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锋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机械工程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载荷
  • 4篇摩托
  • 4篇摩托车
  • 4篇摩托车车
  • 4篇摩托车车架
  • 4篇车架
  • 3篇道路模拟试验
  • 3篇电驱动
  • 3篇时频
  • 3篇时频域
  • 3篇疲劳寿命分析
  • 3篇频域
  • 3篇总成
  • 3篇壳体
  • 3篇加权
  • 3篇差速器
  • 3篇差速器壳
  • 3篇差速器壳体
  • 2篇多目标优化
  • 2篇虚拟试验

机构

  • 15篇重庆理工大学
  • 2篇重庆清研理工...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通用汽车...

作者

  • 16篇熊锋
  • 11篇邹喜红
  • 4篇袁冬梅
  • 3篇石晓辉
  • 3篇王超
  • 1篇王登峰
  • 1篇王锐利
  • 1篇郝建军
  • 1篇谯凯
  • 1篇但远宏
  • 1篇刘云云
  • 1篇刘彦龙

传媒

  • 3篇机械传动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汽车零部件
  • 1篇兵器装备工程...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5
  • 6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包括:建立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的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验证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计算验证成功的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的单位转矩载荷下应力关系;计算电驱动总...
邹喜红 苟林林袁冬梅熊锋王超 蒋明聪 凌龙 王占飞
文献传递
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研究
2025年
应力-应变特性是聚脲金属复合层板疲劳强度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因此提出了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在复合层板有限元模型的聚脲层和金属层之间插入cohesive单元模拟两者之间的脱粘工艺;在拉伸试验的基础上,采用Ogden二阶超弹性模型建立聚脲本构模型,并分别建立金属弹、塑性和损伤阶段的本构模型,将建立的本构模型及参数应用于有限元模型中完成仿真。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误差均在5%以内。两者的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建立的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邹喜红张艺巍袁冬梅袁冬梅谭云龙邱伟本王秦锋熊锋
关键词:复合层板本构模型应力-应变曲线仿真验证
新型功能梯度变截面双六边形吸能盒耐撞性多目标优化设计
2025年
为协同提升车身耐撞安全性与轻量化水平,设计并提出一种新型功能梯度变截面双六边形吸能盒,提取其下端形状规则子结构——功能梯度变截面双六边形管(functionally-graded variable section double-hexagonal tube,FS-DHT)为对象并进行了参数化几何建模;建立了FS-DHT轴向压溃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比较研究了FS-DHT与传统双六边形直管(straight DHT,S-DHT)、双六边形锥管(conical DHT,C-DHT)轴向压溃耐撞吸能特性优劣;探究了FS-DHT管壁厚、内/外六边形管上、下端面外接圆半径差及梯度指数对其轴向压溃耐撞吸能特性作用规律;结合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响应面代理模型和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FS-DHT进行了耐撞性多目标优化设计及验证,并进一步建立了“保险杠-吸能盒”总成轴向压溃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FS-DHT优化前后对集成其结构的功能梯度变截面双六边形吸能盒耐撞性提升效果。结果表明,FS-DHT优化后其比吸能提升了21.61%且初始峰值压溃力降低了13.40%,同时促成功能梯度变截面双六边形吸能盒吸能量提升了17.14%且保险杠处对应初始峰值压溃力降低了6.46%,取得了良好的耐撞性多目标协同优化效果,为协同提升车身耐撞性与轻量化水平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结构与新思路。
熊锋曾书朋王占飞张帅王登峰王登峰
关键词:功能梯度变截面耐撞性多目标优化
一种两轮车有人与无人两用制动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轮车有人与无人两用制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制动总泵、制动总泵推杆、踏板组件以及线控伸缩组件;所述制动总泵推杆分别连接至所述制动总泵以及所述踏板组件,所述线控伸缩组件的伸缩轴通过止推套筒连接至所述踏板组件;所...
熊锋杨正旭石晓辉黄剑鸣但远宏
文献传递
凸轮加压CVT设计与仿真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目前的CVT液压控制系统能量消耗大、控制系统复杂、金属带的轴向偏斜限制变速比和传动能力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凸轮加压式CVT液压控制系统。该系统是由凸轮自动加压装置和闭式液压控制系统组成,凸轮加压装置自动地提供全部的夹紧力,液压控制系统提供辅助夹紧并控制传动比变化。设计的液压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省去了昂贵的换向阀,且减少了溢流损失,因此具有组成零部件少、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的优点。介绍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凸轮加压式CVT液压控制系统具有动态响应快、稳定性能好等显著优点。
郝建军刘云云兰家水熊锋
关键词:CVT动态特性
摩托车车架多轴向多激励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车架是摩托车整车的承载脊梁,由于路面激励等外部激励源的存在,车架长期工作在剧烈的振动冲击之下,车架的疲劳破坏或断裂成为摩托车产品在用户市场反馈最突出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高效合理的车架疲劳可靠性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传统...
熊锋
关键词:摩托车车架虚拟试验
文献传递
摩托车车架模态特性的数值模拟与试验被引量:1
2014年
摩托车车架的模态特性是车架其他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为满足某新款摩托车车架设计开发的需要,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车架的模态特性。利用Hyper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车架模态特性的数值模拟,提取和分析了车架的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LMS.TEST.LAB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对车架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并采用模态拟合法和模态置信法(MAC)进行了模态试验结果验证,为车架的减振降噪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熊锋邹喜红石晓辉昌诗力
关键词:摩托车车架模态特性数值模拟模态试验减振降噪
基于实测载荷谱的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提出了基于实测载荷谱的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分析方法。以某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壳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仿真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差速器壳体实测载荷谱作为载荷输入,以实车行驶工况为边界约束条件,对差速器壳体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综合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结果、名义应力法及壳体修正S-N曲线,对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差速器壳体疲劳失效位置与实际行驶时疲劳失效位置一致,基于实际行驶载荷谱能够准确分析差速器壳体实际行驶疲劳寿命情况。
邹喜红苟林林熊锋王超蒋明聪林于强王万英
关键词:模态试验动力学分析
一种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包括:建立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的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验证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计算验证成功的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的单位转矩载荷下应力关系;计算电驱动总...
邹喜红 苟林林袁冬梅熊锋王超 蒋明聪 凌龙 王占飞
双离合器变速器振动与冲击载荷谱的采集与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在分析双离合器变速器(DCT)实际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基础上,选取表征DCT关键零部件运动和受力特征的载荷谱测点,按某企业整车耐久性试验方法在襄阳汽车试验场采集大量载荷谱。对采集的振动冲击载荷谱进行了时域和频域分析,提取了载荷谱特征。结果表明:采集的道路载荷谱真实可靠,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为分析和评价DCT关键零部件疲劳可靠性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基础数据。
谯凯邹喜红石晓辉熊锋刘彦龙
关键词:双离合器变速器载荷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