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海

作品数:120 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历史地理
  • 36篇政治法律
  • 33篇文化科学
  • 9篇社会学
  • 3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37篇主义
  • 28篇社会
  • 17篇社会主义
  • 16篇史学
  • 15篇政治
  • 13篇民族
  • 13篇教育
  • 12篇社会科学
  • 11篇马克思主义
  • 10篇历史学
  • 8篇学术
  • 8篇中国特色社会...
  • 8篇人文
  • 8篇特色社会主义
  • 7篇有中国特色社...
  • 7篇封建
  • 6篇学科
  • 6篇文科
  • 5篇灾荒
  • 5篇文化

机构

  • 112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国防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务院
  • 1篇科学出版社
  • 1篇中华书局股份...
  • 1篇中共中央党史...
  • 1篇中共中央文献...

作者

  • 117篇李文海
  • 2篇王锐生
  • 2篇石亚军
  • 2篇刘仰东
  • 2篇张岂之
  • 1篇王建朗
  • 1篇章百家
  • 1篇臧运祜
  • 1篇颜军
  • 1篇丛日云
  • 1篇张岱年
  • 1篇戴逸
  • 1篇薛汉伟
  • 1篇赵家祥
  • 1篇徐建新
  • 1篇杨奎松
  • 1篇钱逊
  • 1篇黄兴涛
  • 1篇张海鹏
  • 1篇陈祖武

传媒

  • 16篇高校理论战线
  • 8篇求是
  • 6篇中国党政干部...
  • 6篇北京教育(高...
  • 5篇思想理论教育...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史学集刊
  • 4篇清史研究
  • 3篇史学月刊
  • 2篇人民论坛
  • 2篇近代史研究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历史研究
  • 2篇当代中国史研...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党建
  • 2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理论前沿

年份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13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5篇1997
  • 6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向共和》给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新的历史观点”?被引量:2
2003年
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出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这部从宏观角度反映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的历史剧,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认识。以下刊发的一组文章,是历史学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该剧所表现的史实、观点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的看法。
李文海
关键词:《走向共和》历史观影视评论历史人物历史剧
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被引量:47
1988年
论述了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概要地介绍了中国近代自然灾害的历史面貌,灾荒与近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清朝政府的救荒对策。
李文海
关键词:灾荒史《清史稿》清朝政府近代历史近代经济
《康济录》的思想价值与社会作用被引量:10
2003年
本文对乾隆帝“钦定”、陆曾禹编著的救荒专著《康济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具体的分析。既充分肯定该书倡导的灾荒观的积极意义 ,论述了该书对历史上救荒实务总结、推广的社会价值 ,又实事求是地指出该书存在的历史局限。文章认为 ,这部著作在展现作者敏锐的观察力、睿智的思考和炽烈的爱心的同时 ,也反映出作者在认识问题上的某些谬误和片面。
李文海
关键词:历史局限社会作用史籍灾荒荒政
“求真”才能“致用”被引量:3
2001年
历史学是一门具有重大社会功能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就要尊 重历史的真实,探索历史的真实,把握历史的真实。把握历史的真实愈深刻,历史学的知识 功能、借鉴功能和指导功能发挥得就愈充分。
李文海
关键词:历史学求真致用
怎样看待五四时期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批判
2009年
在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和历史作用的讨论中.如何看待当时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斗争,无疑是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
李文海
关键词: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历史作用历史评价五四运动
从民族沉沦到民族复兴被引量:1
2009年
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我们的民族从沉沦到复兴,整整经过200年时间,可以分为六个历史阶段。从这些历史阶段中,可以清楚地读出若干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因为各种和平发展的道路全都被堵塞了,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因为各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试验都失败了,才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因为各种政治力量都不能领导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真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李文海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复兴历史阶段
高校学者畅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993年
国家教委于11月8日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的部分学者畅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的重大意义和他们学习的初步体会。国家教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孝文,党组成员、专职委员林炎志及张文松同志参加了座谈会。这里摘要刊登与会部分同志的发言。
李文海萧前薛汉伟瞿林东李崇富王锐生赵家祥刘大椿梁柱
关键词:邓小平文选学者
“大臣不廉,小臣必污”
2009年
李文海
关键词:大臣社会风气顺治帝廉洁官员枉法
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发言摘编被引量:9
1991年
现在分析、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非常重要。前几年反传统成了时髦的口号,“全盘西化”思想猖獗,这种情况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很有害,现在应该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加以批判、分析。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想是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也是向往资本主义的一种表现。
张岱年季羡林张岂之李文海李侃金冲及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文化
需要有教育观念的深刻转变──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一点体会被引量:1
2000年
李文海
关键词:教育观念素质教育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