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传亮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悬浮体
  • 4篇染色
  • 4篇浮体
  • 3篇羊毛
  • 3篇细羊毛
  • 3篇拉细羊毛
  • 2篇染色研究
  • 2篇快速染色
  • 2篇LANASO...
  • 1篇动力学
  • 1篇动物纤维
  • 1篇水性
  • 1篇水性聚氨酯
  • 1篇染料
  • 1篇染色工艺
  • 1篇热分解
  • 1篇热分解动力学
  • 1篇热分解反应
  • 1篇热重
  • 1篇热重分析

机构

  • 6篇西安工程大学

作者

  • 6篇涂传亮
  • 4篇邢建伟
  • 4篇任燕
  • 2篇徐成书
  • 1篇赵后阳
  • 1篇贺江平
  • 1篇栗志广

传媒

  • 2篇陕西纺织
  • 1篇毛纺科技
  • 1篇印染
  • 1篇环球聚氨酯

年份

  • 6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拉细羊毛Lanasol快速染色研究
微悬浮体快速染色技术是指在微悬浮体化助剂的作用下,使染料在染液中以一定大小的聚集体的形式存在,从而增大了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使染料在较低的温度和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吸附到纤维上,当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染料聚集颗粒开始解聚,...
涂传亮任燕邢建伟
关键词:拉细羊毛
文献传递
水性聚氨酯薄膜的热重分析及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以聚氨酯薄膜为分析对象,用TGA研究其热分解行为,采用微分法和简单图解法分别计算出了热分解反应的反应级数、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聚氨酯薄膜的热分解开始于240-270℃,当温度达到400℃左右,聚氨酯已经分解完成,通过两种方法得到的活化能、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基本相近。文中还分析探讨了薄膜的热分解反应机理,推断表明,水性聚氨酯薄膜的热分解机理为受相边界控制的收缩圆柱体。
韩君涂传亮贺江平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热分解反应反应机理
提升鸡毛蛋白助剂对含铬废水吸附性能的研究
2010年
1前言研究表明,废弃羽毛对重铬酸根离子、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韩君涂传亮赵后阳
关键词:含铬废水助剂重金属离子
拉细羊毛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参数分析
2010年
为了缩短拉细羊毛纤维染色时间(减少纤维损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验建立在Lanasol染料手册推荐的染普通羊毛纤维的常规染色工艺基础上,分析影响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参数——助剂EX、DL等对拉细羊毛纤维染色上染速率的影响,确定最适合的参数量从而得出适合于拉细羊毛纤维微悬浮体染色的工艺。同时从染色样品的K/S值、匀染性和染色牢度方面比较了传统染色和微悬浮体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在适合的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参数下,既能显著缩短拉细羊毛的染色时间(减少纤维损伤),有利于拉细羊毛的后续加工,节约能源,又能保证染色样品的匀染性、牢度等性能指标。
涂传亮邢建伟任燕徐成书
关键词:拉细羊毛
狐狸绒的Lanasol染料微悬浮体染色被引量:4
2010年
用Lanasol系列活性染料对狐狸绒进行染色,在染色阶段加入特种助剂使染料微悬浮体化,改变染料在染液中的存在状态,从而提高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能实现上染阶段的快速升温,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优化的染色工艺为:甲酸1.5%(omf),微悬浮体化助剂FY-1和FY-2用量分别为0.5%(omf)和1%(omf),染色温度80℃,染样强力较传统工艺的高,且手感更膨松柔软。
栗志广涂传亮邢建伟徐成书任燕
关键词:活性染料动物纤维
拉细羊毛Lanasol微悬浮体快速染色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Lanasol系列染料以微悬浮体快速染色技术对拉细羊毛进行染色,比较了传统染色和微悬浮体快速染色工艺Lanasol系列染料对拉细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以及染色产品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快速染色工艺,在保证透染和匀染的前提下,能显著缩短拉细羊毛的染色时间,减少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有利于拉细羊毛的后续加工,也节约了能源,同时微悬浮体快速染色工艺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也较高,并且染色样品色泽鲜艳,手感良好。
涂传亮任燕邢建伟
关键词:拉细羊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