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
- 作品数:60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中国汽车行驶工况 第1部分:轻型汽车
- 本部分规定了轻型汽车(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行驶工况的构成。
本部分适用于M1类、N1类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 500kg的M2类车辆。
- 吴志新李孟良周华王兆 刘昱徐月云胡熙郑天雷保翔 贺可勋 汪洋 周博雅 沈姝 安晓盼方茂东秦孔建李菁元 于晗正男郭千里姚占辉吕仁志
- 行车制动失效条件下的性能和结构要求被引量:4
- 2005年
- 良好的行车制动性能是维系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如何确保车辆在行车制动失效后仍然维系一定的制动性能,使车辆安全减速或停止行驶更是汽车设计和法规要求的重点。在现行的汽车标准法规体系下,对行车制动失效后的性能评价有2种,即应急制动性能和剩余制动性能。本文将以乘用车为例,通过对不同标准法规的对比分析,解析行车制动失效后的性能和结构要求。
- 王兆
- 关键词:汽车制动制动失效制动性能行车制动制动失效汽车设计车辆安全
- 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道路的分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道路的分类方法、设备和介质,涉及电数字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以设定自动驾驶系统需要探测和响应到的对象种类作为维度,根据对象探测和响应的复杂度阈值确定对应维度的边界,构建多...
- 王兆孙航陈振宇张琳琳郭魁元张行
- 文献传递
- 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第1部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 GB/T 12545的本部分规定了乘用车的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t的M<下标1>和N<下标1>类车辆。
- 金约夫王兆高海洋
- 关键词:乘用车汽车汽车燃料燃料消耗
- 文献传递
-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
- 本标准规定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本标准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 500 kg的燃用汽油和柴油的商用车辆,包括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自卸汽车和城市客车。本标准不适用于专用作业汽车,包括厢式专用作业汽车、罐式专用...
- 文宝忠金约夫王兆郑天雷李宏光张龙张春龙高海洋秦孔建逯海王振峰杜国兴韩永明田勇黄鑫张志武阎备战段勇张波韩鹏王建业张志坚陈志松庞建中冯广华张建李传军朱明书校辉丁吉康皮小军杨平龙范云邹昕然傅寅亮
- 关键词:重型车商用车辆车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
-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
- 本标准规定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 500 kg的燃用汽油和柴油的商用车辆,包括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自卸汽车和城市客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专用作业汽车,包括厢式专用作业汽车、...
- 王兆郑天雷金约夫王长园周新伟任帅飞王士奇张春龙逯海葛胜迅姜德军张波徐伟孟全国饶洪宇鲍伟东张建张明陈志松叶红宇丁吉康任彪马明李衍硕杜国兴杨平龙杜宝程邹昕然刘晓灵傅寅亮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本文针对我国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开展研究。研究在行业内选取典型纯电动乘用车进行能量消耗率试验和数据统计,针对车型技术状态和发展趋势开展广泛调研分析。根据未来应用场景和实施时间建议,研究提出了标准评价体系及第一、二阶段限值指标。最后,依据基础数据和限值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了预测。未来标准将在淘汰技术落后车型、降低车型能量消耗率、电能节约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郑天雷王兆保翔
- 关键词:电动汽车乘用车限值
-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本文件规定了乘用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试验和性能要求及同一型式判定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GB/T 15089规定的M1类车辆。
- 王兆田富刚何飞付越郭瑞玲廖银生王永创杜孝全朱彤兰昊刘正愚隋清海闫涛卫何云东齐钢徐传康朱宗云王乔肖文建王魁刘地张永生邓湘鸿郝之凯赵亮张旭马其贞罗健张路王春婷董洪良姚雪平秦宏伟路玉坤薛招辉付旺段国浩季国田洪庆良李珍珍杨文谦李恒志王华拓郑航船陈锋尚世亮李立刚张晓辉汤超刘德兴周衍
-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政策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本文主要分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条件下所面临的信息安全挑战,系统总结世界主要汽车产业国家和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汽车信息安全标准研究与产业政策现状,提出我国汽车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最后从全局角度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 孙航解瀚光王兆
- 汽车标准化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本文给出了汽车标准化的基本内涵、研究内容和主要特征,论述了汽车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并从标准化理论、政策与管理、产业与技术、国际形势、资源保障等角度分析了影响汽车标准化发展的因素,最后结合汽车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汽车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为把握未来汽车标准化的发展特征提供参考。
- 李云伟燕翙江王兆胡建胡月解瀚光
- 关键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