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钢 作品数:10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CD40-1C/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CD40基因5'非翻译区-1位点C/T多态性在本地区哮喘儿童人群中的分布,探讨其与哮喘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34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儿童门诊健康体检者113名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哮喘组和对照组CD40-1C/T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及IgE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哮喘组和对照组之间C与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与CT+TT基因型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的发病风险是CT+TT基因型的1.75倍[95%可信区间(CI):1.01~3.04]。哮喘组IgE水平在CC与CT、TT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0基因5'非翻译区-1位点CC基因型可能与本地区儿童哮喘的发生有关。 杜建钢 徐红星 竭琼菲 钟桥 吴元建 徐吉成关键词:CD40 哮喘 基因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0和IL-17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10和IL-17的水平,探讨SLE患者炎症反应情况及Treg细胞与Th17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临床已经确诊的SLE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19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血清IL-10和IL-17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测定SLE患者ANA,dsDNA及RNP,Sm,SSA,SSB,并对IL-10和IL-17水平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ANA,RNP,Sm,SSA和dsDNA分组IL-10和IL-17的水平差异。结果 SLE患者IL-10和IL-17水平为63.7±89.0pg/ml和87.7±123.0pg/ml,和对照组20.8±8.9pg/ml和18.5±111.6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IL-10)=3.484,t_(IL-17)=4.076,P均<0.01);SLE患者中IL-10和IL-17阳性组结果为176.5±93.2 pg/ml和237.2±107.5 pg/ml,阴性组为16.2±5.7 pg/ml和12.9±8.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IL-10)=6.875,t_(IL-17)=8.843,P均<0.01);SLE患者IL-10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96,P<0.05)。ANA高滴度组IL-10和IL-17水平为91.8±100.8 pg/ml和135.5±140.9 pg/ml,ANA低滴度组为44.5±76.7 pg/ml和54.4±98.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IL-10)=2.215,t_(IL-17)=2.345,P均<0.05)。抗ds-DNA抗体阳性组IL-10和IL-17水平为87.1±101.1pg/ml和122.4±137.1 pg/ml,抗ds-DNA抗体阴性组为27.4±50.1 pg/ml和28.6±61.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IL-10)=2.904,t_(IL-17)=3.443,P均<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促炎细胞因子IL-17的高水平及高度正相关,说明SLE患者抗炎和促炎反应同时存在,SLE患者Treg细胞与Th17细胞存在失衡,可能在SLE的发生和发展中同时起重要作用。 杨依骏 杜建钢 朱琴芳 俞钱 徐红星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7 1,87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Ab)在人群呼吸道疾病中的检出状况。方法1,87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年龄分为5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P-IgG和MP-IgM。结果MP-Ab阳性率48.0%;阳性率随年龄增高,0-1岁组和1-3岁组阳性率低于平均阳性率,Χ^2检验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3-6岁组、6~14岁组和成人组高于平均阳性率,Χ^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儿童MP-IgM各月阳性率23.3%-35.2%,年平均阳性率29.3%,Χ^2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成人MP-IgM各月阳性率3.7%~25.7%,年平均阳性率13.6%,3月份较高为38.9%,与年平均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月份无显著差异(P〉0.05)。0-1岁、1~3岁、3~6岁、6-14岁和成人组MP-IgM阳性率分别为11.5%、19.3%、34.6%、44.4%、13.6%;MP-IgG阳性率分别为13.3%、23.1%、51.0%、62.1%、53.6%;0~1岁组和1~3组MP-IgM与MP-IgG阳性率Χ^2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年龄增高MP-IgG阳性率增高,3-6岁组和6~14岁组MP-IgM与MP-IgG阳性率Χ^2检验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成人组MP-IgM阳性率低于1~14岁儿童,与MP-IgG阳性率比较P〈0.001。结论人群MP阳性率较高;儿童阳性率无季节差异,成人3月份阳性率较高;MP-IgM可作为0~3岁儿童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指标,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应同时检测MP-IgM和MP-IgG。 杜建钢 赵星 石冬敏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ELISA MP-IGM 先兆子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评估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先兆子痫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45例先兆子痫患者,并收集同期45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含量,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DNF mRNA含量。结果先兆子痫患者及对照组血清BDNF含量分别为2360.40(1916.02~2804.60)pg/ml、2974.67(2296.17~3728.67)pg/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DNF mRNA表达量分别为(1.71±0.76),(2.76±0.99)。先兆子痫患者血清BDNF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RN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BDNF及单个核细胞BDNF mRNA诊断先兆子痫的受试者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685,0.800。结论外周血BDNF在先兆子痫患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BDNF含量下降可能是影响PE的危险因素。 