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飞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下肢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硬化
  • 4篇动脉硬化闭塞
  • 4篇动脉硬化闭塞...
  • 4篇下肢动脉
  • 4篇下肢动脉硬化
  • 4篇下肢动脉硬化...
  • 4篇下肢动脉硬化...
  • 4篇闭塞症
  • 3篇腔内
  • 3篇哮喘
  • 3篇干扰素
  • 2篇大隐静脉
  • 2篇血管
  • 2篇隐静脉
  • 2篇再狭窄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气管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李飞
  • 7篇吴成稳
  • 3篇刘剑波
  • 2篇崔文军
  • 2篇周志强
  • 1篇张秀丽
  • 1篇崔超毅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哮喘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γ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免疫学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干扰素γ(IFN-γ)是Th1型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哮喘)的Th1/Th2失衡的机制中具有重要的复杂的多样化作用。尽管研究发现IFN-γ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存在一些矛盾现象,但对这种细胞因子在急性重症哮喘和慢性稳定型哮喘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是一致的。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哮喘的发病中产生作用,包括:IL-17F-IP-10信号通路、转录因子T-bet和GATA-3、NO途径和调节嗜酸粒细胞等。近年来有关IFN-γ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很多。本文就IFN-γ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李飞刘剑波
关键词:干扰素ΓTH细胞哮喘
Smad4对HEC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缺失基因(DPC4/Smad4)对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HEC)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EC,在细胞中转染Smad4真核表达载体,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的细胞中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MTT法测定Smad4对HE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Smad4对HEC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leaved Caspase-3)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水平,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法检测Smad4对HEC中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Smad4真核表达载体能够促进HEC中Smad4 mRNA和蛋白表达。过表达Smad4后的HEC增殖活性降低,G0/G1期细胞增多,细胞凋亡率也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细胞中CDK4、Cyclin D1蛋白水平下降,细胞中ROS水平升高,与正常培养的HE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mad4诱导HEC凋亡,抑制HEC增殖,阻滞细胞周期,机制与促进Caspase-3活化并减少CDK4、Cyclin D1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合成ROS有关。
李飞周志强吴成稳康海涵梁晓丹蔡亚征张毅
关键词:凋亡SMAD4周期
血清miR-199a-5p和miR-342-5p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支架介入术后血清miR-199a-5p和miR-342-5p水平变化,探讨其对ASO患者支架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ASO患者182例均行支架介入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34例和无狭窄组14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患者术后12 h血清miR-199a-5p、miR-342-5p相对表达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O患者支架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99a-5p、miR-342-5p相对表达量预测ASO患者支架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结果再狭窄组术后12 h血清miR-199a-5p(1.32±0.16)、miR-342-5p(1.51±0.22)相对表达量及术后不规律用药比率(38.24%)均高于无狭窄组(0.74±0.22、0.82±0.11、10.14%)(P<0.05),植入支架数量[(2.54±0.31)个]多于无狭窄组[(2.01±0.42)个](P<0.05)。植入支架数量(OR=2.634,95%CI:1.921~3.347,P<0.001),血清miR-199a-5p(OR=2.647,95%CI:1.894~3.400,P<0.001)、miR-342-5p(OR=2.942,95%CI:1.785~4.099,P<0.001)及术后不规律用药(OR=0.978,95%CI:0.542~1.414,P<0.001)是ASO患者支架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血清miR-199a-5p、miR-342-5p相对表达量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92、1.01时,单独及联合预测ASO患者支架介入术后再狭窄的AUC分别为0.795(95%CI:0.625~0.965,P<0.001)、0.773(95%CI:0.614~0.932,P<0.001)、0.823(95%CI:0.658~0.988,P<0.001)。结论ASO支架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miR-199a-5p、miR-342-5p表达增高,二者联合预测ASO患者支架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较高。
康海涵李飞吴成稳崔文军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再狭窄
静脉腔内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等的影响,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手术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浅静脉血流速度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AVVQ)对患者进行评估,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酸胀疼痛、下肢肿胀、色素沉着、下肢溃疡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心率[(75.26±10.85)次/min]、浅静脉血流速度[(2.23±0.69)cm/s]、VCSS评分[(7.46±3.64)分]、AVVQ评分[(6.82±3.41)分]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6.28%(7/36)]均低于对照组[(80.92±10.34)次/min、(2.74±0.95)cm/s、(9.72±3.57)分、(10.05±4.62)分、37.21%(16/36),均P<0.05],MAP[(95.48±8.65)mm Hg, 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91.47±8.97)mm Hg,P<0.05]。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可减少血流动力学影响,改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吴成稳康海涵李飞张秀丽
关键词:下肢大隐静脉曲张静脉腔内激光羟苯磺酸钙血流动力学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腔内射频消融及点式抽剥术联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取腔内射频消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抽剥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三组,即A组(26例)、B组(例26)、C组(例28),给予A组患者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给予B组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激光治疗,给予C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射频消融+点式抽剥术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情况、静脉曲张情况、并发症情况、预后指标。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与B组,术中失血量比A组与B组少,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A组与B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C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低于A组与B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14)评分高于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色素沉着减退率、溃疡愈合率高于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复发率低于A组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腔内射频消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抽剥术联合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可有效改善静脉曲张病情。
