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防接种
  • 3篇接种
  • 2篇无脊髓灰质炎
  • 2篇无脊髓灰质炎...
  • 2篇免疫策略
  • 2篇脊髓灰质炎
  • 2篇风疹
  • 1篇代码
  • 1篇登记产品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疫苗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 1篇实验室确诊
  • 1篇数据库
  • 1篇水痘
  • 1篇死亡病例分析
  • 1篇图片
  • 1篇图片数据库
  • 1篇确诊

机构

  • 9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9篇胡家瑜
  • 9篇沈洁
  • 6篇王于超
  • 6篇陶黎纳
  • 3篇杨建萍
  • 2篇陆菁
  • 2篇白庆瑞
  • 2篇李秀珠
  • 2篇刘敏勇
  • 2篇赵丽丽
  • 2篇汤素文
  • 1篇施燕
  • 1篇袁政安
  • 1篇张金芳
  • 1篇李崇山
  • 1篇瞿渭萍
  • 1篇黄卓英
  • 1篇瞿伟萍

传媒

  • 4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上海市2007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进展
2009年
杨建萍胡家瑜李秀珠刘敏勇陆菁李崇山陶黎纳沈洁
关键词: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常规免疫查漏补种免疫策略基础免疫
上海市郊区健康人群水痘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调查了解上海市健康人群中水痘抗体水平,探讨水痘的免疫策略及相关免疫程序,为水痘的控制消除提供基础。方法采集上海市宝山区及南汇区本市健康人群血样本270份,采用定量ELISA测定水痘IgG抗体,同时调查水痘疫苗的接种史。结果本次调查健康人群水痘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89.15,平均阳性率为56.54%。8月龄~2岁组GMT和阳性率最低,分别为11.42%、17.28%。随着年龄的上升,GMT、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r=0.44,P〈0.01),7~8岁年龄组有个很明显的峰值,GMT达205.72,而9~14岁年龄组有个很明显的谷值,GMT为40.31,30~40岁大年龄组GMT最高达356.96,阳性率达100%。各年龄组间抗体水平及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2,P〈0.01;z0=79.33,P〈0.01)。结论为有效控制水痘传播,建议提升人群对接种水痘疫苗的知晓率,制定合适的免疫接种策略,提高疫苗接种率,在9~14岁抗体低谷人群中增加一剂疫苗的接种。
沈洁胡家瑜汤素文瞿渭萍
关键词:水痘免疫策略
2005年上海市免疫规划工作现况调查
2007年
赵丽丽胡家瑜王于超沈洁
关键词:免疫规划免疫预防中心区
上海市2005年外来人口儿童免疫规划五种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6
200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2005年外来人口儿童免疫规划五种疫苗的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3个区(县)的1~3岁外来人口儿童免疫规划五种疫苗接种率,并开展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五种疫苗接种率与居住区(县)、性别、出生地、出生场所、在上海居住时间有统计学关联,未发现家庭年人均收入对接种率的影响。结论影响外来人口儿童接种率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家长缺乏预防接种知识,须多途径加大预防接种宣传力度,加强郊区(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预防接种人员队伍建设,尽早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王于超胡家瑜陶黎纳赵丽丽沈洁
关键词:预防接种
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检测风疹IgG抗体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汤素文沈洁瞿伟萍胡家瑜施燕张金芳
关键词:IGG抗体风疹报告发病率实验室确诊报告病例监测工作
2005年上海市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进展与评价
2007年
杨建萍胡家瑜李秀珠刘敏勇陆菁陶黎纳王于超沈洁
关键词: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急性弛缓性麻痹无脊灰状态感染病例病例监测
上海市2006~2008年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与疫苗的联系,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对上海市2006~2008年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的6例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中,1例为预防接种后"变态反应致呼吸循环衰竭",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其余5例均为偶合症,其死因与预防接种无关。结论偶合症是预防接种后死亡常见的类型,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是正确处理预防接种后死亡的关键。
胡家瑜黄卓英陶黎纳王于超沈洁白庆瑞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上海市1990-2006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了解1990—2006年上海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0-2006年上海市传染病报告疫情数据库,数据采用Excel整理与分析。结果1990—2006年上海市风疹报告发病率为0.15/10万~451.57/10万;1993年上海市发生风疹大流行,是风疹发病最高的年份,共报告风疹病例58 104例,1998年是风疹发病的最低年份,共报告19例;1990—1994年(疫苗使用前)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3.00/10万,在疫苗使用前,风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风疹病例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即以5~9岁和10~14岁年龄组为主。1995年开始在上海市大规模使用风疹联合疫苗(MMR)后,全市MMR接种率达85%以上。风疹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每年报告风疹发病数除1995年外均<100例,风疹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苗使用后,风疹发病的年龄构成有所改变,0~4岁发病年龄构成增加,占总发病数的21.00%,且发病年龄有逐年后移趋势,2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占总发病数的31.62%,1995—2006年25~29岁年龄组和30~34岁年龄组风疹发病率均高于疫苗使用前(除1993年)相同年龄组的发病率。结论上海市风疹发病年龄后移。
胡家瑜陶黎纳沈洁王于超
关键词:风疹风疹疫苗
利用代码识别管理预防接种制品的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代码识别管理预防接种制品的管理系统。其包含有系统计算机、终端机、打印机、输入装置、制品代码信息数据库、代码发生器、产品代码表数据库、产品代码标牌、制品仓库管理系统、制品财务管理系统、产品实物图片数据库、...
袁政安陶黎纳胡家瑜王于超杨建萍沈洁白庆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