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玉
- 作品数:20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医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3
- 2016年
- 临床实践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针对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我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实施了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广受师生好评。中医临床案例教学法是提高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 吴雁郑峰林燕玉
- 关键词:中医临床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法研究生教育临床实践教学
- 健脾清化散瘀为主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 目的: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为主,佐以活血化瘀"立法,采用"健脾清化散瘀饮"口服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以观察中药在隆起糜烂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83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中医组予内...
- 柯晓林燕玉付肖岩黄恒青王文荣胡光宏高尤亮杨春波
- 关键词:隆起糜烂性胃炎兰索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 文献传递
- 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法效果评价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福建中医药大学本科2008级中医甲班全部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组),对2008级中医乙班部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组)。结果:案例教学组学生案例成绩、期末成绩、自我评估均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案例教学法促进了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结论: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行性,受到学生欢迎,值得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推广。
- 郑峰杨鸿李翠云吴雁林燕玉洪江淮林琼陈沁张芸
-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 柴胡疏肝散通过肠肝轴调节肠道菌群改善NAFLD大鼠肠黏膜屏障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通过肠肝轴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防治肝郁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捆绑法制备肝郁气滞型NAFLD大鼠模型。选用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和模型组75只。模型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细绳捆绑四肢限制活动,再高脂喂养3周。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NAFLD模型组、西药组(非诺贝特20mg/kg)、中药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散2.5g/kg)、中药中剂量组(5g/kg)和中药高剂量组(10g/kg)。正常对照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8周。处死大鼠,收集血清、肝脏及结肠组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肠组织免疫学标志物及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柴胡疏肝散降低了大鼠血清中TG、TC、LDL、ALT和AST水平(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能减轻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和病理损伤,肝细胞内脂滴减少。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柴胡疏肝散增加了结肠组织中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恢复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使其趋近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对肝郁气滞型NAFLD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 何顺勇郑琳赖金枚林燕玉叶诚乾乔建峰
-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黏膜屏障
- 基于李东垣脾胃学说探析“中满者,泻之于内”
- 2025年
- 本文基于脾胃学说,指出中满的发生以脾胃亏虚为本,湿邪流溢为标,滞气夹湿为变,瘀血停留为果,以“虚中夹实”证多见,并非全是痞满纯实之证。通过对李东垣《兰室秘藏》中满的证治方药进行分析,认为中满的核心病机在于“土虚湿蕴”,以禀赋阳气盛衰为判别标准,具体分为“水寒土湿”和“土湿郁热”两方面,不仅贯穿病变之始终,更参与了病情的发生与发展。围绕“土虚湿蕴”核心病机,进一步明确《黄帝内经》“泻”的具体内涵在于“上下分利湿邪,始调气,终治血”,非“攻下”一法所囊括。基于此,提炼出李东垣治疗中满有“甘温建中,崇土制湿;辛热温散,升阳除湿;苦燥淡渗,降泻利湿;理气通滞,活血祛湿”四大方略。本文从李东垣脾胃学说来理解“中满者,泻之于内”,旨在为临床治疗中满病提供新的思路。
- 杨运劼郑敏麟余永鑫吴美琴王建挺阮诗玮林燕玉
- 关键词:脾胃学说《黄帝内经》中满
- 国医大师杨春波分期辨治残胃炎经验探析
- 2024年
- 残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精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对残胃炎的中医药治疗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胃损脾虚、络瘀食积,并应在此基础上分期辨治,急性期应清化湿热方予杨氏清化饮加减;缓解期应分虚实调补,兼见气机失和证予枳实消痞丸、痰湿阻滞证予楂曲平胃散、气血两虚证予八珍汤、肾精亏虚证予胃炎一号加减,验之于临床,每获良效。
- 杨正宁张婷钰胡露楠黄雅滢杨欣怡林湖灿郑泽宇林燕玉黄铭涵柯晓
- 关键词:残胃炎国医大师
- CTP B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26例患者抗病毒治疗长期随访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2008-2011年多次于我院住院治疗符合CTPB级诊断的26例乙肝后肝硬化长期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30个月~7年,平均58个月,收集治疗前后右肝斜径、门静脉宽度、CTP评分、ALT、血清白蛋白、INR、住院次数及平均住院时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右肝斜径、门静脉宽度、CTP评分、ALT、血清白蛋白、INR、住院次数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的抗病毒治疗,对CTPB级的肝硬化患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用药期间仍需注意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 高勇罗秋红施光亚林燕玉
- 关键词:乙肝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随访
- 基于Notch1/Hes-1/Math-1信号通路探讨藿砂口服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寒湿证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基于Notch1/Hes-1/Math-1信号通路观察藿砂口服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寒湿证大鼠的影响,揭示其修复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束缚应激法配合苦寒泻下法及寒湿环境建立IBS-D寒湿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藿砂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另设正常组6只。西药组予匹维溴铵13.5 mg/kg灌胃,藿砂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藿砂口服液3.15、6.3、12.6 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连续4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记录体质量、稀便率、粪便含水率和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RT-PCR检测结肠组织Occludin、ZO-1、Notch1、Hes-1、Math-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Notch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少(P<0.05),稀便率、粪便含水率及AWR评分升高(P<0.05),结肠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肠组织Occludin、ZO-1、Math-1 mRNA表达降低(P<0.05),Notch1、Hes-1 mRNA表达升高(P<0.05),Notch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藿砂口服液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稀便率、粪便含水率、AWR评分降低(P<0.05),结肠组织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藿砂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Occludin、ZO-1、Math-1 mRNA表达均升高(P<0.05),Notch1、Hes-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西药组和藿砂口服液各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Notch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藿砂口服液可能通过抑制Notch1/Hes-1/Math-1信号通路过度活化调节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从而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IBS-D寒湿证大鼠腹泻症状,减轻内脏敏感性和结肠组织炎症反应。
- 林燕玉刘启鸿胡露楠杨正宁高勇何顺勇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寒湿证肠黏膜屏障
- 健脾清化散瘀为主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 【目的】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为主,佐以活血化瘀"立法,采用"健脾清化散瘀饮"口服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以观察中药在隆起糜烂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83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中医组予...
- 柯晓林燕玉付肖岩黄恒青王文荣胡光宏高尤亮杨春波
- 关键词:隆起糜烂性胃炎兰索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 文献传递
- Mini-CEX教学评估法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分析目前中医临床教学存在的不足,探讨Mini-CEX教学评估法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 林燕玉郑峰吴雁
- 关键词:中医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