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 作品数:2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关于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率提高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两组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比较,总结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对策。方法:将63例百草枯中毒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与早期综合干预治疗组(38)例,经治疗后对比病人的死亡率,生存率和肺损伤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病人肺损伤大大下降,出院时间缩短。结论:早期使用电动洗胃,血液灌流,血必净等综合治疗的病人肺损伤下降,提高了生存率。
- 朱峻波李海燕李洪波杨亚非
- 关键词:百草枯急性肺损伤血液灌流血必净
- 急性不全性肠梗阻早期应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治疗时血糖水平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急性不全性肠梗阻是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治疗急性不全性肠梗阻的方法虽多,对血糖水平观察较少。我科采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治疗急性不全性肠梗阻,对血糖水平观察,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李海燕朱俊波杨亚非
- 关键词:不全性肠梗阻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血糖水平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酚氨咖敏中毒心律紊乱32例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酚氨咖敏中毒心律紊乱的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酚氨咖敏中毒心律紊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急性中毒救治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5%GS500mL+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病例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酚氨咖敏中毒心律紊有较好疗效。
- 李海燕朱俊波杨亚非
- 关键词:心律紊乱丹红注射液
-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体会
- 2004年
- 李海燕黄云祥钟林田学峰蔡志或
- 关键词:心肌梗死院前急救
- 集束化护理在静脉预防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 2018年
- 探讨对静脉输液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18年6月~2018年8月到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288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根据临床上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集束化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14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集束化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集束化组和常规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结果:集束化静脉炎的发生几率6例(4.17%)显著低于常规组24例(16.6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李海燕苏丽娟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 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血乳酸变化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血乳酸变化,对判断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将49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两组入院时、入院12小时、24小时抽动脉血查血乳酸,准确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变化。结果:表明死亡组与存活组血乳酸动态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监测血乳酸动态变化,对判断临床疗效及预后有较好参考意义。
- 李海燕朱俊波
- 关键词:中毒动脉血乳酸
-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方法虽多,但效果不理想。我科采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6例,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李海燕朱俊波杨亚非
- 关键词:乙醇中毒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
- 碘伏和黄连素治疗3期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护理
- 2017年
- 碘伏加黄连素粉末外敷用于皮肤压力性损伤创面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急危重症合并3期皮肤压力性损伤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实验组采用碘伏加黄连素粉末外敷,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疗效,实验组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碘伏加黄连素粉末外敷治疗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创面效果显著。
- 李海燕
- 关键词:碘伏护理
- 降纤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 2000年
- 贾帆王建林雷进曹兰芳张云茜杨志秀李成华李海燕
- 关键词:脑梗塞降纤酶静脉溶栓疗法
- 急诊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 2020年
- 针对急诊监护病房患者极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问题,探究一种有效的预防对策和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共选取患者100例,均为急症监护病房患者,给予其分组处理,分别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和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每组有50人,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预防效果分别为96.00%和82.00%,在对两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效果更为显著,而且预防效果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监护室中,将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其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发展中具有积极意义。
- 唐仕凤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