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雄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仰观俯察的自然意识与俯仰自得的宇宙视角被引量:4
- 2002年
- 魏晋时代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审美文化的形成,其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人们传统的观念,由此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的社会伦理,转向了道家所倡导的自然宇宙,这种转型的认知标识,便是仰观俯察、俯仰自得的心态以及“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号召,其深层意蕴则是人与自然的协和共振。
- 林少雄
- 关键词:文学艺术宇宙审美文化魏晋风度自然意识
- “梦想”照进现实的实践:也论电影中的“技术叙事”
- 2016年
- "技术叙事"是彰显电影技术属性的、区别于传统戏剧、文学叙事的一种新的电影叙事理论概念,至今还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论证的术语。但它对重新厘定电影叙事的框架,以及思索电影如何借助新技术而具有叙事功能方面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技术所具有的叙事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影创作者"描绘"或真或虚的艺术世界的梦想。同时,技术叙事也为真正确立叙事介质在电影叙事学中的中心地位起到一定的佐证作用。
- 林少雄田承龙
- 关键词:电影叙事自我确证
- 侯孝贤的“反骨”:从《刺客聂隐娘》看其电影的东方美学意蕴被引量:6
- 2016年
- 侯孝贤的电影,始终在以"反电影"的方式进行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察、生命思考与影像呈现。具体表现为反动为静、反言如默、反虚入实、反西归中、反武以文,从而形成了其影片"无导演的导演"、演员"无表演的表演"、关注"前因后果无情节"的特征。这一独特风格及影像叙事语法的形成,既与导演的生活阅历、生命体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又与导演对电影艺术本质的体认有关,更与导演所处的华夏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及东方文化对人生的洞察理解有关。正因如此,侯孝贤电影以其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人文关怀与浓郁东方美学意蕴的影像表述,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林少雄
- 关键词:台湾电影作者电影侯孝贤东方美学
- 以易文化研究为本:在文化学与美学之际——王振复教授访谈
- 2011年
- ○王老师,据我所知,长期以来,您同时在《周易》文化美学、中国美学史、中国建筑文化美学等三个领域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每一学术领域都有收获。论著30余种,论文约200篇,真可谓著作等身,这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以及酸甜苦辣的体会。
- 王振复林少雄
- 关键词:文化美学文化研究文化学中国美学史《周易》
- 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以国家形象片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国家形象的塑造,固然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如政治、经济、军事等)与"软实力"(如文化艺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更与其作为重要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的国家形象片的拍摄与传播密切相关。国家形象片作为一个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几乎成为当下各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与策略。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例,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实践上的视觉呈现规律与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当下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
- 林少雄
- 关键词:国家形象视觉呈现
- “女性述史”:都市文化时空的影音呈现——以台湾纪录片《跳舞时代》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摄影机的发明,为人们叙述与书写历史提供了一种比"笔"更为便捷的工具。台湾纪录片《跳舞时代》以摄影机为工具,以历史的影音呈现与还原为主要内容,重述了日据时期(1895-1945)台湾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影片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感受与"灵性内视",为我们展现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女性社会地位变迁,台湾当下社会"女性述史"的普遍现象与必然发展,也为我们展示了女性如何由历史的被书写者转变为历史的书写者的角色身份蜕变过程。
- 林少雄
- 关键词:纪录片纪实影片
-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生态建构被引量:5
- 2013年
- 随着新一轮改革的启动,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组织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情形下,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生态的建构就成为城市发展内涵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与这个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课题。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软的指标,应与一座城市的经济、军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的最高表征是精神,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禀赋与文化气质,也有自己的文化生态。城市文化生态建设,将会使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充实,更加系统完善。一座城市的发展,最终以其文化生态的建设及其繁盛为重要标志。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构建,所以从生命系统论的角度理解,城市是有其自身生长的功能、规律与发展阶段的生命体,对内而言,它应该是一个自足、自生而又充满活力,具有造血功能的生命系统;对外而言,它又是开放、包容、有机的完整系统。因此城市文化生态的建构可以从纵向、横向、活态和模态等四个坐标中寻求自身的定位。
- 林少雄
-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文化建设
- “入世”后中国纪实影片面临的挑战
- 2001年
- 回溯人类文明史,我们会发现,真实、客观地表现和记录现实世界,是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努力。然而这种理想的真正实现,却要一直到十九世纪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大力促进才得以实现。如果对世界电影发展的历史稍加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及早期影片皆为纪实性的影片。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代文化与艺术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现有电视节目类型越来越丰富,然而现在电视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上虚构的多而纪实的少、历史的多而现实的少、肤浅的多而深刻的少、实践的多而理论的少。而那些以贴近现实为其价值取向、关心人的生活状况与生命状态为其丰厚人文底蕴、以非虚构和纪实为其美学风格的电视节目。
- 林少雄
- 关键词:纪实影片电视节目入世美学风格收视率
- 视像时代:命名及特征被引量:8
- 2005年
- 如果从人类文化传播载体形式的特征来看,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主要可分为图画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及视像时代四个阶段。在视像时代,个人文化规范的传承、社会组织形态的构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以至于文化创造的具象表现、文明发展的外在表征,都莫不以视像为其重要的传播手段与存在形式。
- 林少雄
- 关键词:电影电视文化文明
- “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被引量:25
- 2003年
- 运用梳理关键词的方法,对20世纪后20年中国电影两大导演群体的艺术创作进行文化学的比较研究。
- 林少雄
- 关键词: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文化策略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