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铭
- 作品数:91 被引量:36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茶多酚对人癌细胞和人正常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差异
- 目的:为了观察茶多酚(TP)对人癌细胞和人体正常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应用体外试验噻唑蓝还原(MTT)法,测定了 TP 对各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在25~300μg/ml 浓度下,TP 对人肝癌细胞(Bel-74...
- 谢冰芬冯公侃朱孝峰李志铭刘宗潮
- 关键词:人癌细胞
- 文献传递
- 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顺铂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顺铂(PTP)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新辅助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9年1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HN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每21天接受一次PTP方案新辅助治疗,共2~4个周期。观察和评估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病理完全缓解(pCR)、不良反应、2年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40例患者,男203例,女37例,年龄[M(Q1,Q3)]为56(48,63)岁。ORR为77.1%(185/240),其中完全缓解(CR)26例(10.8%),部分缓解(PR)159例(66.3%),疾病稳定(SD)49例(20.4%),疾病进展(PD)6例(2.5%)。12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53例(41.4%)术后病理为pCR。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脱发(98.8%,237/240)、恶心/呕吐(71.3%,171/240)、皮疹(57.5%,138/240)、骨髓抑制(47.1%,113/240),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时间22.8(14.1,31.8)个月,54例(22.5%)出现复发或转移。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0%、91.6%,无病生存率则分别为84.9%、76.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为T2/T3(HR=0.528,95%CI:0.304~0.918,P=0.024)、PTP方案新辅助疗效为CR/PR(HR=0.470,95%CI:0.270~0.816,P=0.007)和接受手术治疗(HR=0.536,95%CI:0.312~0.919,P=0.023)是无病生存期的保护因素。在口腔癌/口咽癌中,手术治疗(HR=0.252,95%CI:0.077~0.827,P=0.023)与总生存期延长相关。结论PTP方案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HNSCC患者可获得较高的ORR和病理缓解率,安全性良好,可能有助于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 吴迪方琦曹非赵政张欣睿陈春燕李志铭韩非刘学奎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
- 2024年度淋巴瘤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5年
- 为探寻淋巴瘤更有效的治疗途径及靶点,2024年研究人员在基础和临床领域均开展了深入探索。多项研究改变了淋巴瘤现有的治疗格局,在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旨在综述2024年度淋巴瘤治疗研究进展。
- 李志铭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与成年伯基特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冯帆聂蔓李志铭
- 奥妥珠单抗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被引量:14
- 2021年
- 奥妥珠单抗是一种新型人源化抗CD20单抗。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初治或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或用于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有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奥妥珠单抗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获批上市,在我国也新近获批用于初治滤泡性淋巴瘤。鉴于目前我国多数临床医师对于奥妥珠单抗用药经验尚少,共识专家组成员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定了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我国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马军李志铭宋玉琴徐卫张会来张薇赵东陆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套细胞淋巴瘤诊治现状及14届ICML进展
- 李志铭
- 番荔枝内酯化合物squamocin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研究番荔枝内酯化合物 squamocin诱导白血病 HL-60细胞凋亡作用。方法:采用 MTT法检测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 squamocin对白血病细胞株 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法检测 bc1-2, bax, p21WAF1,磷酸化 p44/42 MAPK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squamocin处理 HL-60细胞 5天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IC50为 0.17μ g/ml。 DNA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 DNA梯形带。 squamocin处理 HL 60细胞后,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呈现 bc1-2, bax, p21WAF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磷酸化的 MAPK量显著减少。结论: squamocin能诱导 HL-60细胞凋亡,且与 bc1-2、 bax、 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无关。 MAPK活性抑制可能对其诱导 HL-60细胞凋亡起一定的作用。
- 周宁宁朱孝峰李志铭谢冰芬刘宗潮冯公侃姜文奇谢海辉吴淑君杨仁洲魏孝义
- 关键词:HL-60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
- 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
- 2025年
-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类侵袭性强、预后差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传统化疗方案疗效有限且不同亚型的生存获益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对PTCL分子病理机制和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新型联合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一线治疗中,在CD30抗体药物维布妥昔单抗联合化疗(BV-CHP)标准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表观遗传药物(如HDACi)等新型药物或“去化疗”方案都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在缓解后维持治疗中,JAK抑制剂、HDACi及免疫调节剂可延长疾病缓解期,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生存结局。复发/难治性PTCL的治疗中,多种新型靶向药物(如PI3K抑制剂、JAK抑制剂)及免疫疗法(CAR-T、双特异性抗体等)展现出积极前景。未来,PTCL的治疗将向精准化、多元化模式发展,患者的生存率有望持续提升。本文基于近3年内PTCL治疗领域的研究数据,对PTCL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李志铭
-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免疫疗法
- 老年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
- 目的:EB病毒阳性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WHO 2008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新纳入的淋巴瘤亚型,定义为50岁以上、无免疫缺陷人群中发生的、其瘤细胞表达全B细胞表面抗原、常表达CD30且大部分可以原位杂交技术探测到EB...
- 宋晨歌李志铭李亚军黄嘉佳夏奕王宇毕锡文孙鹏隗汶校姜文奇
- 关键词: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神经酰胺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了解第二信使神经酰胺信号转导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神经酰胺对鼻咽癌细胞株 (CNE 2 )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观察、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p2 1WAF1的表达。结果 神经酰胺在 6 2 5、12 5、2 5、5 0 μm浓度下 ,对CNE 2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亚G1峰出现 ,荧光染色可见核荧光强度增加、核片段化和凋亡小体。p2 1WAF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神经酰胺能诱导鼻咽癌细胞株CNE 2凋亡 ,且上调 p2 1WAF1蛋白表达。p2 1WAF1可能是神经酰胺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中起作用的因素之一。
- 朱孝峰张晓实李志铭姚毓奇刘宗潮谢冰芬曾益新
- 关键词:鼻咽癌细胞凋亡神经酰胺