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成媛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造血干细胞
  • 9篇造血干细胞移...
  • 9篇干细胞移植
  • 8篇细胞
  • 7篇造血
  • 7篇造血干
  • 7篇干细胞
  • 6篇护理
  • 4篇心理
  • 3篇导管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疲乏
  • 3篇META分析
  • 2篇心理弹性
  • 2篇移植后
  • 2篇抑郁
  • 2篇中介
  • 2篇术后
  • 2篇文献计量学
  • 2篇静脉

机构

  • 19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南大学
  • 1篇南京市江宁医...

作者

  • 19篇李成媛
  • 7篇刘亚琪
  • 6篇阮春红
  • 4篇黄辉
  • 4篇钟竹青
  • 2篇易琦峰
  • 2篇丁四清
  • 2篇肖秀珍
  • 2篇刘欢
  • 1篇刘敏
  • 1篇唐琪
  • 1篇刘华
  • 1篇冯果
  • 1篇王萌
  • 1篇吴锦如
  • 1篇罗艳姣
  • 1篇姚爱红

传媒

  • 4篇当代护士(上...
  • 4篇护理学杂志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心理干预对癌症复发恐惧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不同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癌症复发恐惧(FCR)的影响。方法:检索中英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不同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FCR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网状meta分析探讨干预效果,以标准化均数差(SMD)、95%置信区间(CI)和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CRA)为效应指标。结果:共纳入34项研究(n=3772),包括接纳承诺疗法(ACT)、感恩拓展干预(GET)、认知行为疗法(CBT)、正念疗法(MT)和综合心理干预(Mul)5种心理干预,根据效果评价时间将其分为干预后即刻组、干预后1~2月组、干预后3~6月组。与常规护理相比,干预后即刻组中,ACT(SMD=-1.80,95%CI:-2.47~-1.13)、GET(SMD=-1.33,95%CI:-2.07~-0.59)、MT(SMD=-0.59,95%CI:-1.03~-0.14)和CBT(SMD=-0.54,95%CI:-0.93~-0.15)可有效降低FCR,ACT的SUCRA值最大(0.96);干预后1~2月组中,GET(SMD=-2.32,95%CI:-2.99~-1.65)、ACT(SMD=-1.46,95%CI:-2.23~-0.70)可有效降低FCR,GET的SUCRA值最大(0.99);干预后3~6月组中,Mul(SMD=-1.82,95%CI:-3.03~-0.61)和MT(SMD=-1.43,95%CI:-2.33~-0.54)可有效降低FCR,Mul的SUCRA值最大(0.90)。结论:不同心理干预在不同效果评价时间点对FCR的效果不同,临床应结合患者特点和资源选择适宜方法。
沈志莹石双姣阮春红李成媛
关键词:癌症心理干预
1例急性白血病并发气单胞菌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2021年
总结1例急性白血病并发左下肢气单胞菌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采取针对性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积极预防及处理感染性休克、贫血、出血、深静脉血栓、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保持营养支持和血糖控制之间的平衡;加强出院宣教,提高患者治疗和随访依从性。经过30 d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骨髓炎好转后出院。患者出院后2个月随访骨髓炎未复发,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顺利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沈志莹李成媛阮春红
关键词:白血病气单胞菌骨髓炎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幸存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国际上对癌症生存者的关注始于1986年癌症生存状态联盟(The National Coalition for Cancer Survivorship,NCCS)的成立,随后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在2005年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2],强调了癌症幸存者的生存需求以及卫生保健系统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的不足,进一步促进人们对癌症幸存者的关注。
华威黄辉李成媛刘欢周仕霜曾利红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生活质量量表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疲乏、心理弹性与抑郁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术后患者裁乏、心理弹性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6-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门诊随访的HSCT术后2年内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心理弹性量表(the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 re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HSCT术后患者的疲乏、心理弹性、抑郁严重度指数得分分别为(25.32±8.02)分、(62.06±14.80)分、(0.50±0.09)分;疲乏与抑郁呈正相关(r=0.598,P<0.01),疲乏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424,P<0.01),心理弹性与抑郁呈负相关(r=-0.633,P<0.01)。心理弹性在疲乏与抑郁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β=0.09,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98%。结论疲乏对HSCT术后患者抑郁既存在直接影响,也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对患者抑郁发挥间接影响作用;血液科护理人员可从疲乏及心理弹性的角度对患者进行干预,以预防和减少HSCT术后患者抑郁的发生。
刘欢李成媛黄辉易琦峰华威曾利红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疲乏心理弹性抑郁中介作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 :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疲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疲乏量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对2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疲乏得分为(25.37±8.40)分,焦虑标准得分为(44.71±7.86)分,焦虑发生率为26.5%,抑郁严重指数得分为(0.50±0.09)分,抑郁发生率为4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是疲乏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46.1%。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广泛存在疲乏,医护人员可通过对患者焦虑、抑郁进行筛查与干预,来降低移植后患者的疲乏。
刘欢黄辉华威李成媛易琦峰姚爱红曾利红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疲乏心理弹性抑郁
疾病感知和认知情绪调节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社会限制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探讨社会限制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以及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3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社会限制量表、疾病感知量表、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分量表和癌症复发恐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得分为13.92±5.28,50.86%存在高水平癌症复发恐惧。社会限制对癌症复发恐惧的总间接效应为0.140,其中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定中介效应分别占10.22%和10.59%,两者的链式中介效应占5.20%。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存在较高的癌症复发恐惧,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社会限制与癌症复发恐惧间发挥链式中介效应。应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社会限制,降低消极的疾病感知,改善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达到降低癌症复发恐惧的目的。
沈志莹李成媛石双姣阮春红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干预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出现的恐惧、孤独、压抑、担忧等心理问题,认为采取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松弛训练、音乐疗法等日常护理的方法,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以正确的心理对待疾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罗优梅李成媛刘亚琪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心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
2010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行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方法: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血透科应用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26例,并评价其结果.结果:本组26例患者,留置导管时间1~6个月,血流量平均200~250ml/min,透析效果满意.结论:颈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由于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李成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护理质量指标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护理质量指标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1989年~2017年我国护理质量指标的相关文献,对文献的研究内容、期刊分布、文献年度变化、地区分布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检索筛选后最终纳入315篇文献;检索结果显示近几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护理质量指标相关文献呈逐年增长趋势;研究内容大多为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与应用。结论护理质量指标日益受到护理管理人员和研究者的重视,但建立科学、全面、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李成媛钟竹青丁四清肖秀珍
关键词:护理质量指标文献计量学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肌肉衰减症发生率及对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肌肉衰减症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收集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肌肉衰减症发生及对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并应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队列研究,其中高质量6篇,中等质量3篇;样本量2255例,其中肌肉衰减症组8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肌肉衰减症的发生率为40%(95%CI:0.35~0.46);移植前肌肉衰减症可降低患者移植后总生存率(HR=1.73,95%CI:1.38~2.04,P=0.04)、增加患者移植后非复发死亡率(HR=1.84,95%CI:1.47~2.32,P<0.01);移植前肌肉衰减症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OR=1.08,95%CI:0.84~1.39,P=0.55);移植前肌肉衰减症对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不显著(MD=3.57,95%CI:-0.13~7.26,P=0.06)。结论移植前肌肉衰减症与患者移植后总生存率降低、非复发死亡率增加有关。国内学者应提高对移植前肌肉衰减症的关注,进行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对患者进行早期筛查,为实施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指导。
沈志莹阮春红李成媛刘亚琪
关键词:移植前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