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海
- 作品数:120 被引量:3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走向共和》给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新的历史观点”?被引量:2
- 2003年
- 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出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这部从宏观角度反映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的历史剧,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认识。以下刊发的一组文章,是历史学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该剧所表现的史实、观点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的看法。
- 李文海
- 关键词:《走向共和》历史观影视评论历史人物历史剧
- 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被引量:47
- 1988年
- 论述了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概要地介绍了中国近代自然灾害的历史面貌,灾荒与近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清朝政府的救荒对策。
- 李文海
- 关键词:灾荒史《清史稿》清朝政府近代历史近代经济
- 《康济录》的思想价值与社会作用被引量:10
- 2003年
- 本文对乾隆帝“钦定”、陆曾禹编著的救荒专著《康济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具体的分析。既充分肯定该书倡导的灾荒观的积极意义 ,论述了该书对历史上救荒实务总结、推广的社会价值 ,又实事求是地指出该书存在的历史局限。文章认为 ,这部著作在展现作者敏锐的观察力、睿智的思考和炽烈的爱心的同时 ,也反映出作者在认识问题上的某些谬误和片面。
- 李文海
- 关键词:历史局限社会作用史籍灾荒荒政
- “求真”才能“致用”被引量:3
- 2001年
- 历史学是一门具有重大社会功能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就要尊 重历史的真实,探索历史的真实,把握历史的真实。把握历史的真实愈深刻,历史学的知识 功能、借鉴功能和指导功能发挥得就愈充分。
- 李文海
- 关键词:历史学求真致用
- 怎样看待五四时期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批判
- 2009年
- 在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和历史作用的讨论中.如何看待当时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斗争,无疑是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
- 李文海
- 关键词: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历史作用历史评价五四运动
- 从民族沉沦到民族复兴被引量:1
- 2009年
- 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我们的民族从沉沦到复兴,整整经过200年时间,可以分为六个历史阶段。从这些历史阶段中,可以清楚地读出若干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因为各种和平发展的道路全都被堵塞了,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因为各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试验都失败了,才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因为各种政治力量都不能领导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真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 李文海
-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复兴历史阶段
- 高校学者畅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 1993年
- 国家教委于11月8日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的部分学者畅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的重大意义和他们学习的初步体会。国家教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孝文,党组成员、专职委员林炎志及张文松同志参加了座谈会。这里摘要刊登与会部分同志的发言。
- 李文海萧前薛汉伟瞿林东李崇富王锐生赵家祥刘大椿梁柱
- 关键词:邓小平文选学者
- “大臣不廉,小臣必污”
- 2009年
- 李文海
- 关键词:大臣社会风气顺治帝廉洁官员枉法
- 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发言摘编被引量:9
- 1991年
- 现在分析、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非常重要。前几年反传统成了时髦的口号,“全盘西化”思想猖獗,这种情况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很有害,现在应该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加以批判、分析。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想是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也是向往资本主义的一种表现。
- 张岱年季羡林张岂之李文海李侃金冲及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文化
- 需要有教育观念的深刻转变──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一点体会被引量:1
- 2000年
- 李文海
- 关键词:教育观念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