李飞吴成稳康海涵
关键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下肢静脉曲张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8例拟诊为ASO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踝肱指数(ABI)结果将其分为非ASO组(对照组,32例)和ASO组(研究组,76例)。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数据,并对研究组行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ASO的因素。对研究组行Fontaine分期,根据CTA结果行泛大西洋学会联盟Ⅱ(TASCⅡ)严重程度分级,就血浆Lp-PLA2水平与研究组下肢闭塞严重程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男性、年龄、有吸烟史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OR=1.139,95%CI:1.036~1.252)和高水平的血浆Lp-PLA2(OR=1.025,95%CI:1.010~1.040)是发生ASO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组血浆Lp-PLA2水平与ASO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Lp-PLA2是影响ASO发生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其血浆浓度的升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程度加重,血浆Lp-PLA2可作为评估ASO的早期检测指标。
穆妮热·约麦尔周志强周友栩吴成稳李飞梁晓丹康海涵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
γ干扰素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免疫学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γ干扰素(IFN-γ)是Th1型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Th1/Th2失衡的机制中具有重要的复杂的多样化作用。尽管研究发现IFN-γ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存在一些矛盾现象,但对这种细胞因子在急性重症哮喘和慢性稳定型哮喘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是一致的。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哮喘的发病中产生作用,包括:IL-17F-IP-10信号通路、转录因子T-bet和GATA-3、NO途径和调节嗜酸粒细胞等。近年来有关IFN-γ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很多。本文就IFN-γ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李飞刘剑波
关键词:Γ干扰素TH细胞哮喘
脉络宁注射液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对血液循环的改善及对血管内皮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中对血液循环的改善及对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下肢ASO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脉络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黏附因子、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黏附因子血浆内皮素(ET-1)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ET-1及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炎症因子IL-6、IL-8、TNF-α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vs.76.91%,χ^(2)=4.727,P=0.030)。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45%vs.9.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749)。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下肢ASO,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黏附因子与炎症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疗效显著。
康海涵李飞吴成稳崔文军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前列地尔脉络宁血液循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糖代谢及脂代谢指标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术后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下肢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随访1 a,根据随访期间ISR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ISR组(n=59)和非ISR组(n=101)。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将筛选出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下肢ASO患者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出院前1 d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下肢ASO患者术后发生ISR的价值,绘制决策曲线分析出院前1 d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下肢ASO患者术后发生ISR的净受益率。结果160例患者中59例发生ISR,发生率为36.88%。ISR组与非ISR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合并症、患侧、Fontaine分期、外周血空腹血糖、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吸烟者占比及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高于非ISR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低于非IS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HbA1c、血清LDL水平升高是下肢ASO患者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00,P<0.05),血清HDL水平升高是下肢ASO患者术后发生ISR的保护因素(比值比<1.00,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HbA1c、血清LDL、HDL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下肢ASO患者术后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0.761、0.654、0.824,特异度分别为0.861、0.792、0.851、0.663,灵敏度分别为0.525、0.678、0.424、0.864。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下肢ASO患者术后出院前1 d外周血HbA1c、血清LDL、血清HDL联合预测ISR发生的净受益率高�
吴成稳崔超毅康海涵李飞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代谢脂代谢支架内再狭窄
干扰素-γ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化生及其分泌黏蛋白Muc5ac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气道的分泌功能亢进和杯状细胞的化生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明显特征。黏蛋白Muc5ac的过度表达是杯状细胞化生和分泌亢进的主要原因。干扰素-γ(IFN-γ)是Th1型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复杂的多样化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小鼠哮喘模型经IFN-γ腹腔注射后肺组织杯状细胞数量和Muc5ac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的机制。
李飞刘剑波
关键词:MUC5AC干扰素-Γ杯状细胞哮喘小鼠气道黏液分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