黄宝丽 黄雪滢 许秋芳 徐慧丽 王永珍 杜建钢关键词:先兆子痫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LISA法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ELISA 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存在假阳性的原因,并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方法 以TPPA 对ELISA 检测出的124 例阳性标本以及随机抽取的ELISA 检测阴性的126 例体检标本进行确认试验,进行... 杜建钢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对急诊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PTS)对实验室部分急诊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5月于该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例患者采集3份血标本,分别通过人工运输、PTS(立即)运输、PTS(30 min后)运输这3种运输方式将标本运输至急诊生化室后进行检测。分析与比较3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对急诊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3种不同运输方式后,胆碱酯酶、总蛋白、清蛋白、钾、磷、镁、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脱氢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3种不同运输方式后,对11项生化项目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均有相关性(P<0.001),且相关系数均>0.8。结论PTS可用于急诊生化标本的运输,相比传统人工运输方式对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乳酸脱氢酶水平虽有差异但也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杨依骏 黄宝丽 杜建钢关键词:生化项目 溶血 慢性肾衰竭患者IL-5、IL-6、IL-17水平变化及临床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估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与白介素-17(IL-17)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CRF患者及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浆IL-5、IL-6与IL-17的水平,同时检测其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尿素(UREA)、肌酐(CREA)及尿酸(UA)水平。结果CRF患者血浆IL-5、IL-6与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62(2.75,5.36)pg/mL vs 3.01(1.22,4.08)pg/mL;3.76(1.53,8.07)pg/mL vs 1.22(1.22,3.13)pg/mL;1.22(1.22,3.85)pg/mL vs 1.22(1.22,1.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15,P=0.012;U=4.087,P<0.001;U=3.252,P<0.001)。IL-6水平与患者RBC、HGB成负相关(r=-0.271,P=0.015;r=-0.223,P=0.046)。合并糖尿病CRF患者IL-5、IL-6水平高于未合并患者[3.93(3.27,6.24)pg/mL vs 3.34(1.22,4.69)pg/mL;5.28(3.40,10.25)pg/mL vs 3.01(1.22,5.81)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241,P=0.025;U=2.335,P=0.020)。血浆IL-5、IL-6、IL-17诊断CRF的受试者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731、0.650。结论血浆IL-5、IL-6与IL-17在慢性肾衰竭的诊断及炎症状态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IL-5、IL-6与IL-17水平增高可能是影响CRF的危险因素。 黄宝丽 许悦悦 徐正超 杜建钢 杨辰 许琼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白介素-5 白介素-6 白介素-17 体外溶血对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淀粉酶的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干化学生化分析仪由于其准确度、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分析项目广泛,可以全天候急诊及常规测试,在国内实验室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血清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杜建钢 赵星关键词:溶血 淀粉酶类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生殖道炎症患者和生殖道非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及其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炎症和生殖道非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UU)的流行情况;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于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73例生殖道炎症患者和391例生殖道非炎症患者宫颈分泌物UU-DNA载量。结果①20~29岁组和>30岁组的生殖道炎症患者UU-DNA阳性率分别为69.4%和65.3%,两组χ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21,P>0.05);20~29岁组和>30岁组的生殖道非炎症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0.8%和43.8%,两组χ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91,P<0.05);生殖道炎症患者和非炎症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7.1%和34.5%,两组χ2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8.05,P<0.01)。②生殖道炎症患者UU-DNA载量明显高于非炎症患者(t=4.27,P<0.05)。结论UU是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隐匿性UU感染在生殖道非炎症患者中亦可引起不孕不育;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U快速、敏感。 赵星 杜建钢 陈昭华关键词:解脲支原体 生殖道感染 临产孕妇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抗凝血酶Ⅲ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检测结果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198例产后出血的临产孕妇及284例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血浆D-D、Fib及AT-Ⅲ的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198例产后出血的临产孕妇与284例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比较发现,产后出血的临产孕妇血浆D-D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及AT-Ⅲ的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浆D-D、Fib及AT-Ⅲ的检测对产后出血及其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测、预防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杜建钢关键词:产后出血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