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起高校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和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2009年5月19日,东阳市某职业学院19名学生因进食校外流动摊贩提供的糯米饭团先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测,证实为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李月华叶菊莲韦俊超
- 关键词:食物中毒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 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一起汤卜逊沙门菌食物中毒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一起食物中毒所分离的汤卜逊沙门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对分离的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后,进行PFGE检测并用Bio 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分析并绘出聚类分析图。结果:此次食物中毒分离到8株沙门菌,其中5株是从病人大便或肛拭分离,1株是从厨房抹布分离,2株是从剩余食物分离。经PFGE分析,病人的5株和剩余羊肉的1株完全相同,牛肉和抹布中的2株有1~2条电泳条带的差异。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羊肉携带的汤卜逊沙门菌引起。
- 李月华叶菊莲韦俊超王雅琴
-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食物中毒同源性分析
- 一株新MLST型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对从住院病人脓液标本中分离的创伤弧菌(2012-DY VV1)进行病原学分析与研究。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生化鉴定和耐药性分析;采用PCR方法检测溶细胞素vvhA基因,及vcg和16S rRNA基因分型;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该菌株经生化鉴定为创伤弧菌(概率为90%);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都敏感,但对头孢唑啉、头孢替坦中度敏感;PCR检测vvhA阳性,为vcgC-16S rRNA B基因型;菌株的序列型为glp6,gyrB 6,mdh 2,metG 12,purM 7,dtdS 15,lysA 12,pntA 7,pyrC 9,tnaA 15。结论该菌株的vcg和16S rRNA PCR分型为CB型,提示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MLST分型为新发现的ST菌株,被命名为ST136,注册号为id-218。
- 韦俊超潘军航李月华
- 关键词:创伤弧菌基因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
- 一起丧宴引致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测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查找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该起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引起食物中毒的相关样品共27份,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2008进行目的菌的分离检测;并对各分离株进行生化反应、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及PFGE检测;同时采集病人双份血清与分离株进行相应抗体检测。结果:在4份病人大便,1份病人肛拭,1份抹布及2份剩余食物中检出8株汤卜逊沙门菌,各分离株的生化反应、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结果基本一致,PFGE结果提示8株汤卜逊沙门菌有同源性;6位病人双份血清平均抗体滴度有11.28倍增长。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物学检测分析证实,这是一起因食用被汤卜逊沙门菌污染的牛肉、羊肉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王雅琴叶菊莲韦俊超李月华
- 关键词:沙门菌食物中毒
- 东阳市2006—2007年餐饮具消毒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切断食源性疾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东阳市不同规模饮食单位餐饮具卫生状况及消毒质量,进一步加强饮食业的卫生监管工作,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2007年对东阳市城区和乡镇的各类饮食单位的餐具进行了卫生学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李月华
- 关键词:餐饮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管工作餐具消毒饮食单位
- 浙江省东阳市农村居民与宿主动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调查浙江省东阳市农村居民和宿主动物大别班达病毒[DBV,也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的感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个已有SFTS病例报告的镇街,并按照1∶1的配比方法选取3个地貌相似但无病例报告的镇街,每个镇街选取2个村作为研究区域,采集居民和宿主动物血清。人血清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SFTSV抗体检测,动物血清样本采用双抗原夹心法进行检测。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对研究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农村居民1117人,SFTSV抗体阳性22例,阳性率1.97%,不同性别、职业、年龄组间SFTSV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居住村既往有SFTS病例报告、近5年有蜱叮咬史与SFTSV抗体阳性存在统计学关联,比值比(OR)分别为2.994[95%置信区间(CI):1.277~7.021]和3.563(95%CI:1.227~10.342),均P<0.05。在羊、犬、牛和猪这4种家养动物中,羊和犬的SFT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83%(11/24)和7.69%(3/39),调查的7头牛和20头猪均未检测到SFTSV抗体阳性,不同动物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59,P<0.001)。调查鼠类183只,检出SFTSV抗体阳性1只。结论东阳市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和动物宿主均检出SFTSV抗体阳性,既往有病例报告地区抗体检出率高于无病例报告地区,提示东阳市SFTSV的流行范围超过预期,今后在SFTS的防控中除了做好灭蜱工作外,还需要加强动物管理、宣传教育和灭鼠等工作。
- 吴爱兰贾旭强郭斌陈康吴振华朱翔李月华金旭晶徐悦辰张静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宿主血清学
- 浙江省东阳市2005-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东阳市自1972年报告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以来,20世纪80年代进入发病高峰,年平均发病率34.07/10万[1],90年代后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发病率始终居东阳市乙类传染病前10位。为进一步了解HFRS的流行态势,对2005-2011年的疫情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疫情资料来自浙江省东阳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 吴爱兰陈茂芳李月华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
- 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的实验室检查被引量:2
- 2011年
- 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之一,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2]。近年来,由于出国经商、务工和旅游人员增多,流动人口已成为低疟区的高危人群。2009年7月25日,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1例脑型疟疾病例报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李月华阮卫韦俊超
-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疾多聚酶链式反应
- 东阳市健康人群中流感嗜血杆菌带菌率调查及分型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东阳市不同健康人群中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携带状况,探讨分离株在各型中的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通过采集238份健康人群的咽拭子,将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用生物学分型、血清学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K-B法对分离株进行12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从238份样本中分离到21株Hi,携带率为8.82%,其中〉19周岁组和4~6周岁组携带率较高,分别为22.86%(8/35)和22.22%(8/36),且6周岁以下年龄组的携带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本次调查分离到Hib血清型1株,携带率为0.42%(1/238);其余20株均为不可分型的流感嗜血杆菌(NTHi),携带率为8.40%(20/238);生物学分型以Ⅲ型最多,占38.10%(8/21);19株Hi可分为15个PFGE型,总体相似系数为48.8%,显示各分离株间变异程度大,同源性低;分离株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敏感,但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高达28.57%(6/21)。结论东阳市健康人群中Hi的携带率相对较低,且以不可分型株为主;各分离株的分子多态性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在东阳市没有形成暴发与流行的分子流行病学原因。今后仍需重点加强学龄前儿童携带Hi情况的研究,为Hi所致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韦俊超罗芸李月华
-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携带率脉冲场凝胶电泳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