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堂
-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圣战与十字军——历史情结与普世意识的危机被引量:1
- 2002年
- 李文堂
- 关键词:历史情结反恐怖主义伊斯兰教文明冲突
- “第二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重建被引量:12
- 2024年
- 文化主体性问题,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文化发展道路上不断触及的问题。不同时期的“古今中西之争”,实际都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这样的问题意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文化变迁中不断浮现出来,经常出现在理论界的各种争论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维度,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维度,直接回应并深刻阐释了这个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挥之不去的文化主体性问题。
- 李文堂
-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文化变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也谈“康德之后”——读学术版《西方哲学史》第六卷被引量:1
- 2006年
- 李文堂
- 关键词:《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
- 《法哲学演讲录》导论被引量:3
- 2017年
- 黑格尔于1820年10月发表的《法哲学原理》是依据他作过的三次演讲(海德堡1817/1818年冬,柏林1818/1819年冬和1819/1820年冬)写出的,这篇导论展示了他最后形成的法的概念和法作为客观精神辩证地发展的进程,对于研究他的法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 李文堂
- 关键词:道德伦理
-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被引量:13
- 2002年
- 文化身份是文化的时空定在。文化身份的时间性最终在现代性概念中得到确立,全球化则是文化的空间扩展。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方面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同质化,一方面也在加剧文化乡愁的泛起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一个后儒家时代,一个民族-国家和一种批判的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压力下可能遭际的文化冲突,不是模式化、绝对化的文明冲突,而是复杂境遇中种种张力、纠葛和矛盾聚合、共时的后果。
- 李文堂
- 关键词:文化身份文化乡愁文化冲突多元文化主义
- 贺麟先生对中国思想中“理性”与“自由”的理解
- 2022年
- 我的学术训练,最初也算出自贺麟先生开创的哲学传统。过去我和黄裕生教授经常会聊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学术传统,认为这个传统有自己的特点,即无论翻译与研究,其实是有思想关怀包含在其中的。王路教授曾谈道,这个传统有一种形而上的思想追求。张汝伦教授也强调,要维护形而上的哲学精神。对此我很赞同。这种精神对我影响很大,实际上经常在我平时的工作中浮现出来。如今我们更应当延续文脉,传承传统。我在中学的最后一学期买到了贺麟先生翻译的《小逻辑》。
- 李文堂
- 关键词:学术训练哲学精神哲学传统学术传统
- '士志于道'与杭州的价值建设实践
- 杭州,一个精致和谐的城市,一个大气开放的城市,一个讲究生活品质的城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正以理想主义的激情,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它试图以城市语言、历史与文化,诠释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并以...
- 李文堂
-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观
- 文献传递
- 西方历史的幽灵:新罗马
- 2012年
- 由于基督教的文化传承,罗马帝国之梦像一个历史幽灵,不断复现在各继承国的历史意识当中,也一度成为西方大国崛起与角逐中最深刻的文化动因。这一历史幽灵并没有因为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而消逝,美国的新保守主义的"新罗马"意识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 李文堂
- 关键词:西方文明基督教
-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被引量:25
- 2010年
-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有三个,即Mensch(人)、Person(人、个人)与Individuum(个体),其历史文化内涵有重大差别。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本的中文翻译对"个体"(Individuum)与"个人"(Person)、"个性"(Individualitat)与"人格"(Persnlichkeit)这两组概念不加区分,除了Individuum一词外,基本上都译成了"个性",这样就弱化了马克思植根于启蒙思想传统的"问题意识",一定程度上掩蔽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体"的人格、价值、尊严、自由与解放等重要的思想维度。自然出生的人(Mensch)最终被承认为具有自由"人格"(Persnlichkeit)的"个人"(Person),是植根于基督教思想传统的启蒙运动的结果,马克思接续了启蒙思想,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格"思想,提出了更彻底、更全面、更普遍的自由人格观。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维度,才能更好地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与政治价值,同西方思想展开有效对话与博弈。
- 李文堂
- 关键词:启蒙思想人格
- “士志于道”与杭州的价值建设实践
- 2012年
- 杭州,一个精致和谐的城市,一个大气开放的城市,一个讲究生活品质的城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正以理想主义的激情,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它试图以城市语言、历史与文化,诠释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 李文堂
- 关键词:文化经典人文关怀志于道人文精神中国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