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红

作品数:24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手术室
  • 9篇手术
  • 9篇护理
  • 7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手术室护理
  • 2篇电刺激
  • 2篇电刺激术
  • 2篇心脏手术
  • 2篇胸骨
  • 2篇胸腔
  • 2篇手术期护理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期护理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缺损

机构

  • 23篇贵州省人民医...

作者

  • 23篇李永红
  • 6篇罗梅梅
  • 5篇李旭
  • 5篇舒义竹
  • 4篇陈幼琼
  • 4篇方茜
  • 4篇向道康
  • 4篇冯雯
  • 3篇陈捷
  • 3篇张艳春
  • 3篇兰萍
  • 2篇侯红利
  • 2篇兰莉萍
  • 1篇张大国
  • 1篇陈英
  • 1篇张文斌
  • 1篇杨静
  • 1篇王娟
  • 1篇张琼
  • 1篇叶丰力

传媒

  • 2篇贵州医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第17届全国...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8年
研究零缺陷理论应用于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实验组60例应用零缺陷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和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1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李永红
关键词:零缺陷理论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68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规范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8%(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LA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头晕、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加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能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循环阻力,减轻水肿,改善心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且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李旭舒义竹向道康兰萍李永红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
心脏损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
李永红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前后不同时间段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施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手术室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其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2例,对照组发生风险事件19例,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意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对降低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徐鸣张琼王娟李永红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
一种心外科胸腔撑开装置
一种心外科胸腔撑开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门形架的横杆上滑动套设有滑动座;滑动座的底部旋转设置有撑开机构,销轴的上端旋转穿过一号钳臂的上侧壁后固定插设在滑动座的底部;门形架左侧内壁上通过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固...
厉忠逵刘雯波李永红
文献传递
一种手术室用术中体温检测报警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室用术中体温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底座和箱体,底座为圆柱形结构,底座顶部设有凹槽,底座顶部凹槽内设有旋转支座,旋转支座顶端连接旋转台,旋转台侧壁设有若干插槽,底座顶部一端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限位机构,箱体...
罗梅梅侯红利李永红冯雯杨静陈捷刘婧张海梅东琳陈幼琼陈雯陈英方茜
文献传递
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年
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选择此段时间本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常规手术室护理的为对照组(n=70),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为研究组(n=70),对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心理评分等方面展开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心理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为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展开各项护理活动,有助于提升术后的舒适度,从而提升了护理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李永红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
胸骨左缘肋间入路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胸骨左缘肋间入路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适应证、方法、可行性及优势。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38例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男85例,女53例,年龄(11.10±0.80)岁,年龄范围为6~17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正中开胸入路组(n=75)与胸骨左缘入路组(n=63),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检测指标、术后3 d心、肺、肾相关检查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骨左缘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96.30±1.50)min]、体外循环时间[(47.70±0.8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7.60±0.40)min]、术后引流量[(113.60±5.40)ml]、呼吸机使用时间[(7.71±0.15)h]、ICU停留时间[(16.43±0.22)h]均少于开胸入路组[(105.80±1.40)min、(49.20±0.90)min、(18.70±0.40)min、(141.50±5.50)ml、(8.71±0.19)h、(18.10±0.3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左缘入路组患者术后3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70±0.60)U/L]、总胆红素[(13.94±0.68)μmol/L]、血肌酐[(60.31±1.02)μmol/L]均低于正中开胸入路组[(26.29±0.66)U/L、(16.93±0.49)μmol/L、(61.76±0.93)μmol/L],左室射血分数[(58.05±0.36)%]高于正中开胸入路组[(55.5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开胸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8.0%(6/75)]与胸骨左缘入路组[0%(0/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左缘肋间入路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确切,适合于可心外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患者。
罗洪波蒋振威张文斌李永红
关键词:肋间隙室间隔缺损
一种手术室输液输血护理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室输液输血护理器,包括垫体,所述垫体的上表壁粘接有柔垫层,所述柔垫层的上表壁中间位置处粘接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内部填充有加热丝,所述柔垫层的上表壁且位于发热层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
罗梅梅侯红利李永红方茜张艳春陈幼琼
文献传递
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
本文根据手术室病理标本在保留、存放、送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室病理标本进行管理,使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保证手术标本安全。
李永红
关键词:手术室病理标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