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重症
  • 5篇护理
  • 2篇重症护理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症
  • 2篇危重症护理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2篇教育
  • 2篇ECMO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生
  • 1篇大学生生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导管维护
  • 1篇学生生命
  • 1篇循环衰竭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桃姿
  • 6篇徐凤玲
  • 5篇蔡月红
  • 3篇胡少华
  • 2篇刘钢
  • 2篇宫娟
  • 1篇张秀梅
  • 1篇倪秀梅
  • 1篇朱瑞
  • 1篇付红
  • 1篇徐凤玲
  • 1篇吴芳芳

传媒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用于重症医学科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评价在重症医学科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未实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重症医学科选取40例患者应用传统质量控制并作为对比组,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实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重症医学科选取40例患者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作为质量组,对其身体约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比评估结果。结果:质量组身体约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17.50%、7.50%)均低于对比组(42.50%、37.50%),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减少身体约束使用情况,效果确切,建议临床应用。
蔡月红蔡圣年徐凤玲李桃姿
关键词:安全管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监护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早期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全身毛细血管渗漏,液体转移到第三间隙等原因导致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病早期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可改善全身组织细胞灌注,从而避免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及胰腺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该文就SAP发病早期液体复苏的认识及监护等方面进展加以综述。
李桃姿
关键词:胰腺炎监护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安全院际转运方案的构建及实施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患者安全院际转运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行ECMO院际转运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转运流程实施转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院际转运流程基础上,基于循证构建并应用ECMO安全院际转运方案进行转运。比较安全院际转运方案实施前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ECMO院际转运知识知晓得分、院际转运效率、院际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对ECMO院际转运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观察组管路预充时间与置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院际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院际转运方案可提高医护人员院际转运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院际转运效率,减少院际转运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徐凤玲章翀胡少华李桃姿杨伟汪璐璐王翠宫娟倪秀梅李京京
关键词:重症患者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体外膜肺氧合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PICC维护网的建立与管理初探
2017年
探讨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延续护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方法:建立PICC导管延续护理小组,完善PICC维护网,并且在微信平台上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结果:在微信平台上,消息阅读量在上升,并且PICC维护的满意度在不断的上升。结论:在微信平台上建立PICC维护网,可以完善患者对PICC导管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
李桃姿申小霞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PICC导管维护
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2020年
讨论重症肺炎患者接受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接受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各31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SpO2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aO2/FiO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6.45%)低于对照组(32.26%),P<0.05。结论: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率,值得应用推广。
蔡月红蔡圣年徐凤玲李桃姿
关键词:ECMO俯卧位通气重症肺炎护理干预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6年
探讨亚低温冬眠疗法中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 2014 年 1 月至 2015年 3 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 分)60 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研究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 各 30 例,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愈 19 例, 好转 10 例, 死亡 1 例, 存活率为 96.7%,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会人员对亚冬眠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高热期、温度控制期及过渡期中护理细节的重视,在复温阶段密切检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及多种并发症的先兆特征,能够对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降低了治疗风险和死亡率,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
朱霏霏徐凤玲李桃姿吴芳芳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教育信息化视域下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改革探究
2021年
探究教育信息化视域下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改革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10月危急重症护理教学120例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教育信息化视域下教学,对比两组教学结果。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单项操作成绩、综合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学信息化视域下教学模式应用于危急重症护理教学中,可有效提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整体应用效果显著。
李桃姿徐凤玲蔡月红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急危重症护理
构建ECMO支持患者院际转运安全模式被引量:9
2022年
确保患者安全是院际转运的重点课题。按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ECMO支持患者院际转运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安全因素框架理论,经过科学循证、专家指导、专家函询等,以重症医学科为主导,以120急救中心为桥梁,以转诊医院为基础,构建了ECMO支持患者院际转运安全模式,优化了ECMO院际转运安全管理方案,形成了三位一体院际转运同质化培训体系,打造了专业、高效的ECMO院际转运团队。模式的实施,提高了院际转运效率,减少了院际转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了ECMO支持患者生命安全。
李桃姿章翀徐凤玲胡少华杨伟高婷宫娟徐恭霞蔡月红刘钢
关键词:ECMO
不同体位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9年
讨论颅脑损伤患者接受不同体位疗法干预,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78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体位排痰疗法的不同分组各39例,观察对照组(施以仰卧位吸痰疗法)、研究组(施以侧卧位吸痰疗法)干预结果。结果:治疗7d后,研究组呼吸道黏膜损伤率与痰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部感染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肺部感染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部感染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卧位吸痰疗法干预,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桃姿徐凤玲蔡月红刘钢
关键词:体位疗法颅脑损伤肺部感染
基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本科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本科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学习危重症护理课程的护理本科1班学生63人为观察组,采用基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护理本科2班学生64人为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2组课程考核成绩、批判思维能力评分、临床决策能力评分、核心急救能力评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理论考核成绩、综合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临床决策能力评分、核心急救能力各维度得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在本科危重症护理教学中实施基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与临床决策能力,提升核心急救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朱瑞周玉娟张秀梅付红李桃姿胡少华
关键词:医学教育生命教育护理本科危重症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