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衰竭
  • 2篇护理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感染
  • 1篇胆管
  • 1篇胆管引流
  • 1篇胆管引流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心病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血清
  • 1篇氧氟沙星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机构

  • 6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6篇王倩
  • 1篇徐明洲
  • 1篇李云
  • 1篇田丰
  • 1篇刘桂荣
  • 1篇范小斌
  • 1篇张欣
  • 1篇管录宇
  • 1篇周建伟
  • 1篇张世荣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效果分析被引量:26
2021年
目的分析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证(小腹胀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积分、次证(神疲乏力、口腻或纳呆、小便黄、大便干燥)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血红素氧和酶-1(HO-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HO-1、GM-CS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盆腔炎性包块直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腔炎性包块直径(1.24±0.42)cm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41%,4/54)与对照组(5.56%,3/54)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可调节CRP、HO-1、GM-CSF的表达水平,缩小盆腔炎性包块直径,改善症状积分,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张欣王倩张朝甲梁桂娜
关键词:活血补肾方左氧氟沙星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
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及sCD14-ST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及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外科行PTCD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胆道感染分为感染组(n=80)及未感染组(n=112)。检测所有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sCD14-S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三指标对于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整体sCD14-ST、CRP和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且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加重,sCD14-ST、CRP、PCT水平逐渐升高;ROC分析结果表明,血清sCD14-ST、CRP、PCT对于PTCD术后胆道感染诊断价值的Cut-off值分别为33.57 ng/ml、11.38 mg/L、0.57 ng/ml,其中sCD14-ST曲线下面积最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术前CONUT评分≥2、有胆道手术史、术前三指标(CRP、PCT和sCD14-ST)水平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CONUT评分≥2、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CRP、PCT和sCD14-ST指标水平等,应进行针对性预防,sCD14-ST对于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范小斌徐明洲贾亚鹏唐洪王倩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胆道感染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估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研究及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9 年5 月~2013 年5 月到本院就诊的50 例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及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结果 本院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并对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时间大大减短,携带负性情绪患者的人数显然降低.结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同时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各大医院在临床推广.
王倩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冠心病负性情绪
临床应用胺碘酮对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护理观察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理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胺碘酮治疗,并给予实验组精心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40例实验组中,显效3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40对照组中,显效3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过程中加于精心的护理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使用和推广。
王倩
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移动式输液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输液架,包括与人体活动连接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上部设置瓶座和支撑杆,侧面设置活动粘接扣。由于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输液架在所述固定框的上部设置瓶座和支撑杆,侧面设置活动粘接扣,通过将固定框的活动粘接...
张世荣李云刘桂荣田丰周建伟管录宇王倩
文献传递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iR-21和MMP-2及TGF-β1水平变化及意义
2025年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KD)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微小RNA-21(miR-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取2019-03-01-2021-03-3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95例CKD患者纳入研究(设为CKD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对比(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对照组、CK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iR-21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MMP-2和TGF-β1水平。同时,对所有CKD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随访调查,并根据生存情况分为2组:死亡组(18例)、生存组(77例)。采用Cox多因素分析血清miR-21/MMP-2/TGF-β1血清表达对CKD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CKD组血清MMP-2为(92.36±25.74) ng/mL高于对照组(50.14±16.3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43,P<0.001。CKD组miR-21相对表达量3.59±0.88高于对照组1.4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66,P<0.001。CKD组血清TGF-β1为(158.73±40.42) ng/L高于对照组(20.10±4.9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3,P<0.001。CKD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miR-21相对表达量3.43±0.54低于治疗前3.59±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P<0.05。CKD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MMP-2为(73.70±16.11) ng/mL低于治疗前(92.36±25.7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2,P<0.001。CKD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TGF-β1为(118.10±29.19) ng/L低于治疗前(158.73±40.4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8,P<0.001。随访期间,死亡率18.95%(18/95)、存活率81.05%(77/95)。存活组治疗6个月时的血清MMP-2为(70.45±19.36) ng/mL低于死亡组(87.60±23.4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6,P<0.05;同时存活组的血清TGF-β1为(113.55±30.46) ng/L也低于死亡组(137.54±28.7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9,P<0.05;存活组miR-21相对表达量3.36±0.73也低于死亡组3.79±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血清MMP-2(P<0.00
张朝甲张欣王倩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微小RNA-21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