开始少量出现变细断裂,骨髓脂肪化十分明显,脂肪细胞肥大,微血管开始出现血栓;而经多壁碳纳米管悬浊液治疗的兔股骨头病理损伤出现明显改善。提示多壁碳纳米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损伤。
- 戚超王效军王效强冯鑫张笑生赵夏于腾波
- 关键词:生物材料股骨头坏死多壁碳纳米管
- LncRNA XIST、miR-204及FN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LncRNA XIST,miR-204及FN1在PTC组织和癌旁组织及LncRNA XIST在PTC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其癌旁组织中LncRNA XIST,miR-204及FN1的表达情况,应用QPCR检测3株甲状腺癌细胞系(BCPAP, TPC-1, KTC-1) LncRNA XIST、miR-204-5p的表达水平,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PTC细胞系BCPAP中LncRNA XIST的表达定位,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人293T细胞的LncRNA XIST、miR-204及FN1相互作用。结果:与癌旁组相比,PTC癌组织组的LncRNA XIST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5),PTC癌组织组的FN1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 <0.01),而PTC癌组织组的miR-204-5p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 <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PAP细胞的LncRNA XIST的表达水平最高,且miR-204-5p的表达水平最低;LncRNA XIST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LncRNA XIST与miR-204有相互作用(p <0.05),FN1与miR-204有相互作用(p <0.05)。结论:LncRNA XIS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miR-20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FN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LncRNA XIST,miR-204及FN1相互作用,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并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寻找提供理论依据,LncRNA XIST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孙茂林张文伟姜立伟臧传善秦作荣王效军孙彦刘明波邱杰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