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援相
-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基叔丁基醚的毒性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一种新型的汽油添加剂,可提高汽油燃烧效率,增加辛烷值,减少一氧化碳(CO)和其他一些有害物质(如臭氧、苯)的排放.
- 李树新王援相
- 关键词:甲基叔丁基醚代谢毒性
- 急性工业中毒的现场防毒救护(六)——常备的设施、器材、物资和药品
- 1991年
- 可能发生急性工业中毒的工矿企业内,应设立气体防护站和(或)急救室。接触高、剧毒物(如氰化物、光气、一氧化碳等)的生产车间,宜在车间内设立防护或急救站(室)。站(室)内,应有工矿企业或车间的毒物分布图、防毒救护手册或图解,以及必备的现场防毒救护器材、物品。站(室)应有专人或兼人随生产班次值班或管理。常备的现场防毒救护设施、器材。
- 王援相
- 关键词:防毒救护
- 几种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分析被引量:6
- 1999年
- 李玉英姜云刘世彬李玉玲王援相
-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苯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被引量:31
- 2000年
- 目的 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研究苯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将接苯工人按累积浓度、历史平均浓度和测定当时 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8hTWA)分组。观察指标包括DNA断裂分级 (将DNA断裂损伤细胞按其损伤程度分级 )及DNA彗星尾长 (彗头末端到彗尾的长度 )。结果 接苯工人DNA断裂程度及DNA彗星尾长 [lg(尾长 +1) ]两个参数 ,接苯组按累积浓度、历史平均浓度和 8hTWA浓度计算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并有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结论 彗星试验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苯引起的人类淋巴细胞DNA损伤 ,提示对于检测环境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可能是一有用工具。
- 邢彩虹李桂兰李玉英曲青山常平穆瑞东王援相尹松年
- 关键词:彗星试验DNA损伤淋巴细胞苯中毒
- 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劳动卫生预评价的实践与认识被引量:5
- 1999年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卫生改革与发展,公共卫生监督与卫生服务的体系将逐步确立。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必然随之发展。我市1996年发布实施了《天津市职业病防治条例》。现就我们开展的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劳动卫生预评价(简称“预评价”)工作的实...
- 王援相李玉英赵淑岚穆瑞东冯振明郑琳蒋琳
- 关键词:建设项目劳动卫生预评价
- 急性工业中毒的现场防毒救护(五)——群众性自救互救训练
- 1991年
- 急性工业中毒发生时,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是现场防毒救护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有毒作业工人,及时、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器材,预防或减少中毒的发生;及时切断毒源,消除中毒原因,防止事故扩大;对染毒或中毒者,尽快移离染毒区域,消除身上沾染的毒剂,阻止毒剂继续进入人体,减轻中毒伤害;对中毒者出现的呼吸、循环障碍,或其他急性损害而危及生命时,及时采取现场急救措施等,都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及时、正确地完成应急处理,而决不能只等待专业医务人员来处理,也不可不做现场急救处理就慌忙向医疗单位转送。特别是在一起多人急性工业中毒事故中,可能发生几人、十几人、数十。
- 王援相
- 关键词:防毒救护
- 天津市四种非工业职业人群常见慢性疾病的调查被引量:1
- 2000年
- 李玉英刘世彬左厚声李玉玲姜云王援相程慰楠
- 关键词:慢性疾病
- 急性工业中毒的现场防毒救护
- 1991年
- (四)群众性防毒救护教育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器材一起急性工业中毒事故突然发生,现场防毒救护工作刻不容缓。事故发生时,现场作业工人,如能就地、就便、及时、正确地采取力所能及的应急措施,切断毒源、自救互救,就可以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中毒、减轻中毒伤害,为专业防毒救护人员赶到后,进一步采取补充措施,把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赢得时机。为此。
- 王援相
- 氰化锌车间投产前劳动卫生预评价被引量:1
- 1996年
- 氰化锌车间投产前劳动卫生预评价王援相李玉英冯树基穆瑞东某公司氰化锌中试车间建设已基本完成,但劳动卫生措施却极不合理、不健全,而未能被劳动安全和治安管理等部门获准生产。受公司委托,我们于1995年3月承接了该建设项目投产前劳动卫生预评价工作。一、氰化锌...
- 王援相李玉英冯树基穆瑞东
- 关键词:劳动卫生预评价
- 急性工业中毒的现场防毒救护(三) 建立和健全防毒救护组织
- 1990年
- 一起突发性的急性工业中毒事故发生后,迅速抢救中毒者,并进行现场调查,及时消除中毒原因和继发性隐患,才能将中毒危害和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如果平时没有一个严密的防毒救护组织和一支训练有素的防毒救护队伍,一旦出现中毒事故,必然使现场抢救工作处于一片混乱,延误抢救、抢险时机,增加重症中毒和致残、死亡人数,扩大危害范围和损失程度。所以,有毒作业的厂矿企业(包括仓储和交通运输部门)和地方卫生部门,平时就应建立和健全急性工业中毒的防毒救护组织。厂矿企业的防毒救护组织,应设立指挥、抢救、调查、抢险、后勤保障等专业组。
- 王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