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注碱水
  • 2篇稠油
  • 2篇稠油开采
  • 1篇油水
  • 1篇油水相对渗透...
  • 1篇蒸汽驱
  • 1篇乳状液
  • 1篇渗透率
  • 1篇水系统
  • 1篇提高稠油采收...
  • 1篇驱油
  • 1篇热采
  • 1篇注蒸汽
  • 1篇温度
  • 1篇温度影响
  • 1篇物理模型
  • 1篇相对渗透率
  • 1篇采收率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王建设
  • 2篇周光辉
  • 1篇包连纯
  • 1篇李月秋
  • 1篇沈德煌
  • 1篇张静容
  • 1篇张百平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1篇油田化学

年份

  • 2篇1993
  • 1篇199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温度影响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机理被引量:24
1992年
通过分析粘滞不稳定性准数、界面张力、润湿性、孔隙度等因素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状况,详细讨论了温度影响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机理。实验研究证明,随温度升高,岩心绝对渗透率降低,束缚水饱和度增加,残余油饱和度降低,水的相对渗透率降低,油的相对渗透率增加,同时具体分祈了产生每一个变化的原因。
周光辉王建设
关键词:热采温度相对渗透率
比例物理模型研究碱蒸汽驱提高稠油采收率被引量:4
1993年
应用反五点井网三维高压相似比例物理模型,以NaOH溶液作为蒸汽驱的化学添加剂,进行了碱蒸汽驱提高稠油采收率及油汽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蒸汽驱中加入适量浓度的NaOH溶液,能够有效地扩大蒸汽在油层中的波及范围,降低油层下部的残余油饱和度和改善油汽比,提高原油采收率7%左右。碱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在油藏中出现了严重的堵塞现象,导致开采效果的降低。文中论述了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探讨了碱蒸汽驱的增产机理。
周光辉沈德煌王建设包连纯张百平
关键词:稠油开采注蒸汽注碱水物理模型
稠油热碱水系统界面张力和乳液特性研究
1993年
主要研究了碳酸钠、氢氧化钠、硅酸钠三种碱与稠油的界面张力和碱液-稠油乳状液的特性,讨论了乳状液的驱油机理。结果表明,这三种碱液与稠油的界面张力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达到10~2mN/m数量级以下;高油水体积比下的碱水-稠油乳液类型由碱浓度决定。
李月秋王建设张静容史天德
关键词:注碱水驱油稠油开采乳状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